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4 05:21:50

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单纯针灸治疗与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疗效差异。方法:根据患者的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疗程为7~21 d。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配合中药内服综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关键词] 面瘫;综合疗法;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084-02

2004年5月~2006年6月,笔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35例,并设单纯针灸治疗组36例为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1]

发病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睑裂变大,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患者不能蹙额、皱眉、眼睑闭合无力,闭合时露白睛,不能鼓腮;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饮水时口角漏水;食物停于齿颊之间。排除外伤、格林巴利、脑部疾患等因素后,即可确诊为周围性面瘫。

1.2 一般资料

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2~61岁;病程≤7 d 10例,8~14 d 15例,14~30 d 8例,>1个月2例;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0~65岁;病程≤7 d 9例,8~14 d 18例,14~30 d 7例,>1个月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临床将面神经麻痹分为3期,发病1~7 d为急性期,发病8~15 d为静止期,发病15 d以上为恢复期。

1.3.1.1 药物治疗应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分期辨证相结合。

急性期~静止期:风寒证者,疗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方以牵正散加味。药用:全蝎(冲)5 g,僵蚕12 g,白附子6 g,防风15 g,荆芥10 g,白芷10 g,赤芍、川芎、丹参各15 g,黄芪30 g,当归、甘草各10 g。风热证者,疗以疏风清热,活血通络。方以牵正散加味。药用:全蝎(冲)5 g,僵蚕12 g,白附子6 g,金银花15 g,蒲公英10 g,连翘10 g,白芷10 g,赤芍、川芎、丹参各15 g,黄芪30 g,当归、甘草各10 g。肝胆湿热证者,疗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以牵正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味。药用:全蝎(冲)5 g,僵蚕12 g,白附子6 g,龙胆草6 g,黄芩9 g,栀子10 g,生地6 g,赤芍、川芎、丹参各15 g,黄芪30 g,当归、甘草各10 g。

恢复期:疗以祛风化痰,养血通络。方以牵正散合补阳还正汤加味。药用:全蝎(冲)5 g,僵蚕12 g,白附子6 g,生地6 g,赤芍、川芎、丹参各15 g,黄芪100 g,桃仁3 g,红花3 g,当归、甘草各10 g。1剂/d,水煎分2次服,10 d为1个疗程。

1.3.1.2 针刺治疗 主穴:地仓,颊车,攒竹,丝竹空,人中,承浆,曲池,合谷,内庭,太冲。配穴:迎香,睛明,瞳子,阳白,翳风,风池,下关,听会。应用时按病情,以患侧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急性期选穴应以少阳经穴为主,不取或尽量少取阳明经穴。每次轮流选用6~8个穴位。手法面部穴位以轻刺激或中度刺激为宜,待有针感后,留针15 min。每日1次。

1.3.2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方法及疗程均同治疗组。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常见病诊疗标准》[2]。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面部功能恢复正常,皱眉、鼓腮、闭眼、露齿无障碍;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静止时外观正常,眼睑基本闭合,露齿时口角有稍许偏斜;有效: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仍有眼睑部分闭合不全,口角仍有稍许偏斜;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表1)

χ2=12.695,P=0.005,两组有效病例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为“口僻”、“口眼歪斜”,主要病因是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外邪侵袭,面络受损,气血痹阻,脉络失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所致。西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风寒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的缺血性水肿,尤其是在面神经管及茎乳突孔中的神经干容易发生缺血、水肿,导致神经变性,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而使面部表情肌瘫痪。牵正散由白僵蚕、白附子、全蝎组成,具有祛风化痰止痉作用,结合分期和感受外邪性质的不同,临床上随证加减,取得了可喜的疗效。针灸取穴以面部穴位为主,以发挥其疏通经络之作用,同时配合风池散风,合谷疏通阳明经脉,外关、太冲条达肝胆之气,共奏散风、行气、活血之功。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针药并用疗效要好于单一的运用针灸治疗,使痊愈时间缩短。

[参考文献]

[1]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8.

[2]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S].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98.

(收稿日期:2007-08-1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形式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中医治疗消渴证的体会 下一篇:补中益气汤治疗梅尼埃病48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