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考

时间:2022-09-14 03:46:26

发展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考

摘要:文章在分析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等具体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兴起,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改区,为湖南实现由经济弱省到经济强省的转变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但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圆经济强省之梦,对经济落后的湖南而言,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一、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健康持续发展,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

2007年湖南省完成高新技品产值2700.6亿元,同比增长47.9%,增加值840.8亿元,同比增长40.7%;实现利税额309.2亿元,同比增长60.6%;出口创汇44.3亿美元,同比增长57.1%。利润总额199.7亿,同比增长90.7%。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4大领域优势地位

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来看,湖南省已初步形成了以长、株、潭为核心的“一点一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带。2006年“一点一线”地区共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590.29亿元、利税总额157.41亿元、出口创汇23.3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84.0%、81.8%和82.8%。而作为湖南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长株潭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174.83亿元、利税114.86亿元、出口创汇16.9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62.1%、59.7%和60.0%。3市凭借地理条件优越、高等院校较多、产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等优势,集中了全省90%的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电子信息、现代工程机械等产业群,以株洲为中心的硬质合金材料、现代电力机车等产业群,以湘潭为中心的轻轨地铁、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群。目前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充分依靠技术优势、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特色产业聚集优化,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基于各区域产业基础,结合其技术、人才及资源优势,通过产业上具有关联的企业集聚和优化整合,湖南省培育了现代工程机械装备、电动汽车及其零配件、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先进电池材料及应用、数字卡通、现代中医药等10多个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提高了地方优势产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10多年的开发和培养,在湖南己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4大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速度有了明显提高。

(三)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辐射拉动作用明显

高新区已成为湖南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形式,截至2007年,湖南己有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7个,规划面积1084平方公里。据统计,这7个高新区拥有7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产值过亿的企业49家。

二、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经济效益水平仍然偏低,产品国际竞争能力较弱

2006年,湖南省1194家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中有111家亏损,亏损面为9.3%,共计亏损5.4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外向度仍然不高,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中只有235家有出口,其中仅6家出口在1亿美元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28.23亿美元,仅占销售收入的11.5%。

(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拉动作用有限

200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虽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依旧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只有22.4%,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仅8%,拉动国民经济增长1.54个百分点。

(三)区域性差异明显,发展不平衡

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株潭地区和以长株潭为核心的“一点一线”地区,益阳、常德、邵阳、娄底、怀化、永州、湘西、张家界地区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仅302.90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6.0%,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与“一点一线”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的强弱对能否提升核心竞争力,能否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至关重要。但是湖南创新投入不足,创新实力不强,2007年湖南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不足0.68%,远未达到法定的1.5%的要求。其中全省规模工业R&D经费仅有21.9亿元,每1000元主营业务成本中只有6元用于R&D。由于缺乏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目前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进口,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创新产出指标不高,从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较低。

(五)科技成果市场化率低,创新体系不健全

湖南目前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优惠政策及与之配套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企业还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与市场脱节现象普遍,许多科研成果换来的只是证书而未能转化为生产力。由于缺乏相应的中介服务机构嫁接沟通,企业、科技、教育、政府等各个子系统相互脱节,教育、科技、经济3大板块之间,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与企业之间,国家部委和地方之间相互分割,导致创新资源不能在全省范围内合理配置。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

(一)完善与高新技术产业有关的法规和政策

实践证明,对于政府来说,最能有效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是以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为目标,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必要的程序使之上升到法规的层次,制定和出台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既有利于克服由于经常修改而造成政策不够稳定的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有关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法律效力。

(二)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以及政府采购制度

市场推动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实施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是政府通过市场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政府收购和订购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可以实现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全面支持和促进。同时,通过政府采购的规模和统一采购,可以支持新产品形成技术标准。技术标准的形成又可以成为扩大生产规模和产业链条的条件,国务院配套政策已经指出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建立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实施政府采购政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科技部门要负责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尽快开展认定工作,确定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及时将认定标准、评价体系和创新产品目录报科技部批准,作为财政部制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基础。湖南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尽快制定全省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及政府采购办法,规范和指导这一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三)建立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

高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全国各省都在积极探索科技投入的有效方式,选择投入的重点,建立有良好回报的科技投入机制。尽快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的方向,财政科技投入应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并突出对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选择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湖南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集中投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和引导作用。同时在高新园区搭建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共性技术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如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零配件研发、检验测试平台、高新园区投融资、信息交流、创业孵化平台等。

(四)加强高新园区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转移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必定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以及发展大环境,外引与内生结合,着重于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具有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此,有助于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有助于中小科技型企业孵化成长的高新技术园区应该受到重视,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搭建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平台。

(五)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应从战略上考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省高新技术产业协调领导小组的协调领导,统管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研究、规划制定、重大项目策划与评审,协调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启动实施、重大项目引进、项目投融资。同时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层层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形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刘茂盛.发展湖南经济的政策性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1).

2、张春贤.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推动湖南又快又好地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07(3).

3、彭程旬.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立法初探[J].时代法学,2006(6).

4、刘艳,王淑霞,罗洪程.发展高新技术,促进湖南产业结构升级[J].湖南经济,2006(9).

(作者单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者为副院长、副教授)

上一篇:基于创新视角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竞争态势下的高校经营思维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