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面花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09-13 09:45:53

龙面花栽培管理技术

龙面花(Nemesia strumosa)属玄参科龙面花属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植物,原产南非,它花形优美雅趣,色彩鲜艳多变,成片栽种则犹如五彩祥云平铺地面,很是灿烂绚丽。在园林中龙面花是良好的花坛布置材料,可成片栽植成景,也可作盆花和切花。

生态习性

龙面花喜冷凉气候,较耐寒,冬季能耐-5 ℃低温。喜光照充足。在肥沃的沙土壤上生长良好,花期2~4月。

繁殖与栽培管理

育苗

播种时间 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春节上市的8月上中旬播种。发芽适温20~25 ℃。

播种量 每平方米播0.8~1 g,约可育成苗2000 株

盖种深度 4~5 mm。播后7~10 天出苗。

育苗注意点 (1)苗床播前或播后要浇足水。播后浇水要喷细雾或隔遮阳网喷浇; (2)出苗前要保持苗床湿度; (3)出苗前为保湿降温可在苗床上方盖网遮荫,出苗后必须全光照管理;8月以前播种的,苗床管理参照瓜叶菊。 (4)苗期施肥2~3 次;肥料为浓度0.5‰~1‰的45%高浓复合肥或尿素,或稀释20倍左右的饼肥水。

分苗

3~4 对真叶时分苗。用10 cm×8 cm钵,分苗土为2/3堆肥土+1/3腐熟木屑+0.5 kg/m3复合肥。分苗栽深平子叶。分苗时应剔除细弱苗、高脚苗。分苗后用40%遮阳网遮荫4~5 天,早盖晚揭,缓苗后全光管理(8月早播的由于分苗醒棵后气温尚高,光线强烈,遮荫要达10~15 天)。苗期施肥3~4 次;肥料为浓度0.8‰~1.5‰的45%高浓复合肥或尿素,或稀释15倍左右的饼肥水。6~7 对叶时摘心一次。摘心时仅摘去未展开或刚展开的一对大叶及生长点,注意防止假摘心,只掐去了叶片,而没有摘去生长点。

上盆

分枝刚满钵时立即上盆,盆径16~18 cm。盆土为堆肥土:腐熟木屑=3:1,另加复合肥1.5 kg/m3。上盆深度为略过原土坨。

浇水

应把握“见干见湿”的原则,即两次浇水之间必须有一个盆土变干的过程。干的程度以土表发白为准。 龙面花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所以冬季从控制株高、提高抗寒性、降低湿度预防病害等考虑,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龙面花的浇水总体上要适度偏干。但应注意:(1)干、湿不是绝对的,应把握“度”。湿而不烂,干而不燥。(2)应看具体情况。在旺长期应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但如表现有徒长趋势时,则应适当控水控肥。 龙面花需肥量中等,每10 天左右施肥1 次,前期以氮肥为主,间施1~2 次磷钾肥。后期以复合肥为主。浓度1‰~1.5‰左右。

冬季管理

龙面花耐寒,苗期可耐-5 ℃低温。商品盆花栽培,南方地区可露地或单层大棚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单层棚或双层棚栽培。北方-10 ℃以下地区如在大棚内栽培,应有三层的保温覆盖为宜。盆花初次进棚或棚架覆膜应在秋冬最低气温降至0 ℃前进行。地温白天18~20 ℃,夜间0~1 ℃为宜(夜温过低时生长缓慢,生育期延长,栽培成本加大)。 龙面花的生长适温比瓜叶菊稍低,因此通风要略早些,风口略大些。龙面花如果叶色发紫,说明温度、湿度偏低;如果叶色变浅,呈浅绿色,同时节间变长,说明温度、湿度偏高,或光照偏弱,应注意及时调节。

植株调整

苗期、上盆后各摘心一次,以促进分枝,改善株形。优质盆花的株型和长相是:矮壮丰满,叶片舒展、浓绿,分枝多而坚挺,花茎粗壮,花序紧凑。应注意适当稀播、及时分苗、及时摘心、及时上盆、及时拉盆、加强通风。盆花放置间距不可过密,否则分枝细长软弱,影响美观。旺长初期喷一次120~150 ppm的多效唑(15%的粉剂8~10 g/10kg水),可更好地控制株高。

病虫害防治

龙面花未见有虫害发生。但龙面花叶面多毛,且分枝密,地栽时病害较重,应注意预防。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和菌核病,上盆后即要注意观察,发现病株立即整理或剔除,并用速克灵、菌核净等防治。病害主要靠预防。龙面花植株表面密生绒毛,极易感病,现蕾后浇水要注意点浇,水量适中。浇水时要从盆边缘注入,不要浇在植株中间;同时浇水时尽量不要把水泼洒在地上,以降低棚内湿度。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的上午,同时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浇水施肥后要加大通风,阴天也要适当通风。

上一篇:高校入学教育要注重实效 下一篇:市场化下的养老地产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