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男神”大叔

时间:2022-09-14 04:24:38

“智慧男神”大叔

蒋昌建,1965年生于厦门,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93年带领复旦大学队在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折桂,获“最佳辩论员”称号,同年获硕士学位。2001-2005 担任《杨澜访谈录》总策划。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江苏卫视科学真人秀《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

“男神”和“大叔”这两个不同的标签似乎很难并列到一起,可是用来形容蒋昌建,却是自然和谐毫无违和之感。《最强大脑》第二季自2014年元月2日播出以来,这档科学类真人秀主持人蒋昌建,便收获了观众的压倒式好评,粉丝们都用“智慧男神”“性感大叔”来形容他。

国内鲜见蒋昌建这样的主持人:头发花白却在选手挑战成功时,激动地扔掉讲稿和选手紧紧拥抱;看到可爱的小选手忍不住上去抱着亲;把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选手抱起来360度转圈,结果――把腰闪了……

尽管他的主持风格不同“传统套路”,却深受观众喜爱,原因只有一个:不矫揉造作平实自然。他在舞台上的表现,激动也好,可爱也罢,都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天然的学者儒雅气质,又让他的表现分寸得宜。

新手主持嬗变

“智慧、中年、男性、有气场、有幽默感、有谈话功底。”制片人桑洁一口气抛出了6个关键词,来描述导演组对《最强大脑》主持人的最初定位。现在回过头看,似乎再没有比蒋昌建更合适的人选。

在《最强大脑》第一季中起用蒋昌建,可以说是节目组的“突发奇想”。当时,主持人由谁担纲一直是个难题,以致节目嘉宾评委的名单都已确定时,主持人的位置还空缺。这档节目因为专业性强,需要对选手任务和反映的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解读。节目组筛遍了主持圈中所有可能的人选,但感觉都不太满意。

蒋昌建最初接到的邀请,是由他担任一位“理性、冷静、善于提出质疑”的节目嘉宾。但在2013年12月节目录制的前一周,负责和蒋昌建沟通的节目导演忽然对他说:“蒋老师,你的位置要变了,你来做主持人吧。”

为了让毫无主持经验的蒋昌建接受这个挑战,节目组完全没有给他压力。“邀约时对方告诉我,只要能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能够胜任《最强大脑》的主持工作,他们没设定条条框框,就是让我自如的本色发挥,所以我很快就接受了”,蒋昌建告诉《综艺报》。“重要的是,我一直对这些选手很好奇,以前只是从报刊杂志上看到,这次能够近距离领略他们的超能力,我也想看看是不是如报道所说的那样神奇,也是好奇心所致吧。”

当然,真正站到舞台中央后,蒋昌建才发现主持人的角色完全不像节目组描述的那样简单。“舞台和课堂是完全不同的,灯光、机位、站位,和嘉宾及选手互动到什么程度等――这些主持人的基本ABC法则我都不知道。面对现场观众,我可以视作是放大了的课堂,但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什么,对主持人的期许是什么,我完全没概念。”

第一次彩排,整整花了12小时,从中午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大的问题不是语言,而是走位、流程的记忆以及找机位。”制片人桑洁回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蒋老师还是不知道该看哪台机器。”

这位复旦大学的副教授,一开始是以新手的惶恐和努力,接受着节目组的现场“培训”。节目首录时,他的台本提示上写着“简访嘉宾”,结果蒋昌建和对方聊了足足半小时。因为他担心不知道哪些话题是有效的,所以宁可求全也不敢错过。待到剪辑时,这些谈话被大段删掉了。

其实选择蒋昌建当主持人,节目组内部最初意见并不统一,有人认为太冒险,但最终还是坚持了这一决定。“选择科班主持人,顶多能拿到及格分,但是我们希望找到一匹黑马。”最终的事实也证明,蒋昌建的确是一匹黑马。

主持人和辩手的不同

说到蒋昌建,就不能不提他的辩手身份。1993年,新加坡电视广播局联合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央视在“十・一”的黄金时段播出了最后决赛,复旦大学队和台湾大学队以“人性本善”的议题对决。蒋昌建以“四辩”身份做总结陈词,以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收尾。最终,复旦队取得最后胜利,蒋昌建在狮城一战成名,被评为“最佳辩手”,新加坡《联合早报》以“词锋锐利,反应敏捷”来评价他的表现。

从那以后,蒋昌建便以“蒋四辩”的名号为人所熟知。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的策划下,一本记录辩论赛参赛全过程和辩论词分析的书――《狮城舌战》迅速整理出版。首印1万册很快被抢光,出版社不得不在一个月之内加印3次,后来又多次加印。一次在南昌一家仅能容纳2000人的新华书店内,一口气拥进了6000人,挤碎了8块玻璃,只为目睹他和“一辩手”姜丰的风采。最后,当地不得不出动一个排的武警维持秩序。

早年成名,到今天一晃20多年过去了,出生于1965年的蒋昌建也已年过半百。头发虽已变得灰白,但他在荧屏中挥洒自如的风度、儒雅的气质以及目光炯炯的眼神却依然如旧。谈到主持人和辩手最大的不同,他回答说:“辩手可以有两个角度的理解――生活中不会是这个角色,比赛中是,比赛还会有结果的输赢;主持人则要把生活感悟与节目有机结合。”

从辩手跨界主持人的蒋昌建,是这一领域年龄最大的“新人”。他的主持佳绩,或许更多还是来自于生活的积累和沉淀。虽然作为主持人已取得了成功,但蒋昌建说自己今后的生活重心依然会放在学生和教学工作上,因为“我更喜欢一种自由、平淡的生活方式。”

上一篇:踏踏实实做节目 下一篇:能说会演的“极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