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09-13 11:49:07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历来被认为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动机,改变态度。浓厚的兴趣还能激励人们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牢固地记忆,也能促使人们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活动同样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我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如何才能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建有效的课堂呢?围绕这个命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好胜、好奇、好动是小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教师要充分利用其特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方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程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师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从哲学层面的生活理解:生活即数学,数学本身就是生活。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是一种最好的数学学习,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好办法。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每天作好记录,从学生的记录来看,他们不仅对课本上学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而且还将课本上没学的知识也掌握了。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三、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又能勇于实践。动脑和动手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人类最好的知识来源于动手。抓住好奇心,爱活动这一小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通过摸、画、比、说等一系列生动具体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由感知到理解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教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我准备了一些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同学们自己去拼长方形,从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这样学生就有了成就感,学习兴趣就浓了,学习效果也就提高了。

四、在激励中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人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一次次的成功就会给学生带来无限喜悦和美好的憧憬,从而可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及时鼓励,可巧妙地应用语言激励,学期结束,还可用奖状等形式进行表扬。这样就可以使全班学生学习兴趣高昂、持久。

五、融洽师生关系,产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使你的学生都喜欢你的数学课,必须让你的学生喜欢你这个数学老师。让学生喜欢无外乎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刻板、严厉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数学兴趣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慢慢的积累和影响,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会对学好数学产生很强的自信心,会不懈的学习数学知识,甚至会在数学中做出一些贡献。

上一篇:评语点燃学生习作的热情 下一篇:浅谈课改下的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