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教育几点创意

时间:2022-09-14 04:28:05

日记教育几点创意

摘 要:日记是培养学生写作文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方式,日记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获得感悟,从而热爱学习。

关键词:日记;教育;创意

朱永新教授指出:“日记是我找到的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当初开展日记教育,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摸清思想,感悟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学会做人。可是一段时间后,看到日记成为学生的一种苦差,学生大有应付差事之感,对此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怎样才能让写日记成为一种享受、乐趣呢?苦苦思索,努力探寻,终于找到一条日记教育的新路。

一、用积分鼓励学生写日记

刚写日记学生积极性高,坚持每天一篇,不久一些学生出现了拖拉、字迹潦草现象。对此,我在这些同学的日记中撰写了:“日记必须一天一记,是个人一天生活、学习和思想的真实记录,贵在坚持。”但收效甚微。我又撰写:“日记是心灵的晾晒场,是抒写心中忧伤的园地,日记是师生对话、交流思想的平台,愿你将自己的怨气发泄,将欢乐展露。释放心理压力,舒畅心情。”虽有变化,但持续不长。后来发现采用激励机制效果好,就从坚持、数量、质量三方面给予一定的积分,累计分高者给予奖励。具体做法为:每天坚持写,一周下来统计,一篇积10分。缺一篇扣20分;写满一页16 K的纸积50分,超额部分奖励20分;视日记质量高低积80~100分,书写认真者奖励30~50分。累计得分为本周日记成绩,半学期做一次评比,者给予奖励。若写出精品日记,将推荐发表。首先推荐到学校创办的刊物《起航》上发表,每发一篇另行奖励200分。再好的精品日记,将推荐到相关报纸、杂志发表,每发一篇奖励500分,这样使班上90%的学生做到坚持写日记,不仅达到数量要求,质量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改作文课为日记课

现在学生写作文时往往照抄或作秀,没有真情实感,文章显得语言生硬、枯燥乏味。对此,我借鉴了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的做法――不改作文,鼓励学生写日记,让学生不再为作文而烦恼。教学中,我便采用了改作文课为日记课。从指导学生写日记做起,从日记的内容、写法上给予指导,针对一些学生无内容可写的现象,我指出日记的内容很广泛,可以写观察日记(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日记),也可以写“生活叙事”(有意义、有情趣的生活事件),还可以写“随感日记”(对读书的体会和自己的心情,学生生活的感受),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积累材料,使写作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而摆脱无事可写的困境。

上日记课时,我套用作文课评点的办法,从“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三方面进行点评和赏析,鼓励学生坚持写。首先,公布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其次,让小作者读自己的日记,谈自己的写法;最后,让学生进行片段欣赏。

三、改评语为心语,启迪学生的心灵

对学生的日记我不发表更多的评论,尤其不像批改作文那样去撰写评语,而是用第二人称的手法,采用写心语的方式,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思想、启迪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有位同学平时日记内容很简单,只写五六句话,总感觉无话可说。我写给他的是:“你可以让日记成为自己心情的晾晒场,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捕捉写作材料,可以如实描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一些难忘(感动)的人和事,努力使写日记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样你就不再痛苦,而且也会有话可说。”我对学生常说:“写日记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方式,更是我们生活的空间,一定要构筑好这个精神家园,在日记中可以释放压力,分享成功。”通过日记唤醒自我成长的意识,达到思想沟通、心灵默契、感悟做人的目标。

在撰写心语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回答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尽力为学生分忧解惑。(2)赞美他们的进步和优点。(3)暗示日记中的不足,多用委婉的语言指出。(4)共同探讨和交流学生感兴趣的话题。(5)和学生一起倾吐烦恼,共享欢乐,让学生从心里接近你,亲近你。这样,通过一周周的心语交流,达到心的零距离接触,在日记中分享彼此成长的快乐。学生的日记也不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能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写进日记,并不时穿插些个人的感悟和思考。

开展日记教育以来,可谓“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每当读到学生日记中流淌的苦涩之处时,我心中涌起一阵酸楚;每当看到学生日记中叙说进步之喜时,我的心里甜滋滋的。阅读着一篇篇洋溢着青春心语的文字,虽说身累,但心中却充满快乐。我坚信只要持久坚持,一定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一定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变得越来越阳光、快乐。从眼前的现实也看出这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花,一个良好的势头正在发展。

上一篇:化工产品营销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 下一篇: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