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三个落脚点

时间:2022-09-13 09:44:35

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三个落脚点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积极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生本主义和人文导向。按照上述要求,很多专家、教师都提出这样的命题:语文课堂应该基于怎样的实践,引导学生在展现个性和凸显思想中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悟?回归生活,让语文置于真实环境状态下,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挖掘学习素材,给他们更多展示的机会,会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敏锐感”

生活是由情境组合而成,也是推动人们语言表达交流的重要诱因。围绕语文教学生活化创设和谐情境,使得学生在深厚语言感知基础上,更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谐情境也使得学生在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语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情境和谐,使得学生理解感知更富有理性。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荷花园美好夜景,播放凤凰传奇演唱的《荷塘月色》,以此来让学生在美妙的乐感声中感受其中愉悦的氛围。随着节奏的不断变化,邀请有美术才华的学生,围绕“荷塘月色”当场作水墨画,并请部分学生做舞蹈表演。学生在这样充满情境趣味的环境下学习文章,使得脑海中产生特有的画面:皎洁月光,微微清风,田田荷叶,亭亭荷花,展示着人间如仙境般的梦境,浑然天成的至真至朴之美也便达到了极致。这样的情境导入,自然就使得学生领悟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有情有境的过程中主动投入文本研读,带着深情厚谊积极感知文本表达内涵。以情导入教学,应在了解作者表达情感、学生认知情感以及课堂学习情感基础上,找出喷感的生成点,让学生能够带着深情主动融入课堂。境的创设,应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为模板,让他们在充分领略的过程中不断开阔思维,产生一定的共鸣。

二、活化教材资源,增强学生认知“体验感”

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教活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特有的表达魅力和深层思想情感。从生活中挖掘值得学习、探究的内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材不再冷冰冰,而是充满诱惑力,产生“禁果效应”。

活化教材资源,使得学生认知不断深化。如,在《雷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了解戏剧常识,把握戏剧冲突,分析戏剧语言、人物形象外,更应该让学生去模拟扮演戏剧中的人物,让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过上一把“演员瘾”。比起单纯的角色对话朗读,体验式地感知更加具体、形象,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为了把握好戏剧冲突,我先请学生欣赏电影《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后的一段对白,让学生能通盘把握剧情的概况。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扮演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等角色,要求学生在充分把握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模拟表达,帮助他们产生学习的激情。

让学生成为课程教材中的主角,帮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展示,更符合他们的探索求知认知规律。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感知,主动表达交流,使得课堂成为他们积极探索的乐土,“议论纷纷、笑声不断、情趣浓浓”自然就不在话下。

三、建构展示平台,提高学生致用“自豪感”

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更能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和集中力。学以致用强调的是实践出真知,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为学生语文学习搭建宽广的舞台,让他们在主动展现的过程中找到真实自我,更能使得他们产生学习的自豪感。

天生我材必有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对助推高涨学习激情会起到外化作用。如,在《祝福》教学指导中,建议学生以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为镜子,尝试运用化妆的方式来展示其外貌,让学生透过肖像描写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通过这样系列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罪恶。班级的女生尝试将祥林嫂的几次外貌变化通过化妆的形式予以呈现,让他们真实演绎着祥林嫂的变化。班级有音乐才能的张景,搭上一把二胡,用《二泉映月》悲惨的旋律演奏着凄惨的场景,使得学生在积极展示中获得思维灵感,赢得了同学阵阵掌声。

搭建平台展示,让学生走出被动识记困境,尝试着实践运用的方式来体味其中表达的内在思想情感,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学生展示才能,也使得他们将生活中的自我与学习中的角色有效融合,让他们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情感,产生自我效能感,提高他们的言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从学生最为熟悉和最感兴趣的认知需求中探寻学习素材,使得他们在“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鸣中产生学习原生动力。回归生活,离不开和谐情境支持,需要给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主动表达真我,展示个性才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平潮高级中学)

上一篇:烹饪用油有讲究 下一篇:ISO 26000是很有生命力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