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时间:2022-05-26 12:51:02

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摘要: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环太湖地区做得比较好,如何能够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完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关键词: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一、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重要意义

“环太湖经济圈”包括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和浙江省的嘉兴、湖州5个城市。环太湖经济圈土地面积2738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000多平方公里,承载人口4100多万。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GDP总量占全国GDP的11.6%,人均GDP是全国人均GDP的3.4倍。进入21世纪以来,环太湖经济以每年16%以上的速度向前递增。

面对近年来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作为在全国来讲,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的环太湖地区,更应该重视知识产权战略,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高屋建瓴地走在全国前列,以确保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环太湖地区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是环太湖地区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

二、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状况解析

(一)现行知识产权相关机制存在诸多弊端

1、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分散,知识产权资源配置不均。环太湖地区各市在知识产权行管理机关设置方面较为分散:专利、商标、著作权分别属于知识产权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及版权局3个政府机关管理。其中,除了商标管理工作体系相对健全以外,著作权和专利行政管理机关都显得比较薄弱。

2、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不适应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需要。一方面政府在支持与推动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建构上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知识产权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已经成立的中介服务机构监管不够,特别是对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缺乏必要的前置审查和监督,对其他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专利技术中介行为缺乏必要的资格审查和监督。

3、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策略的研究与应用不到位。虽然我们对整个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新态势及其产生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但是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结合国内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要求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战略和策略还很不够。

4、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供求失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企业与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业务人才;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与执法人才;知识产权司法人才;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专业人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师资队伍。

(二)企业自身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忽视

1、知识产权意识淡薄。(1)产权意识淡薄。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只重视有形资产,而忽略了知识产权这个无形资产,将其看成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导致有知识,无产权的状况发生。(2)信息资源意识淡薄。对于知识产权的信息功能认识不足。很多企事业单位在科研开发工作中没有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使本来就很有限的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甚至引起侵权纠纷。(3)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一些单位,在本单位技术失窃时,才后悔当初没有申请专利;还有些单位尽管申请了专利,但是一旦发生侵权时,主动出击不够,因而未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有一部分科研人员中只把专利作为一种荣誉和宣传广告再看,而不是把专利作为保护智力成果的有力武器。由于不重视运用专利制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致使一些本该占领国内国际市场的先进技术,丧失了市场竞争优势。

2、在科技创新中,企事业单位掌握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不高。(1)在技术创新、研发方面投入太低。环太湖地区很多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额不及美国的1/30,约为日本的1/18。据有关统计,2007年常州地区专利申请量居江苏省第六,其中企业申请仅占25.26%,可以看出,环太湖地区的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没有“创造”,有“知识”无“产权”的状态。(2)目前,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偏低。根据有关统计,环太湖地区专利申请大部分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实用新型和不属于技术上的创新的外观设计专利,专利申请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以2007年常州为例,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占全年专利申请量的20.83%和65.75%。环太湖其他地区城市也存在类似的问题。(3)环太湖地区各市在知识产权其他质量评估方面,跟知识型经济和自主创新还有一段距离。具体表现如下:各市到国外申请的专利更是微乎其微。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本单位本职工作的发明专利)远远低于非职务申请。

3、企业缺乏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人才。大量企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法律、管理、经营人才几乎是空白。据悉,目前环太湖地区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多由兼职人员承担,只有一小部分单位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三、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策略

(一)加强政府主导功能

1、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1)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当前环太湖各市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设置方面,专利、商标、著作权分别属于3个政府机构主管。虽然都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并赋予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的职能,但目前仍不能对商标和版权进行管理。这种不统一、不协调的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和整体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归于一个统一体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职能,这也被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因此,必须尽快改变这种机构分设的现状,按照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和形势要求,把目前分成3个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合并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这是做好当前知识产权工作的紧迫要求。加强专利管理机关、商标管理机关、版权管理机关等的人力和设备投入。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还要增加其人员配备和技术配备,专利局、版权局和商标局还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和文献检索制度,掌握国内外知识产权的发展水平,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咨询服务和查询服务。(2)积极构建全社会知识产权大管理新体制。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管理,不仅是知识产权管理机关的工作,也是政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环太湖各市的科技、文化、经济、商贸、法制、司法、公安、口岸、海关等有关政府机构应当切实提高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认识,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为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3)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范中介组织行为。激励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同时加快国有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加强服务机构的管理。各地专利事务所的设立,必须要按《专利条例》规定执行。建立专利技术交易市场,规范专利交易行为,打击假冒专利技术交易等不法行为。

2、与时俱进,制定本地条例或规定来补充完善知识产权立法。(1)补充与知识产权法密切相关的条例或规定。我国现有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制订的,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上述3部知识产权法律无论在管辖范围、执法权限和力度以及对违法当事人的处理等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要求,难以和国际接轨。环太湖各市相关部门可联合起来,对有关法律进行实践磋商,根据高新技术出现的新领域和所带来的新问题,共同制订出条例或规定,尽最大可能来完善已有知识产权立法的不足,为环太湖地区的知识产权案件提供可操作的依据。(2)强化政府知识产权管理的行政执法力度。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就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侵权和非法占有知识产权的行为给予坚决制止和严厉制裁。

3、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扶持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在专利申请中为激发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政府可以予以扶持和资助。减少或降低申请费、审查费和年费等方式,减轻企业经济负担。政府要注重公共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加强专利数据库和信息库的建设,为企业和全社会提供技术咨询和文献检索服务,并及时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政府作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主体,还要制定有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技术创新。

4、政府帮助营造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大环境。(1)推动本地区高校建立知识产权学院或者专业。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作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配套教育,应推动本地区高校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学院或者专业。(2)壮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会大规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环太湖地区各市,应该未雨绸缪,积极作好大规模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引进。(3)统一规划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目前,环太湖地区在适应产权方面的培训,分别是由知识产权局,工商局,各高校按照各自的计划分散进行,缺乏统一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协调,因此要把这一块作为重点,整合好各方面的资源,统一规划进行。

(二)企业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主体的作用

仅仅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是不够的,知识产权战略必须落实到企业。

1、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意识。作为知识产权战略主体,在企业层面上,要从主观认识上,意识到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要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一现实途径,整个企业内部,要通过大力宣传,至上而下,形成强烈的知识产权意识,造就企业内部浓郁的知识产权氛围。

2、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就在于知识产权的掌握和拥有。要建立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制度。首先,要建立激励发明创造和实施知识产权的运行机制。在整个运行机制中,要增加企业科研经费投入,要通过奖励制度,来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其次,要实现产、科、研联动,和高校研究所等联合起来,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3、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1)企业就知识产权保护,配备专门的机构,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由这些机构和人员制定企业内部相关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内部环境。(2)要提高非专业人员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只有在企业内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法律意识,才能使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立于不败之地,不侵权,能自保。(3)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环太湖地区各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各企业视自身不同的发展状况,配备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管理师,能够在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条件现状及其未来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做出企业的长期全局性的谋划。

参考文献:

1、徐伟荣.论环太湖区域发展共同体的构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2).

2、王雯.从“环太湖经济圈”的特征看其存在问题及对策[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2).

*本文来自环太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度课题,由本文作者承担此课题的完成。课题名称:《环太湖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作者单位:常州市委党校。作者为副教授)

上一篇:加快天台农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品牌战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