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14 02:58:03

浅谈如何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41-01

在某种程度上,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成败与否。就历史学科来说,究竟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呢?如何才能够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进入到真正有效地境界呢?

一、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对象。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探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基础,紧贴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层层深入地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教学。比如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提问:你认为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教师补充有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发争论,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了解需要精讲的学习难点。学生也可以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建构历史知识网络,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识也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师生互动,而是将问题和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虽然结论清楚,但不易于教学,而且起不到营造良好课堂气氛、也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立足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和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在讲解《新兴力量的崛起》这一节时,我选择了三幅漫画,即图一《经济超人》、图二《梦魇显灵》、图三《战车装配中》。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第一,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三幅图片材料中隐含的历史信息。第二,我设计了两道探究题,其中一题是,“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摆脱“和平宪法”束缚,从“专守防卫”正式踏上了“海外派兵”之路。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有明显的抬头倾向。阅读有关背景文章,思考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的原因。”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

三、及时把握生成,构建灵动的课堂

课堂上,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巧妙地把握生成,形成新的能够引发学生新的生成的兴奋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比如在师生投入地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突然有位同学发出了一声惊叫:“麦哲伦没有完成环球航行!”立刻他成为了“焦点”,议论声开始出现。正犹豫着该中断还是继续我的教学任务时,同学们又把目光转向了我。 “为什么说麦哲伦没有完成环球航行,你能说明原因吗?”我先把问题抛给了李同学,未加指责。“我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过麦哲伦没有完成环球航行,具体原因不记得了。”“其他同学能介绍一下吗?”他们都摇摇头。“那么,我们大家都去查找相关资料,看看麦哲伦到底有没有完成环球航行,是课本不对还是李同学不对,下节课我们交流结果。”第二天课堂上,同学们通过交流,了解了麦哲伦这位历史人物及其较详细的航海经过,也得出了结论:由于麦哲伦在航行途中被杀,他本人确实未完成环球航行,但船上其他船员完成了环球航行。更为准确的表述是“麦哲伦及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没想到,一个“意外”让我们获得了“双赢”!我庆幸自己当时及时调整教学环节,没有因怕浪费时间而对此问题置之不理、惘若未闻。新课程下的教师要重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首先应保持镇定、从容应对,及时调整教学,适时引导、鼓励,在新的生成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新课程理念强调历史教学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历史教学应以问题教学为中心,通过学生对各种资料的掌握、理解和判断,来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和积极思维的快乐。这种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历史事实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较强。教师可采用故事式、表演式等方式创设新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的方式模拟历史情境,利用多媒体、网络,再现历史。提高问题的趣味性,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潜在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上一篇:巧用“面子” 下一篇:澳大利亚TAFE对我国中职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