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职体育教育事业的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9-14 12:58:39

促进高职体育教育事业的的几点看法

摘要:高职体育虽然属于高等教育课程范围,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年龄等和普通高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能再使用普通高校或延续过去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征,建立起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 体育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引言

高职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银领人才,银领人才要求具备强健的体魄,相对其他性质高校体育教学,高职体育教学更加肩负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职责,因为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效。高职的前身大多是改制前的中专、技工学校、教育专科等,这种出身使其整个教育教学环境凸显软硬件上的欠缺,体育教学首当其冲,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软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

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师在多年的执教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加之大多高职院校是从过去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固有的教学方法痕迹很重,甚至有些体育教师照搬过去中专教学模式,教学思想封闭,没有考虑教学主体的现状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始终是自己的一套操,学生没有兴趣,和课程联系不紧密。

(二)课堂设计

现在高职体育课教案基本在延续“三段式”或“四段式”教案设计,不根据课程内容,固定各个阶段的时间。比如:不考虑天气和季节,把准备活动时间固定一个时间,这显然不够科学。冬季天气气温低,应该把时间延长一些;夏天天气热,人的体温较高,不需要通过慢跑等手段提高体温,所以时间可以短一些。不切实际的固定安排时间会给授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困难,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性人才,无论是什么课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体育课也不例外,所以对课程内容要有选择,要选择适合专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不分年级、专业固定教学内容就不能服务好专业培养目标,比如:工科类专业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增加一些力量性内容,在医护专业可以增加一些体育游戏、心理游戏或拓展运动内容等。

(三)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示范讲解、分解教学、完整教学、或分解与完整相结合,这些教学方法在纯粹的学习运动技术动作时,还是有存在的价值。但是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切身感受,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增加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很明显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达到高职教学的要求,需要改进和丰富体育教学

方法,增加学习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促进教改的几点思路

(一)创新教学形式

教学组织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任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环节。因为在软环境上,体育教师数量未按额定数量配置;在硬环境上,学校场地设施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需要,导致自主教学无法实施。所以,当务之急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构建符合实际的校本组织模式。

(二)强调以人为本

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体育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要有目的地增加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而且,体育教师要讲明所学专业体育课的具体要求,要达到的标准,使学生明确方向,有日的地进行体育运动,提高学牛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如伏案型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中较多见的一种类型,财会、计算机、文秘、仪表、化验等职业均属此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增加拳击、形体、健身操、韵律操等项同。站立型专业,如物探、采矿、建筑、机械制造、纺织、医护、烹饪等专业。长时间站立、含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个器官的负担过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等症状。因此,要增加健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项目。运动型专业,如地质、交通建设、测量、农林、营销等专业。劳动强度高、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肺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劳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项目,如爬山、远足、郊游、长跑、游泳等。

(三)形成制度规范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的总体规划及过程。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结构。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且应将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都纳入课程之中,树立和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体育与健身“大课程观”。体育与健康的“大课程观”,既是课程概念的本身含义,也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和“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和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大课程观”,做到既要重视体育与健身的课堂教学,又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真正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充分体现教学计划的严肃性,使课外体育活动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有专人负责,并且注意开发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资源和指导人员资源,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全方位和有机结合。

(四)营造健身氛围

由于传统体育文化和经济的相对落后,国民健身意识普遍不强。学生体育素养不高,社会对体育的认知度比较低,对参与体育活动不重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对国民进行体育教育,缺乏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及制度保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难以满足,缺乏家庭的支持,社区和学校的设备匮乏。

三、结语

高职体育教学和其他阶段的教学有着鲜明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这些特征,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情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教学目标,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10

[3]何庆.关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8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一篇:试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