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办学的生源问题

时间:2022-09-14 12:47:49

浅谈合作办学的生源问题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应运而生,特别是在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WTO)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十分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中外合作办学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培养了很多新型的人才。但是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以前高等教育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对于中外的合作办学,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和进步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更多的留学生生源呢?对此,本文从内部建设、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合作办学 生源 内部建设 师资队伍 宣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26-02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建设,同时,日益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无国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不再是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特权,数量可观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加入到这一行列,使得世界留学生的人数成倍增长。在经济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开展国际合作教育不但给各个学校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够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为世界的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合作办学已是大势所趋。

我们以中国为例来探讨,今天的中国是全面开放的中国,为了更好地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中国需要优质教育做支撑,需要大批的国际型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中国教育既要适应中国的发展,又要站在全球的高度,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根据所需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内国外两方面培养,国内国外两方面互相交流,增强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外合作、内外并举的特色教育合作道路。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我们在保持我国教育特色的同时更大程度上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从而更便利地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教育事业竞争,以谋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教育市场。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我国探究世界教育形式,利用开放的客观环境融入世界教育大势之中,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开放、交流的形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的品牌形象,形成全新的办学特色,为我国教育按照世界发展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和具备良好的交往、工作、生活能力的外向型优质人才提供平台。近年来,国家和相关的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同时,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高等院校、职业学院以及合作办学机构,也纷纷加快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推动我国教育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努力借鉴和学习外国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的管理经验。这就为合作办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制度上的保障和发展的动力。

对于中外的合作办学,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和进步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更多的留学生生源呢?下面,笔者就此作出浅要分析:

1 加强内部建设

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努力提高国内学校培养以及管理国外留学生的客观水平和能力。学校或教育机构内部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前来学习的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各教育实体内部要特别注重教师个人素质、教学水平、外语水平的提高,加强面向国际化精品学科的建设。

2 创建优秀的、专门的师资队伍

强有力的师资是国际合作办学中的质量保证,同时也是增强合作办学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的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专门的教学师资队伍不稳定是国际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在一些办学层级不高,办学力量也并不强的学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合作办学事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也无法保证。培养一支优秀的专门的师资队伍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生命线。

3 加强教育事业的海外宣传

部分学校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联系国外的学校或教育机构,或由国外的政府(教育)机构发起,建立一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再通过各学校之间的交流的方式吸引国外学校的学生来华学习汉语华学习汉语言或深造其他专业。还可以向海外发出各种招生信息。重视海外宣传,采取主动出击,参加国际教育展览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学校的海外影响,以招收更多的海外留学生,也可以直接派人到海外举办展览或向外国学生直接介绍宣传。走出中国的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教育舞台上尽力地推销自己,直接地抓住海外学生的眼球,吸引大家的目光,引导他们做出选择。

4 全面发展合作办学事业

制定好切实可行且适当超前的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中长期规划。在招收生源方面,应以东亚、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为招收重点,同时也积极招收西亚、非洲的学生,积极吸取欧、美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强调的是吸引各层级、各专业的留学生。注意省内高校协调配合,分层次发展留学生教育。如果能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各省教育厅指导下,依据临近各高校的综合特点、所开设的学科和专业,分层次、分类型地开展合作办学项目的国内部分,就为整个事业的发展准备了一个有序的良好开端。比如说,可根据临近或省(市)内各高校的层级、综合水平和办学能力,分别承担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学历教育,或是承担起语言学习、专业进修、职业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的任务。,也可以考虑由不同性质的院校分别承担文、理、工、农、医等不同类别的教育任务。

5 开设来华学习咨询中心

国外生源从准备留学到抵达中国,要经过一系列知识选拔与行政手续方面的考验,多开设一些官方的专门负责引导和接待留学生的咨询窗口,以协助学生准备各种材料,包括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护照办理、签证申请、来华住宿等。这样的窗口或学习中心是来华所需的信息机构,同时也是中方与来华求学者的对话场所。此类平台可在对求学者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关面试,之后向其提出最合适的留学建议,包括留学城市、留学学校等,让更多的留学预备人员从中受益。

6 调整外国留学生就业政策

国内有关部门正在调整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在中国居留、工作的政策。 之前,中国的大学在海外的宣传,常以大学的排名、所收取的费用为主要宣传侧重点,近年来,中国的一些大学直指就业问题,开始逐渐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海外宣传手段,开始强调其就业率的排名,以吸引外国留学生前来就读。如果对海外学生只管其学习,而不顾其就业,或者说其留学经历对回国后或在华就业的帮助不大,那么必定会降低国内各高校的吸引力,因此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需要考虑这一问题,适度扩大了留学生在华工作的机会。

7 积极优化办学项目的服务质量

提高项目中的服务质量也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有力措施,每个学生都会有其特殊的的学习需要,而满足外国留学生的多种需要将会是吸引更多的留学生的一个手段。例如,可开设轻松灵活的的办学模式,除了为外国留学生开设最基本的语言学习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还开设一些常用的外语课程,兴趣班等。另外,优质舒适的教学环境也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吸引外国留学生;在师资队伍和教学基础设备等方面努力提高标准,为来华留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相关的教职人员应改为来华学生提供无微不至的生活关怀,让他们在心灵上有认同感,便利的生活条件和细致的的关怀,是吸引外国留学生前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饮食就餐方面,要充分尊重各民族传统,应设有清真食堂。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服务会让在华留学生产生归依感。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终目标是教育的国际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国际化的办学标准来办学,同时要具备开阔的的视野,要把国外的优质生源吸引进来,为他们提供既符合国际化标准又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我们还要走出去,到国外去宣传,去办学,在国际背景中努力前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国际化合作的教育即是跨文化交流的教育,那么此类教育作为联系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纽带的功能就越来越重要。国际合作办学对于双方来说,输出的不仅仅是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此类教学行为同时也附带输出了双方的的政治体系、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等。中国欢迎更多高素质的来华留学生,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赴华留学,中国将会尽可能保持在政策上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以及在合作办学具体操作体系上的客观性,加快改革,促进教育的进步,促进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杨.浅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J].华章,2013.07.

[2]郭健威.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行玉华(1981.12-),山西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讲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王立杰(1968.09-),河北玉田人,天津商业大学,副教授。

上一篇:从人教版“分式的乘除法”的教学谈快乐学习 下一篇:巧问引学趣激思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