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的教学分析

时间:2022-09-14 12:17:56

关于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的教学分析

摘 要 健美操教学是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健美操融合了人体美学、运动美学、视觉审美、文化内涵、精神面貌等诸多元素于一体,是综合展现现代大学生精神面貌和运动情怀的重要方式。在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课程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热爱,发掘健美操的艺术潜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是难点问题,也是重点问题。本文围绕这方面的内容开展探讨,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做出实际指导。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健美操 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ports Aerobics Course Teaching Analysis

LI Yanni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College aerobics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ports curriculum. Aerobics blend of human aesthetics, aesthetic movement, visual aesthetics, culture, spirit, and many other elements in the bod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how the modern comprehensive college sports spirit and feelings. In college sports aerobics tutorial, how to better motivate students to love aerobics, aerobics explore the artistic potential, improve students'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is a difficult issue, but also key issu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tent of this field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make practical guidance.

Key words college sports; aerobics; teaching analysis

1 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的几大特征

1.1 教材滞后性严重,不能紧跟时展

现在是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进入了信息化的运作阶段,像我国高校普遍推行的教育信息化就是追随这一形势而做出的教学调整。然而在我国很多高校之中健美操教育并没有有效纳入信息化教育系统和平台之中,这造成健美操教学还是以课本教育和现场亲自演练、指导为主。学生无法从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中获得有效信息,最多就是从网站上搜索健美操视频作为参考,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落后,无法跟上现代信息化教育的节奏。

1.2 健美操教育侧重初级阶段,没有有效延伸

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健美操教育停留在健美操发展历史、健美操基本功和技巧等内容的教学上。至于健美操的艺术内涵、文化底蕴、美学价值、运动学意义等内容,仅仅在课本教学中提及,或者在口头上有所涉及,而在真正的教学活动中无法把这些深层的内容作为侧重点,这导致学生们对健美操的认识较为片面。很多学生在关于如何提升健美操审美能力,如何更好地鉴赏健美操的艺术价值方面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健美操的理解过于肤浅。

1.3 健美操的实际演练能力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高校中涉及到健美操舞蹈编排和设计方面的内容不多,且多是在学校的健美操比赛或其他表演、演艺活动中才有可能上场。而出于节目需要和保障节目质量的考虑,健美操的设计编排与指导、演练等工作多半是由专门的舞蹈老师、健美操老师来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健美操节目的观赏性和艺术层次,但却限制了学生们想象力、专业知识发挥作用,使得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到健美操的编排设计过程中来,无法体会健美操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1.4 健美操教学趣味性不足,文化氛围尚未建立

健美操教学目前来讲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成果安排、监督等方面初见成效,而且在向着越来越完善的方向发展。不过从健美操的深层文化体系、氛围的构建来看,尚未成功融合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其他校园运动,比如篮球、足球、街舞、民族舞蹈等课外体育文化内容来看,健美操的文化深度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我国高校之中,成立健美操协会的较少,健美操协会发展良好的也很少,学生们普遍对健美操缺乏兴趣,无法像街舞、轮滑等运动那样吸引广泛的关注,这成为健美操教学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2 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的改进措施

2.1 健美操的教学资源整合与储备

考虑到现在以网络为主体的信息传播形式已经广泛建立,各种智能手机类的无线终端已经广泛普及,学校有必要考虑以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终端为主打战线建立新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学校要围绕健美操教学、健美操舞蹈欣赏、健美操课程讲座、国际国内健美操大赛、健美操运动养生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广泛搜集材料,建立一整套完善、健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系统。通过互联网络平台与学生建立广泛深切的联络,推动学生通过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健美操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

2.2 教师队伍的扩充和教学重点的偏移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在当前高校对健美操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没有大范围变动的情况下,现有的师资力量还可以勉强支撑运作。但是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健美操的教学要求逐渐提高,现有的师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进行教师队伍的扩充,是要建立在改良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体系的前提下有计划地进行人员扩充。要做到健美操教师年龄老中青的有效搭配,要做到男教师和女教师的性别合理搭配,要做到研究型人才、教育型人才、实践经验型人才、理论研究型人才、健美操艺术美学理论研究型人才等各种知识结构、经验结构、特长之间的合理搭配。建立这样的教师队伍,目的在于为健美操教学从传统的知识宣讲、动作教学向研究型、学术型教育结构转变,促进健美操教学工作在文化层面、艺术层面、美学层面的有效提升。以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和人员扩充为先导,促进健美操教学的重点发生良性的偏移和侧重,这比单纯地提出要改换教学侧重点要有效得多。

2.3 以提升健美操的课外活动趣味性和出现频率为目标的教学尝试

健美操长期以来在高校之中都略显“亲和力”不足。一般来讲都是学校搞联欢或表演活动而硬性安排,很少有学生自发的组织排练表演健美操。教师们可以尝试改变这一现状,扩大健美操的宣传力度和支持力度,组织有健美操功底或兴趣的学生组建健美操社团,多支持健美操社团的校园公演,提升健美操的展现率。健美操本身其实有着很强的形体美学色彩,在舞蹈气氛、动作、服装上都很能迎合和展现年轻人的心态、身材,很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学校助推健美操活动的广泛开展,就是要让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主动吸引学生去关注、学习、参与。学校可以像培养街舞社团那样,鼓励学生建立丰富多彩的健美操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张贴条幅和海报,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寻找场地进行练习,举办健美操大赛或最佳健美操选手评选活动等。通过这一形式营造健康、乐观、愉快、青春、活力的健美操氛围,对于强化健美操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2.4 提高健美操组织、编排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工作不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指导,只让学生参与编排好的节目的训练,不利于学生从全局来思考和掌握健美操的美学特征,不利于学生深入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健美操知识和感悟来展现健美操的美学价值。

教师们可以考虑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一些正式的健美操比赛中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思路,让学生参与到健美操的主题设定、动作编排、音乐选择、服装设计和定制活动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意见不一定成熟,但这个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启发意义是非常大的。因此可以安排专业的健美操老师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但要注意老师们不能过分干预学生发表意见,可以负责查漏补缺和风险评估、预测,避免发生严重的错误。这样一来,学生了解自己能够发挥的空间有多大,就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有效避免了学生有顾虑或受限制、受束缚。

3 总结

高校体育健美操课教学长期以来都过于死板,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无法发挥健美操的全部潜力,更影响了健美操所有美学特征、运动价值的有效传递。通过多种多样的措施来强化教学效果,从教师队伍到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设全面更新,这是确保健美操课教学效果可以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许兰,侯永祥.控制论教学方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2] 马艳,赵效江.蚌埠市高校学生课外健美操活动开展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3] 陈连珍,熊静宇,王春香.形体训练对高校女生身体形态的影响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1).

[4] 周爱东.高校女生健美操选项课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研究与对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 杨俊娃.健美操课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对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14).

[6] 冉卫东.高校女子健美操选修课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川东地区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4).

上一篇:自动化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如何促进辅导员队伍“三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