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地域差异分析

时间:2022-09-14 05:23:05

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地域差异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相对量指标的研究方法,考察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在开放进程中呈现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开放与经济增长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各地经济存在开放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必然存在各地经济增长速度差异,且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后,这种地区差异将被进一步放大。

关键词:地域差异 相对开放度 相对劳动产出 相对产出增长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及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于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内外理论界早已达成共识。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贸易开放主要通过贸易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经济增长(Krugman& Helpman,1985)、通过贸易推动的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Rodrik,1988)以及通过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Kruger,1985)等。新增长理论认为,贸易开放主要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Romer,1986;Lucas,1988)。对于引进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江小涓认为,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产生显著的外溢效应,大大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综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在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多以总量研究为主,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衡量经济增长。这种研究方法虽然使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得明朗,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虽然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等于GDP增长。其次,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开放可以导致国家经济增长,但对于开放对经济的空间分布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最后,总量指标不能在空间结构上真实反映开放与一国国内各地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而对于存在经济二元结构的中国来说,研究开放对各地经济的不同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研究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在开放进程中的差异,本文采用相对量指标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相对量可以排除各地区经济规模、从业人员数量规模差异。其次,相对量使影响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因素,如经济体制改革、宏观调控、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等成为系统因素,而非对个别地区产生影响的非系统因素。最后,这种研究方法计算简单,结果直观,便于将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行直接比较。

地区相对开放度

对外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对外经济与贸易程度的关键指标,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在没有大的政策调整或国际环境变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大致预测将来该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趋势。本文中的对外开放度指数用于国内一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目的是要通过这样的一个指标来反映该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在本地区的重要程度,以及该地区经济对外部经济贸易的依赖程度。对外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外经贸形势,全国平均对外开放度从1985年的25.02%,增长为1992年的46.26%、1995年的53.25%、2001年的43.17%、2002年的47.16%,2003年的68.21%,全国各地吸引外资和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

地区相对开放度,指一定时期内,该地区FDI及FT占全国总值的比例除以该地区产出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即:

相对开放度=[(FDIi+FTi)/∑(FDIi+FTi)]/(GDPi/∑GDPi)

其中下标i表示地区,i=1,…31。

这种计算方法与对外开放度指标相比,考虑了不同省、直辖市或自治区之间经济规模差异,同时也反映了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同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关系。如果地区相对开放度指数值等于1,表明该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的比例与其GDP占全国的比例相等;指数大于值1,表示该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额相对于与其GDP规模而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之则反是。

根据该计算方法得出,1985年全国30个省市中,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方面,天津、辽宁、上海和广东相对开放度指数都大于1,其他省份对外开放水平则相对较低,贵州、河南、四川、陕西及甘肃五省及自治区该值分别为0.08、0.12、0.10、0.11和0.10。1992年,福建和海南后来居上,超过了上海和辽宁,而广东则以显著的优势在全国各地区中处于领先地位。1995年,全国各地在对外开放方面进展都较快,其中除上海、福建、广东和海南继续保持优势外,天津再次突破全国平均开放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的1.38。2001、2002和2003年三个年份,各地区纷纷发展对外经济,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发展迅猛,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北京、天津、内蒙、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新疆等地区对外开放度逐年上升,对外经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他地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上的开放指数基本保持稳定,如河北、吉林、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甘肃和青海。

地区相对劳动产出

地区相对劳动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该地区劳动产出与全国劳动产出的比值。

相对人均产出=(GDPi/Li)/(∑GDPi/∑Li)

其中L表示地区就业人员数;下标i表示地区,i=1,…31。

这种计算方法采用了同相对开放度相似的计算思路。与各地产出占全国比重指标相比,相对劳动产出考虑了不同地区间就业人员数量规模差异,便于地区间产出效率的比较,使各地生产能力差异直观地被反映出来,同时也体现了各地区劳动产出同全国平均水平的关系。类似地,若地区相对劳动产出指数值等于1,表明该地区生产水平与全国平均生产水平大致相当;指数值大于1,表示该地区相对生产能力较强;反之则反是。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得出了全国1978、1985、1995、2001、2002及2003年6个年份31个省、市及自治区相对劳动产出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上海、天津、北京的生产能力从开放至今一直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这三地的地区相对劳动产出在以上6个年份分别为上海:4.61、3.67、3.47、4.89、4.55、4.45;天津:2.66、2.35、2.03、3.07、3.18、3.20;北京:2.89、2.72、2.26、3.09、2.51、2.34。随着开放的深入展开,不难预测这三地的生产能力将得到更进一步的释放。而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一些从开放至今一直处于绝对落后地位的地区,它们的相对劳动产出在开放以来的各年份均低于1,这些地区是江西、、湖南、河南、四川、陕西、安徽、广西、云南、甘肃和贵州。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存在地域差异

(一)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根据前面的数据分析,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著。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浙江及山东处于全国开放的前十位,而它们所对应的1995-2003年的生产率提高分别排在第8、2、1、4、7、3、9。这也表明,在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生产增长率相应较快。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逐步显现出来,开放的地域差异性较为显著。

图1、图2是开放的两个阶段各地相对开放度与相对产出增长关系图,图中横坐标表示相对劳动增长率,纵坐标表示相对开放度。通过对图1、图2的比较,不难发现:在图1中,各地开放度与相对产出增长在图上所对应的点在纵向上主要集中在相对开放度小于1的区域;而在横向上近半数的点落在相对产出增长小于100%的区域,另一些点则落在大于100%的区域。在图2中,各地开放度与相对产出增长在图上所对应的点在纵向上变得更为分散,而在横向上集中在产出增长率为100%的右边区域。这表明在开放的第二阶段,各地开放度提高的同时,相对产出增长率也在增加。坐标平面上的点从图1到图2变得较为分散,并且有向右上方移动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正说明了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这样的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凸现出来。

(二)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另一个现实问题:在发展的另一面,仍存在开放度较低、产出增长较慢的地区(由图1、图2中靠近原点的点表示)。这些地区在开放初期,相对开放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左右,虽然随着开放在全国范围全面展开,到2001、2002和2003年,相对开放度提高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左右,但这个数字仍很低,与开放度最高的广东相差近20倍,产出差距也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开放初期,相对劳动产出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贵州相差8.9倍,到1995年这个差距扩大为9.4倍,2003年进一步扩大为12.7倍。

各地对外开放度、劳动产出以及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上的巨大差距,迫使我们思考在确保开放度较高城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扩大开放度低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当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改善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大难题。虽然不能把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全部归因于中央政府的地区优惠政策,各地的地理条件优势对其发展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对内地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管制及对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优惠待遇的巨大差异影响了各地经济发展速度却是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回过头来把更多的关注放到如云南、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及贵州这些经济后进地区的发展上来,毕竟它们除了对外开放度在全国最低外,相对生产增长率亦落后地排在第18、20、21、31、29、28位。

上一篇:美国反垄断立法与企业经营战略选择 下一篇:从资源整合角度看企业并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