现代教育技术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整合探讨

时间:2022-09-14 06:15:37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整合探讨

摘 要: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专业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是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程整合需明确“整合”的内涵和意义及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课程整合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任务,我们应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要实现上述目标,办好职业教育,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学生观和教育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必须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打造一种充满活力、彰显灵性、人尽其才、各取所需的新的职业教育制度。

一、课程整合的内涵与依据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方向所在,以互联网应用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改革传统教育的突破口。在当今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职业教育学校课程的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整合就是在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合理科学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帮助教师教学为出发点,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把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融于各专业教学中,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是对传统教学的新挑战。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各专业教学过程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把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作为重点;学生则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宰和学习的中心,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这是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一种变革。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专业教学过程,使教学方式由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和实践能力。教学模式也由单一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性”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

二、任务化的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内容转化为具体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任务呈现出来,作为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和训练对象。如在文秘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把“办公桌的整理”作为文秘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接受任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和填写表格能力。

三、探究化的教学过程

任务提出之后,学生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和图片等相关资料对任务有基本的了解,有条件的也可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围绕相关任务进行探究讨论,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讨论并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讨论。教学过程由教师为主体的传承型转变为由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材是主要知识载体的状况,培养学生从互联网中获取学习资料,通过筛选、重组和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在当今信息时代,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获取信息、资源的习惯。同时使学生通过虚拟软件制作并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的模拟练习课件进行训练。在护理专业,我们通过虚拟现实软件,设计制作了“输液训练”虚拟现实课件,让学生学习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创新化的教学目标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课程整合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只是工具,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培养人才的高级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能力,使他们成为能满足企业需求和适用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对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刘伟,江西赣州卫生学校;

游林华,江西赣州技师学院)

上一篇:浅谈德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实新课堂文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