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时间:2022-09-14 02:12:52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摘 要】我们教师常常说要朝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句话的根本就是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打造新的高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高效的课堂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实是很“挑”老师的,谁让学生们感到亲切,学生们就爱上谁的课,就会在谁的课堂上表现得很“乖”。 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师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构成了具有特殊性质的课堂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每一点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等,都是通过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的。师生间只有融洽、只有合作,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才能成功。所以老师要热爱学生,平时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和学生真正成为好朋友,让学生真正喜爱老师,并把这种上情绪延伸到课堂。同样,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要亲切,要儿童化,目光顾及每一个同学;课堂节奏要多变,动静结合,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听一听、问一问,演一演、比一比,让课堂不断活跃,高潮迭起。我尤其重视导入新课这个环节,经常三言两语,从学生出发,从周围或现场情况出发,随机应变,设置富有悬念的提示,恰切的发问,调动学生的情绪,自然地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很快产生急于走进新课文的心理,从而整合出一个良好的开头。整个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老师时时做学生的好朋友,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二、认真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要打有把握的仗,而备课,就是我们教师的“先行粮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使课堂高效,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如果备课不认真,考虑不周密,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些教师为了弥补课内损失,加班补课、多留作业,同时又使教师更没时间备课,以致课堂教学效率更低。这样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工作辛辛苦苦,但教学质量又不理想。因此,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要坚持认真备课。备课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通常先从整体入手,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加以通盘考虑和安排,拟定学期计划;然后是进一步作好每堂课的教学准备,写出课时计划。这一工作过程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参考书),了解学生,拟定授课计划,以及准备教具等。要把一堂课上好,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除了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把握。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三、培养兴趣才能使高效课堂持久

兴趣是人类感情中很神奇的一部分,它能使人乐此不疲,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明确目的,提高自觉性,把艰苦的学习变成快乐的享受。布鲁纳说:“要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老师要引导学生认清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及其特殊的审美表现价值,使他们对语文产生一种迫切的需要之感,引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激发广泛的好奇心也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产生兴趣。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想象、记事,这些都为激发学生天真、稚嫩的好奇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所以要大胆还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想到哪里到哪里,能说什么说什么,轻易不可限制,否则,欲速则不达。

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高效课堂的根本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我们经常是照本宣读,然后讲解课文内容,学生的思维都是跟着教师走,丝毫没有参与性,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课堂上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回避任何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回顾我们的课堂,也许回答问题的更多的是中上层学生,所以中上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而我们的后进生相反的就变得无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教师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课后,教师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后进生。教师越逼得紧,学生越不想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使语文课堂更高效,教师应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承认其基础的差异,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肯定中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另外,如果能让学生在上课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无疑就是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怀疑能让学生学会辨别,从而发现问题,建设小小新思想,启迪小小新发明。构建乐学课堂,要求教师既要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合理地提出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多“点”质疑,提问老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看法。只要是想说的话,尽可能都说;只要说了,都算漂亮话。学生从不同的范围、不同的角度点击、辐射课文内容,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带动语言、思维、理解、表达的多向发展,让学生的获知既个性化,又多样化。

五、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语文高效课堂的保证

课堂练习是最有效的检验知识掌握度的手段,在练习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以此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极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环节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设计高效、趣味的小学语文课堂,关键在教师。为了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班级还给了学生,班级就充满了成长气息;什么时候学生的激情和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什么时候就有了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韩爽.《高效课堂的六要素》

[2]郑克伟.《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上一篇:浅议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下一篇:如何培养幼儿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