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媒体的文化影响

时间:2022-09-14 04:24:34

浅谈影视媒体的文化影响

[摘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影视;媒体;文化;监督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影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德国社会学家M・格林斯把影视当作是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同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影视已迅速发展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大众传媒,这是在此前任何一种媒介能达到的影响所望尘莫及的。

一、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利器,像培养了自己忠实的观众

大众文化研究的中心是传媒,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影视。影视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观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这些媒介特性,使影视比印刷传媒更具吸引力,而其收视的方便、轻松和随意的魅力,更是唯它所独具。它不仅是人们了解、认知世界的窗口,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也是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影视的出现使人们每天接触传媒的时间一下子延长了数倍,看影视成了大众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逐渐沦为影视图象的俘虏。这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曾将印刷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明确提出了“影视人”的概念,所谓“影视人”指的是伴随影视的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他们在影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上一代重理性、重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由于收视已进入私密空间,这种狭小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也使得大多数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疏离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他们很容易受大众媒介的影响,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影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常态的束缚,追求感受的自由跳跃,来获得感官的刺激或心理的满足,而在浑然无觉中成为影视最忠实的观众。

二、影视传媒受功利性与社会规范性的制约

作为大众传媒的组织者――影视制作中心,它必须从事经营活动,以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其经营性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广告收益,二是影视收视率。其市场压力来自广告和作为消费者的广大观众。这二者既相联系又相矛盾:一方面,观众越欢迎的收视率越高,广告价值就越大;另一方面,广告商买的是时间,观众需要的是精彩有趣的节目,而节目太好,广告就成为让人望而生厌的欣赏的障碍。传媒组织为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以应对同业问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不得不花大力气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培养相对稳定的目标观众,获取更好的广告收益。

我们知道,大多数传媒组织在从事经营活动同时,还少不了要发挥其宣传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影视节目作为社会信息产品,不可避免的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并潜引导控着社会意识与行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只能是无限丰富的社会信息中的一小部分。要提供哪些信息,该以怎样的方式方法提供,都体现着“把关人”的取舍选择,必然会把信息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因素考虑进去,在总体上体现传媒组织的立场、方针与经营倾向。我们担心美国文化的全球化,会咄咄逼人的威胁着非西方国家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成为摧毁其他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体制的信息核弹。即使语言对文化帝国来说也许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天然屏障,会成为本土文化有力的保护伞,但强势文化在意识形态上的渗透却仍是不争的事实。全球都在学习美国的影视传媒模式――用娱乐内容吸引观众然后将观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在这之中,意识形态的主要因素是通过视听诉诸于人的感官欲望,让观众不自觉地接受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潜控,然后形成新的观念、情感和价值判断。

三、以影视图像叙事为代表的视觉文化阶段已然形成

二十世纪末,影视业在中国得到奇迹般的飞跃发展,使我国影视观众达十亿人以上,中国俨然已成为世界影视第一大国。收看影视费用的低廉与方便,使影视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大众传媒。影视图像叙事为代表的视觉文化阶段到来的标志,便是人们对视觉的依赖越来越重,转而对传统的主流语言叙事形成挤压,自然而然疏远了传统文化载体所特有的历史深邃感。如今举凡较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名著都几乎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众多民乐、歌曲也复制成MTV;电影戏剧被搬上银屏;时下发生的各种事件,通过影视新闻展示播映;各种教育类节目、音像制品和风景名胜也被影视“图解”……总之,影视图像叙事权已浸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虽然我国的影视事业受到国家意识形态与市场的双重监控,国家意志与市场导向之间也尚存诸多矛盾,但在影视图像叙事表现大众欲望之梦这一点上却成了共谋。在思想解放和外来思潮与经济发展期求的多重作用下,享受与娱乐等大众化消费因素被激活起来,以削平深度迎合大众为手段,不断向满足人们的感官欲望的消费需要贴近,也速成了读图时代的来临。国家意识形态与大众消费的旨归,拼贴并置成了中国影视图象的文本风貌,“富有中国特色”的视觉文化阶段已然形成。进而必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理解社会的方式和生存状态,从而对观众带来重大的冲击和影响。

进入新世纪,随着电脑网络在中国家庭的进一步普及,以电脑、影视一体化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将近一步拓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把我们带入一个全球谐振的时代,引发一系列的文化嬗变,也将为大众文化传播再添许多新课题。

在建设民主政治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向重视听取党内外人士的不同意见。在日常工作中一贯坚持报纸、广播、影视走群众路线,吸引读者关心舆论。1998年朱F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指出:“舆论监督非常重要,它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通过舆论监督,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使全国人民受到鼓舞,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使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笔者认为要作好舆论监督首先要提高影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素质,二是业务素质。政治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影视工作者的平时日积月累,加强对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加强对各项法律、法规,对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军事理论、宗教等综合知识的学习与提高。

党在各时期都有自己的中心工作,为实现其“中心”任务都要制定出一系列相适应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就是我们影视新闻工作者,对周边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舆论监督的基本准则。

影视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度”。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按劳分配形式为主的多种分配形 式并存,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手工劳动并存,经济发达地区同经济落后地区并存,这就必然会形成多种舆论,即使是同一事件也会产生不同的舆论反响。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核准事实,并认真加以分析和判断,最后得出准确答案。

同时,必须从全局角度考虑,因为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工作者不是“救世主”,不能“包打天下”,必须在党的统一指挥下,依靠和尊重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矛盾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有的矛盾一经公开报道就能得到解决,而有的问题或许因为负面影响不适宜公开报道,则可通过“内参”等形式向各级领导提供参考决策的材料,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度”就是要分寸得当,为党和政府起到帮忙不添乱的作用,因此在揭露问题时,要考虑到由此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更要考虑社会的承受力。因为揭露矛盾不是激化矛盾,暴露矛盾不是展览矛盾,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批评的问题,人民群众盼望解决的问题准确表达出来,使被批评者能够接受最终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不可小觑,因为新闻天生具有民主和监督的功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很重视报刊的批评监督功能。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当然,舆论监督的威力并不是来自新闻本身,而是来自新闻背后所代表的民意。现代民主政治对权力运作的要求是公共权力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人民以其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并监督公共权力的运作,而把二者结合起来靠的就是公众传媒,靠的就是舆论监督。所以说,舆论监督是一个国家确保公共权力正当行使的重要保障。

总之,在当前,强调新闻舆论监督,对反腐倡廉自有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当然,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威的象征,新闻舆论的监督应该慎重、有节制。传媒在实行舆论监督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学习,加强政策、法律的研究,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这些都是毫无疑义的。本文的目的是希望社会各界对原本困难的新闻舆论监督多一份理解、宽容和鼓励,使这种社会监督能健康开展,真正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作者简介]焦爱民(1963-),男,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系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

上一篇:“诗化风格”的经典演绎 下一篇:我国动漫产业与玩具结合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