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艺术宫殿

时间:2022-09-13 08:02:33

地下艺术宫殿

水晶宫位于巴马县城西北的那社乡大洛村牛洞屯,为廊道状的中型洞穴,据说洞穴的母岩形成于约2.8亿年前的海底,以洁白纯净、密集分布的石毛发、卷曲石、石花等景观为显著特色。洞口位于岩溶峰簇的山坡上,洞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36000~70000个,为洞外的5~10倍。如果你认为天下岩洞都大同小异,那么这个神奇岩洞绝对会让你目瞪口呆!

初入洞口,随着沁人心脾的凉意,一个玉砌般的童话世界展现在眼前,瞬间令人头脑清爽、心旷神怡。踏着用红毯铺成的进洞道路步入洞中,银光闪闪的钟乳石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地上发育着蘑菇状的透明晶体;空中垂悬着形态各异的水晶球、水晶花、水晶草;洁白无瑕的玉柱、玉笋鲜活透亮,玲珑剔透,极具观赏价值。这里就像一个无比宽敞的艺术迷宫,从洞顶连片垂下的透明鹅管是水晶宫最奇特的景象之一,光洁纤细,犹如一排排玉箫,在漫天冰雪的世界里吹响天籁之音,散发着动人心魄的魅力!

世界上97%的岩溶洞穴尽管景观千变万化,乳石却都一样,都只有重力水沉积物,如桂林的芦笛岩、桐庐的瑶琳仙镜等;只有3%的岩溶洞穴中可以看到非重力水沉积物,如北京的石花洞、巴马的水晶宫等。桂林的穿山岩、安顺的织金洞也有少许。由于太珍贵,织金洞将仅有的一小段发育有石毛、卷曲石的支洞封起来,不让参观;穿山岩则将仅有的一朵卷曲石花与一根钟乳石上叠置生长的石毛命名为穿山岩四宝中的二宝。而巴马水晶宫却有亿万朵非重力水沉积的卷曲石花与无边无际的晶霜、石毛,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色泽之白,堪称绝唱。

巴根铜鼓楼

巴马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瑶、壮、汉、仫佬、毛南等11个民族同胞,民风淳朴,还保有蓝靛瑶抛绣球,土瑶射弩、打陀螺等古朴的风俗。

这里还保留着传统的瑶族杆栏式木楼,以及现在极难见到的瑶族传统服饰,还有传统的铜鼓。全村仅剩的四座木楼依山傍水,建造坐落方向不限,前低后高,无须一根铁钉却十分坚固。

瑶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素有“有瑶无处不有鼓,有鼓无处不有舞”的说法。

每到番瑶祝著节,家家杀猪宰羊、蒸五色糯饭,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群集庆祝,唱笑酒歌把盏传情,跳铜鼓舞欢庆丰收,韵味浓烈。

上一篇:学校要发挥秋游活动的教育功能 下一篇:立足教材研制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