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的再现

时间:2022-09-14 01:45:14

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的再现

摘 要: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是对红色经典的再现,是对经典的继承与发展。该剧的成功为红色经典的改编提供了范例。文章试图从人物形象设计、精神内涵与现代技术应用的层面对影片《智取威虎山》进行分析,探寻红色经典现代化改编的意义。

关键词:智取威虎山 英雄气概 创新 继承

《智取威虎山》是一部传统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选自曲波的《林海雪原》。2015年《智取威虎山》的上映是该电影的第三次改编。1957年《林海雪原》出版,在1958年上海京剧团将这部作品以京剧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取名为《林海雪原》;在1960年,拍成电影;1970年,成为样板戏之一,取名《智取威虎山》。这个故事经过不断的继承与创新,广为人知。

2015年,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更是将这部作品推上了一个高峰。全剧展示的英雄气概和传统的作品一脉相承,同时,人性的丰富展现也成为一大看点。

一、英雄豪气成为老中青看点

《智取威虎山》作为一部红色经典,具有很强的话题性。对于故事内容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延续了原来的故事文本和叙述顺序,让人重温经典。《智取威虎山》之所以被老中青三代所接受,与作品中主人公身上带有的英雄气概密切相关。《林海雪原》来自于现实原型,是曲波在参加抗日时根据自身经历写作的,杨子荣并不是文中杜撰的人物,是根据当时的侦察排长杨宗贵的真实故事写成。为了彻底摧毁威虎山的匪帮,杨子荣自请扮成土匪攻入土匪内部。剧中,杨子荣为了获得土匪信任,假借胡彪的身份,献上“先遣图”,与座山雕和金刚用“黑话”进行交流,终于攻破敌人心理防卫的底线,被座山雕封为“老九”。虎胆英雄杨子荣身上“牺牲小我成全大义”的精神贯穿全剧,始终扣人心弦,拉动观众的关注重点。英雄气与土匪的江湖气和匪气在剧中相得益彰,为整部电影注入一股豪情。同时,杨子荣作为一名卧底,将代表正义的剿匪小分队与座山雕等土匪连接起来,这种身份更是为观众带来一种紧张气氛,使整部作品具有荡气回肠的江湖侠义情结。

二、传承与创新

《智取威虎山》在1970年拍成样板戏时进行了大胆地创新,童祥苓主演的这部剧中在继承故事的基础上糅合了西方的一些元素,杨子荣在上山时的芭蕾舞步,座山雕与杨子荣对峙时的凳子戏,通过在凳子上的不同动作来展示内心。与此同时这部戏一改京剧拖长音的唱法,加快了语速,并且运用西方的交响乐增加舞台表达效果。这是在传统上的创新,通过演员舞台表现形式的创新为经典注入新鲜血液。同样,徐克导演的这部作品也在继承上有所创新。首先,这部电影采用现代3D技术,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看点。“雪林打虎”是经典中的经典,演员在剧中的精彩表现更是将杨子荣这位主人公的英雄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将3D技术的应用完美呈现出来,剧中的老虎是通过专业团队经过两年的设计打造出来,由最初选定的孟加拉虎转为东北虎,运用3D效果将老虎活灵活现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战争打斗的设计一改血腥场面,注重战争细节,比如子弹穿破枪膛而出,极大调动观众的情绪。其次,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这部影片增加了青莲、小白鸽、小栓子等小人物形象的戏份。青莲丈夫被杀、与孩子失散、自己被土匪强掳上山,变态扭曲的心理甚至成为伴随英雄杨子荣的“定时炸弹”,也让观众为杨子荣捏了一把汗。通过青莲这个女性形象的设计将土匪在百姓中制造的烧杀抢掠间接表现出来,将传统经典中的“正派”和“邪派”对立呈现。小白鸽的出现为全剧带来温彩,她对小栓子的关爱为冷酷的战争带来一丝温暖,对首长203的微妙情愫贯穿全剧,符合现代人的情感诉求和审美观念。小栓子最终成长为英雄少年,无疑是对青少年观众的一种鼓舞和吸引。女性角色的增加符合生活逻辑,也为作品带来娱乐性和性别色彩。最后,除了这些侧面人物形象,杨子荣这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也得到了发展。之前的样板戏中,杨子荣是作为正面英雄人物形象出现,带有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并没有太多的个人色彩,加之京剧的表现形式,使作品呈现形式化。但是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个性色彩得到展现,精彩的打斗场面、与土匪交流时的动作、在做卧底时面临执行的“打共军”时的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微妙的情感变化,得以呈现杨子荣冷静、镇定和英勇的精神。

《智取威虎山》的意义并非是对这部作品的重新演绎,最重要的意义无疑是对红色经典的再发展。它能够保证在不犯规的前提下,充分地运用类型元素、娱乐元素,将作品中的英雄气、江湖气和传奇性表现出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在谈到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时谈到:“徐克在这里把革命淡化到只剩下符号,其他都是类型元素的天下,用英雄、传奇,把现实、历史跟真实分离得能多远就多远,建构了一个独立的传奇世界。过去的题材需要这样的力量,才能跟着这个时代,跟着或带领观众一起往前走。”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文学的创新是推动文艺创作的动力,在对红色经典的改编中,同时也要把握分寸,在处理历史和人物的问题时,切不可“失真”。电影是时代的产物,反映时代精神,红色经典更应该在电影改编与翻拍中焕发新的活力。

(郑红 山东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

上一篇:《新实用汉语》第一册生词重现研究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摆脱写作危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