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税收政策简析

时间:2022-09-13 08:01:48

信息化背景下税收政策简析

1税收优惠手段较少,方法单一

对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延长经营亏损的结转期限、延期纳税和再投资退税等间接优惠方式运用较少,②不利于减少企业投资风险,不利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亏损老企业脱困,不利于特色产业发展。要尽快出台一系列科学的、实用的、有效的税收优惠办法,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税收优惠质量、效率监督制度缺失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但我国尚未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质量、效率监督制度,税收优惠的管理处于缺位状态。提高政策实施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既要做好,又要管好。坚决杜绝冒享税收优惠政策事件发生,把税收优惠落到实处,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税收优惠质量、效率监督制度是目前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2对长吉图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上的几点建议

2.1完善政策,加大力度

国务院批复的《规划纲要》赋予延边地区先行先试,③要充分利用政策契机,加大力度先行先试。对建设期长的新办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由取得营业资格日或纳税申报日改为企业产生效益之日起3年内免征,第4至5年减半征收,给企业实际意义上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完全意义的消费型增值税,对购进用于建造不动产的原材料和附属设备所包含的进项税额施行全额抵扣制度;对于从服务行业购入服务的生产企业,购入服务按7%作进项税扣除(比照运费扣除比例);对于外购货物和固定资产投入大的服务行业,购入货物和固定资产涉及的税款抵减应交营业税;对于未达到一定营业额的微型企业免征营业税,对从事服务业的微型企业将税率由5%调低至3%。对起步阶段的微型企业,允许企业自由选择执行企业税收政策,还是执行个体户纳税办法,税率从低、税额从低。给企业真正实惠,扶持微型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力推区域经济发展。

2.2绿色税收,不忘环保

促进经济发展,税收政策要给力,税收政策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倾斜时,一定要兼顾保护环境,不能一味的只优不罚,对工业高排放造成空气污染、水系污染以及产生工业垃圾的企业,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的企业,加重征收环境保护税。④建议开征垃圾填埋及焚烧税,如麦秆的焚烧,促进其合理利用。同时对垃圾的再循环和再利用的企业(不能仅局限废水、废气、废渣三类企业)给予“三废”企业同样的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政策。对进口环节开征绿色关税,对污染严重影响环境的进口产品加征绿色关税,提高进口产品质量,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

2.3优惠减免,手段丰富

税收优惠政策不能仅限于免税、减税、退税的直接优惠方式,手段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多采用一些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延长经营亏损的结转期限、延期纳税和再投资退税等间接优惠方式,对重点扶持的企业多给予一些奖励政策,把惩罚加重征收的税款部分,以所得税返还的形式返还给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放水养鱼”。

2.4事后监督,优惠保障

我国尚未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质量、效率监督制度,税收优惠的管理处于缺位状态《,规划纲要》赋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赋予了先行先试这把尚方宝剑,我们在充分利用政策的同时,要为国家负责,为人民负责,既要做好,又要管好。坚决杜绝冒享税收优惠政策事件发生,把税收优惠落到实处,建立税收优惠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区域经济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监督情况。在国、地税务网站上公开税收优惠企业名单,以及给予优惠的依据、优惠的时间、计算方法等信息,国、地税务优惠办公室要将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给出总结性报告,完全公开、透明,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作者:李国茹 吕丹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上一篇:小议企业税收的审计思考 下一篇:探究中国银行业税收制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