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给侧改革中我省优势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4 04:29:22

对供给侧改革中我省优势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供给侧改;优势发展战略;出路

东北经济频亮红灯,2015年总书记、总理亲自“督战”,中央也频频出台政策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中,我省能不能重新站起来,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优势,能不能明晰我省的优势发展战略。

一、对我省产业优势的粗浅分析

根据我省的现实情况,可以把现有优势分为四类,即现实优势、成长性优势、待开发优势、可逆转优势。

(一)现实优势,就是建国以来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十余年的发展,我省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达到三百多户,形成了一重集团、哈电国际(哈电气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集团。重型数控机床行业主导产品大多数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电站设备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大型铸锻件行业,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中航哈飞集团是我国直升机、轻型多用途飞机、新型支线客机的研发、制造基地。

自然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农林方面,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

(二)成长新优势,主要是指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设计、生产等能力。

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我省在“十二五”期间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三)待开发优势,主要是指具备自然条件但还没有得到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以及具备了一定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但还没有形成研发、设计、生产能力的产业。

(四)可逆转优势,主要是指当前看已经失去优势的产业,随着技术进步可能重新焕发活力的产业。

二、摸清家底,区分各种优势的特征,积极引导、鼓励、支持这些优势的发挥和成长

四类优势,有的正在发挥骨干作用,有的正处于萌发状态,有的还需要经过长期的酝酿,要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就要摸清这“四类优势”的家底,找出当前制约快速发展的根源,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打造“四位一体”优势战略,有效实现“动力转换”。

(一)巩固、提升现实优势,保持我省经济稳定增长

去年,哈电国际和沙特电力组成的联合体预中标迪拜Hassyan清洁煤电站一期项目,项目金额18亿美元。

这个项目的深层意义在于,其表明了我省的装备制造业还在发挥骨干作用,而且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国有属性,体制机制相对僵化,制约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是我省还要下大气力“补课”的地方。

我省在粮食生产上就有不可撼动的优势,但是在农业产业化上却是落后的,组织方式分散,小农经济特征明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结构不合理,粮食第一大省的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发展成长优势,抢占新的战略高地,实现动力转换

成长性优势的特点在于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在理论研究上产生了很多成果,但是产业化成果还较低,资本投入还比较少。鼓励科研部门与市场结合,与资本结合,加快产业化进程,尽快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骨干产品,在市场上争取较大的份额。这类优势的关键是要抢抓机遇期,要盯住前沿,盯住市场,接替在市场中被淘汰的产能,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实现动力转换和接力。

(三)加大待开发优势的投入力度,培育新产业快速成长,聚集发展后劲

我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但是在很多技术领域并非处于领先,这也是制约我省发展的一个原因。3D技术,可能会突破过去我们的技术瓶颈、工艺瓶颈。所以,我们要加快步伐,在新技术的起跑线上赢得优势,打造我省智能制造新名片。

我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旅游目的地。

(四)化劣势为优势,实现逆转再添动力。

“十三五”体现中国国家战略的百大工程项目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位列第八。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和研究员潘秀莲领导的团队颠覆了90多年来煤化工一直沿袭的费-托(简称为F-T)路线,创造性地采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可将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纯化后CO和H2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在政策供给上发力

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年了,人们早已对市场经济耳熟能详,但是对于我省来说,学习运用市场规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我省乃至东北的问题,症结中的症结是体制机制问题。所以,我们要再次解放思想,大刀阔斧地进行再改革,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在政策供给上发力。如果这一步不能走好,中央给再多的政策也发挥不出作用,给再多的资金也产生不出效益,现有的优势将消耗殆尽,成长性优势将裹足不前,待开发优势将难以“破茧成蝶”。

上一篇:准确把握智助龙江振兴新课题 下一篇: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