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育环移位于腹腔1例的报道及探讨

时间:2022-09-06 08:40:24

[关键词] 节育环移位;腹腔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090-01

节育环移位于腹腔,以往人们称之为环外游,指节育环穿过子宫壁进入腹腔而言。节育环植入腹腔有两种可能:①环先嵌入子宫壁而后逐渐移入腹腔;②放环器穿破子宫壁而进入腹腔。这里主要指后者,笔者曾在腹式输卵管结扎手术时发现1例,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应吸取教训,以便今后工作中注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32岁。既往史:无特殊病史。月经史:14 岁初潮,3~5/28,量多,色红,无痛经。婚育史:20岁结婚,孕3产2,现存子女1男1女,最小5岁。

节育史:于1999年5月(产后3个月)在新民乡计生站放环,当时自觉下腹不适,突然疼痛,伴有冷汗,十分难受。医生予打针、并服药,疼痛有所缓解。回家继续服药,休养半月,情况良好。放环后4个月因闭经2个月去县医院检查,经查系“脱环妊娠”,并在县医院做了人工流产,同时再放1个节育环,至今月经正常。

于2003年12月5日,在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做输卵管结扎术,在1%利多卡因局麻下取纵切口,自耻骨联合上3 cm处开始,作长约1.5 cm切口,进腹后以左手食指探子宫,属后位,用食指将后位子宫扶成前位,探清附件,用无齿卵圆钳先夹出左侧输卵管双折结扎压挫结扎切除法结扎,在以同法寻找右侧输卵管,当卵圆钳进入右下腹内,感到有种金属撞击感,用钳夹出,发现是金属环,环体大部分游离,小部分粘在网膜组织上,当即分离取出1枚20号金属节育环,然后依次结扎右侧输卵管,双侧附件均属正常。

术后患者情况良好,切口5 d拆线,Ⅰ期愈合。术后5 d再从宫腔取出1枚20号金属环。

2讨论

放环时,节育环穿破子宫壁而进入腹腔,所谓环外游为一严重手术意外。发生原因主要是手术者思想上重视不够,其次是技术上的原因。放环虽然是个小手术,简便易行,但手术人员仍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小手术当大手术来做,提高放环的技术,认真检查,仔细操作,以确保受术者的安全。

哺乳期,子宫高度倾屈、畸形,宫颈口过紧而操作困难等情况下放环,容易发生环外游,因此放环前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妇科检查,查清子宫大小、位置、倾屈度等。如子宫过倾过屈,可借助宫颈钳牵引以纠正;在探宫腔深度时,应根据子宫倾屈方向及程度调正探针弯度,在插入探针过程中,如子宫颈较紧,可先行扩张宫颈,如阻力较大,万不可暴力插入。特别是对哺乳期子宫,手术操作更要轻、稳、准。只要手术操作轻柔、细心,就可避免环外游的发生。

放环手术引起子宫穿孔,常在探针、扩宫器或推入节育环时,突然发现有“落空感”;或送入宫腔的器械深度明显地超过宫腔长度,此时患者可有剧烈腹痛,如穿恰为子宫血管可致内出血或外出血,甚至发生休克。当发生子宫穿孔或环外游后,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腹部情况,同时给予积极处理;如为探针引起子宫穿孔,可用些宫缩剂及抗生素,若无继发感染,穿孔可自愈。一般不需剖腹,若为放环器连同节育环引起穿孔,原则上应及时剖腹取环,修补子宫。

发生环外游的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常在盆腔X线透视发现有节育环,但又钩取不到,再进一步造影或摄片检查后可获诊断。偶有腹腔手术时发现。因此放环必须定期复查,并对不良反应做及时处理,以保证避孕效果。

另外,实际工作中,若遇上环后怀孕者,除应考虑“脱环妊娠”、“带环妊娠”,还应考虑“环外游”的可能性,这点决不可忽视。

(收稿日期:2007-07-12)

上一篇:女性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宫外孕1例分析 下一篇:1例交感神经链综合征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