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管理现状

时间:2022-09-14 12:54:19

谈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管理现状

【摘 要】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它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善现有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营运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理;建设;养护

农村公路是全国公路网的基础,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性设施之一。它发展关系着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只有完善现有农村公路管养体制,坚持“建养并重”的长效机制,才能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实践,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营运的协调发展。

1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意义

1.1 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只有大力的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有效的实现农村投资环境以及运输条件上的改善, 提高农村生产发展效率,实现农民就业率以及收入上的提高,实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同时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对外交流和信息传播上的加快,传统农村发展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促进其不断发展和革新。

1.2 农村公路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农民可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并提高农业产品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有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蔬菜、瓜果、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可以畅通与扩大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3 农村公路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久动力。农村市场对我国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增加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流通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的购买力,能为扩大国内需求开辟广阔的市场。我国农村交通还比较落后,“买难”“卖难”问题仍然突出,虽然“村村通”工程解决了一些村镇群众的出行问题,但大多数农村交通依然落后,制约了农民的生产和消费。

2 探究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存在的弊端

2.1 建设和养护技术水平不高

导致我国一些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因:一是农村地区的特殊性以及土地使用方面的限制,因为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农田、河流以及村庄等方面的影响,使很多农村公路都是在以往存在的土路或者是砂石路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故在建设方案和技术指标的选择方面都难以满足基本公路建设规范的要求。二是一些地方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因技术水平不高仍然存在陡坡和危桥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和改善等情况;三是由于技术资金都是依靠各级政府按照标准进行补助,但是各地具体的标准不同,导致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2.2 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些农村公路建成后,由于失去管养很快遭到损害,致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大为降低。据统计,现投入使用的农村公路提前损坏率约为60%。

2.3 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机制不完善

在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养护机构不健全、养护主体不到位、管理责任不清晰和缺乏有效养护模式等方面。养护机制不完善导致了有些农村地区在公路养护水平较低,其表现为很多道路路面修护和危桥改造等公路养护工作都被无期限的搁置、有些原本需要进行定期性养护的农村公路变成了季节性的养护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路正常功能的发挥。

2.4 建设和养护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都是依靠政府补助,这些资金在很多农村地区往往只能满足支付公路管理人员的工资,而无法进行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尤其在养护方面,大部分农村公路因资金欠缺而长期处于“失养”的状态。县、乡(镇)两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投入少,公路养护资金缺口较大。加上大部分村级经济状况较差,在化解乡村债务、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的影响下, 使得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集变得更加困难。由于县、乡镇)、村三级财力有限,近几年来在农村公路建设当中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特别是村一级更是负债严重,无力再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养护,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得不到保障。

3 怎样改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

3.1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搞好农村公路建设

必须提高认识,把通村公路的的质量管理牢牢抓在手上,切实抓紧抓好,架牢“质量”这根高压线。确保配套资金落到实处。配套资金能不能筹措到位,这是关系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此外还要加强公路建设资金监管力度。农村公路改造是一项宏伟工程,资金额大,来源渠道多,加强资金监管力度是公路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一是严格遵守资金管理制度,按项目设立专户,对资金划拨和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或跑冒滴漏,保证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避免因资金挪用而是工程处于瘫痪状态;二是坚持双合同制度,加强审计监督,继续与检察机关联合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

3.2 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建养管并重”的观念。要树立养护管理的理念,因为只有实现管理和养护并重才能真正有效的实现公路功能体现上的提高和完善, 从而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建养并重,有路必养的长效机制。没有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就不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路网的整体服务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公路建设的最终目的就难以实现。

3.3 要层层落实养护责任

在责任机制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当地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的积极性,依照高效和精简原则,采用承包、委托或者聘用等方式, 实现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和管理设施的合理配置,保证管理责任的落实;要将当地整体上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按照区域分配到各个村庄,由各地域领导实现总体负责,并将具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责任到人,实现责任的层层落实。

3.4 提高管养水平,规范路政管理

加强对所有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和具体管护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对公路养护内容、措施、质量要求等进行详细授课,普及公路养护基本知识,提升养护人员管养水平。为做到时时管理、天天养护,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督促各单位每月对辖区内的公路进行检查评比,确定优、良、次、差等级。旗县交通局每季度组织对旗县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进行抽检,抽检结果存档。在路政管理工作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公路沿线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和爱护公路的自觉性;坚持巡路制度,重点对在公路上占路为市、打场晒粮、路肩上堆放杂物、挖掘路肩、破坏公路和行道树、在路旁搭建违章建筑等行为依法治理惩处。

4 结束语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各地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进一步树立“讲实话,出实招, 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求真务实,把为老百姓谋利益的事做到实处, 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公路交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明鸣. 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广东科技, 2009, (6): 172-173.

[2]郭存金.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走向规范考核新机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2008,(27):114-115.

[3] 梅运明 ,宋官保 ,等.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与管理体制研究[J]. 科技风,2008,(9):3.

上一篇:浅谈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下一篇: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