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问题及未来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13 10:54:31

小额贷款公司问题及未来发展研究

摘要:小额贷款公司是经营货币资金的公司,对我国的金融系统的完善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现有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情况良好,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今后如何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额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末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182-01

1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主体地位不明确

从监管上看,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责,而不是金融监管机构,但业务又属于金融业务,造成监管的不适应,形成了行政主体上权力与职责的不吻合:一是监管内容上的不吻合,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政府是按非金融机构的性质进行监管,导致监管内容的错位,进而使业务运作的监管流于形式;二是监管配合上的不吻合,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金融监管机构仅对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业务运作进行备案和跟踪,这与政府监管的配合要求相距甚远;三是风险控制上的不吻合,地方政府履行监管职责并承担风险,从表面上看或许仅是单个风险,但实际上由于制度约束的是一个群体,因此,制度上的缺陷极有可能产生群体风险进而形成非系统性的系统性风险。

同时正是因为监管主体的不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经营在法律上的主体地位也存在着问题。从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来看,其只提供贷款业务,不同于商业银行,不适用于《商业银行法》,但其也不同于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也不能完全适用《公司法》。而小额贷款公司采取商业化的经营方式以实现资金运用,获取商业利润,这又不同于以财政为后盾的政策性银行,更不可能接受相关政策性银行的法律调控。这就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在业务行为上出现了法律监督的空白状况。

1.2 资金来源受到限制

按照《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其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及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这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使得其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而且在意见中指出,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人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这个杠杆率偏低,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造成不少小额贷款公司开业不久即贷出了大部分资金,甚至出现了无款可放的状况。小额贷款公司如果不能进行后续融资,仅靠现有资本金运作,就只能等贷款回收后再贷,严重影响公司运营。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特殊性,只能通过成本较高的自有资金或长期负债融资,用以发放短期的小额贷款,而不能像银行以其通过吸收利率较低的短期存款、发放利率较高的长期贷款来盈利,造成其赢利空间小、融资成本高,可能会增加 “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有悖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

1.3 业务面临的问题多

小额贷款公司不仅仅存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问题,且因为其设立的时间短、经营方式特殊,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更加复杂。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品种较少,功能不健全,同时在贷款对象上还没有按照国际小额信贷无担保、无抵押、服务于贫困人群的模式运营,还是普遍采取担保、抵押等贷款形式,没有突出对 “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而且小额贷款公司金融创新能力较弱,服务功能不全,只是简单的发放贷款,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在业务风险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机构,其贷款手续简便,担保条件相对较低,所用时间较短,造成了小额贷款公司有很大的信贷风险。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在防范风险上实行了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但是如何更好地把握风险依然是个难题。

2 小额贷款公司问题的解决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小额贷款在我国发展时间短,制度和机制并不建全,需要从宏、微观上来探索如何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问题,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2.1 从政府层面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从全国范围内看到,小额贷款公司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的,在建立之初就定性为服务“三农”及中小企业。因此,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发展,政府的扶持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增资上,由于《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的限制,必须要从政府层面出台一些政策措施,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扩股,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从发展环境上,由于将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于企业而不是金融机构,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及法律地位,造成其发展的困境,地方政府可通过将小额贷款公司定位成从事小额放贷和融资活动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使其具有一个法律地位;从小额贷款风险防范上,可建立小额贷款担保机制,由地方政府为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相对应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通过担保基金的杠杆效应扩大小额贷款,还可以由财政出面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同时应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金融系统的客户信用信息,构建严密的征信体系,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2.2 从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层面完善公司机制发展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自身来说,最主要问题是资金来源及风险管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小额贷款公司

自身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面对着不断扩大的市场,

小额贷款公司自有资金并不能满足需求,其必须寻找适合自身的融次渠道,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作用。商业银行资金雄厚,自然而然作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首选,但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的合作方式还很局限,实际合作主要局限在信贷上,并不能完全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问题。目前出现的 “杠杆模式”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即以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为杠杆,撬动商业银行数倍的资本金,通过小额贷款公司作为牵头单位,按照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共同认可的标准去发掘客户。这样模式是一种深化的银行合作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意义。同时较大的小额贷款公司也可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吸收大量资金,也为后续融资提供了一条道路。

通过对近一年试点运行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可以看到,这些公司的信贷资产质量是比较高,主要是建立了一套贷款风险控制制度及一支本土化、专业化的经营队伍,形成了小额贷款公司所特有的“三表”即报表电表水表和“三品”即人品、产品、抵押品的制度,同时细分和实施了贷前管理和贷后管理。这些方式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在风险防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发展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瓶颈阶段,其今后如何发展对于我国“三农”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目前来看,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3.1 做大做强,更加精细化

小额贷款公司从一开始定位为“草根金融”,对银行贷款进行补充,扶持“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但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规模较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必须做大做强。现在小额贷款公司就出现了发起人的多元化的趋势,这将有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发展,同时以后可通过发放企业债、IPO上市,助其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是为了“三农”和中小企业,这就要求其必须通过精细化进一步发挥专业化的特点。精细化对小额贷款公司来说最主要就是要在业务产品上的创新,应结合自己的特色及市场定位。同时更要大力推动应急贷款这类突出小额贷款优势的业务,并在贷款的担保方式上也应有所创新,区别其传统的担保方式,更加有效、方面。

3.2 综合化发展,向村镇银行转变

根据目前的政策,小额贷款公司只能经营贷款业务,不能经营存款业务,这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无疑是其发展壮大道路上的一个瓶颈:每年只能死卡着资本金和利润来制定贷款规模。在2009年6月9日,银监会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规定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改制成为村镇银行,其旨在引导和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规范经营、持续稳健发展,对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活跃县域和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支持,进一步落实“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宏观调控政策将发挥积极作用。这样就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径。通过改制为村镇银行,将会改变小额贷款公司的主体的模糊状况,纳入我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中,有利于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风险及监管对策[J].学习月刊,2009,(9).

[2]郑鹏,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9,(11).

[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G].

[4]银监会.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G].银监发[2009]48 号.

上一篇:论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 下一篇:论矿产资源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