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38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时间:2022-09-13 08:42:24

老年患者38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关键词】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05-01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年老体弱、慢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感染的常见菌之一。近年来,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普及,该菌的检出率不断增高,且耐药性广泛,成为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耐药及临床治疗的难点[1]。为了解我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和耐药情况,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我们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年龄>60岁)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菌株分离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年龄>60岁)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包括痰液、血、尿、便、创面分泌物、胸腹水等。

1.2细菌培养及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要求进行接种、细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20 NE鉴定板进行细菌鉴定。

1.3药敏试验采用英国Oxoid公司药敏纸片及M-H培养基。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评定标准依据美国CLSI2010年版标准进行敏感性判断[2]。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4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

2.1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共分离细菌146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84株,占26.3%。

2.2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情况在痰液中分离率最高,占85.7%,其次是尿和创面分泌物,分别为10.2%、2.1%,见表1。

表1384株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

标本1株数1构成比(%)痰液1329185.7尿139110.2创面分泌物1812.1血1411.0其他1210.52.3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38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见表2。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非发酵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土壤和空气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常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次对我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监测结果可见,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分离细菌146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84株,占26.3%。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以痰液最高,占85.7%,可见铜绿假单胞菌是我院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随着呼吸器官退行性改变,呼吸功能及咳嗽反射减弱,肺组织弹性和支气管粘膜纤毛功能减弱等导致排痰功能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感染;其次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伴有基础疾病较多,加之各种侵入性操作过频和呼吸机等的使用,增加了老年患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易感性[3]。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主要是通过产酶、改变药物靶点、形成膜屏障等不同机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本次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敏感性较高为68.6%,而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均>85%,这与我院临床大量应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而较少使用头孢他啶有关。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58.1%,头孢吡肟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较高,对ApmC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目前用四代头孢菌素策略性地替换三代头孢菌素,减少细菌的抗生素压力,以恢复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敏感性。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39.4%和45.3%,而复方型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59.6%和53.4%,说明酶抑制剂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头孢菌素酶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对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庆大霉素耐药率为53.6%,高于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阿米卡星具有较强耳毒性和肾毒性临床较少应用有关。对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于左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可能与老年患者用药后胃肠道反应较多,临床使用较少有关。过去认为碳青霉烯类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可靠药物,但本次结果显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达到23.4%、21.4%,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外膜通透性降低尤其是D2蛋白的缺失,其次是某些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4]。有文献报道,研究发现大量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易引起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5],因此临床上应控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使用。

总之,对于老年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应加大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从而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扩散,提高疾病治愈率。参考文献

[1]注广杰,张晓兵,罗阳,等.2005年―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34-436

[2]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twentie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S].CLSI,2010,30(1):M100-S20.

[3]赵德军,付维蝉,张碧霞,等.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3):505-506

[4]吴永乐,张永信.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机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5,16(5):349-351

[5]刘行起,曾桂芬,费燕楠,等.397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

上一篇: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 下一篇: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