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

时间:2022-09-13 05:50:20

浅谈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

论文关键词:概念合成理论 合成空间 情感隐喻 隐喻认知理论

论文摘要:概念合成理论在语言学界,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界得到普遍关注,其理论核心概念合成成为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理论模式。本文试图以该理论为可操作的分析框架,对情感隐喻的意义建构和概念形成轨迹进行探讨,以了解情感隐喻的认知特点,论证利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阐释的可行性。

隐喻的研究长期以来局限在修辞层次,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隐喻这一语言现象从认知层面给予众多关注,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隐喻真正被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主要标志是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p368),隐喻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和思考的基本方式,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使我们能通过具体熟悉的事物来理解相对抽象生疏的事物。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的对象包括人类情感这一概念,对人类情感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课题。情感是人类最普遍又最重要的人生体验,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心理学把人类的情感体验划分为情绪和感情,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由于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缺乏物质形象特征和联系,属于抽象的概念范畴,因此,为了准备理解生动表达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将它们具体化、范畴化,即隐喻化。由此可见,隐喻在情感的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p15-21)本文试以概念整合理论作为可操作的分析框架,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谈论情感的常规化语言为工具,对情感隐喻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认知分析,以发现情感概念形成的轨迹和意义构建过程,论证概念整合理论对情感隐喻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一、概念合成理论框架

弗科尼尔和特纳的概念合成理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之一。弗科尼尔在其专著《心理空间》中提出了心理空间的概念。概念合成理论正是弗科尼尔和特纳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共同提出的。所谓心理空间就是语言使用者建立语言理解时的心理表现结构,通过这种心理结构的激活,人们能构建对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心理结构中的意义要素与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间接投射。产生这种投射基础是人们对存在于不同心理空间中的物体间建立其某种相互联系的映射。[3](p552)心理空间可建立起一系列的概念,如时间、可能性、信念、愿望、位置、现实、虚拟等。人们在交谈和思考过程中总是通过感知、假象、回忆、理解等心理活动不断地建立和计划相关心理空间的有机联系。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弗科尼尔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概念整合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合成空间产生的基础就是心理空间的融合,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空间有机组合的结果,其实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普遍存在着的一种认知过程。一般说来合成空间至少包含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和一个能抽象概括两个输入空间内容的类指空间以及一个复合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联系,将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进入复合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3](p553)概念合成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认知过程。其主要依赖于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进而产生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由于莱考夫的隐喻理论考虑的只是源域和目标域的单一映射而没有考虑到两域之间的互动合成问题,因此,弗科尼尔和特纳认为莱考夫的两域映射模式只是多空间投射的一个特例。相比之下,概念合成理论的四空间映射模型能够解释一些两空间映射模式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它能够对隐喻意义构建过程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描写,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下文试以此理论对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及理解进行分类研究。

二、情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借助某种物质的可感知的东西使情感概念得以认识理解并在意识中固定下来,而且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其运作机制隐匿于语言运用的背后,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现代隐喻理论认为情感隐喻属于实体隐喻。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跨感知域的情感隐喻化,即通感隐喻;另一种是相对于通感隐喻而言的同一感知域中的情态物化。

(一)通感隐喻

著名学者钱钟书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往往可以打通交融,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某个感知域里产生的感觉,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转到另一个感知域,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是语言修辞的通感,也称“移觉”。利科认为通感—感知转移是一个隐喻。在这类隐喻表达中,人们本能地将两个不同的感知域结合起来,并把它们的相似之处展现出来,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来表达思想情感认知客观世界,其认知基础是人类感官共同的生理机制和人类共同的感知经验与生理反应促成的在我们思想概念系统中感知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在通感隐喻两域之间的映射过程中,感官特征通常从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高级感官形式,不同感官之间进行功能转换,以达到视、听、嗅、味、触觉之间的交叉组合,实现对情感概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情感隐喻化的实现是在合成空间中通过概念合成完成的。

例如:汉语中“冷言冷语”、“冷嘲热讽”赋予言语以温度(冷热)显然是通过各感官之间的沟通,不同感知域的相互投射,产生的隐喻式表达。又如:悲酸、悲痛、悲苦、苦恼、愁苦、苦闷、辛酸、酸楚等,其中酸苦辛都属于味觉,这种味觉对人们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刺激,由这类感官感受所引起的联想也是令人不快的,自然就和负面情感联系在一起。再如: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此处用浓黑来隐喻“悲凉”,借助色彩的视觉效果与触觉上的“凉”相沟通,渲染了阴沉的气氛,把作者“悲凉”的心境生动具体化了,在表达和理解上产生强烈的效果。我们以下面两例作为代表进行概念合成分析。

例(1)莲妮好快活,银铃似的笑声把个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灿烂。(金曾豪《野种》)

例(2)april, april,

laugh thy golden laughter,

but, the moment after,

weep thy golden tear.

(william watson)

如图1所示,根据概念合成理论,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包括4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银铃般的笑声这一情感概念形成一个输入空间,阳光灿烂这一视觉概念形成另一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明快愉悦感)被投射到类属空间,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彼此连接,共同完成概念的整合,形成对事物的新的认识。这一过程是通过触发多个心理空间,把“银铃般的笑声”隐喻为“夏日的阳光”从而把“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灿烂”。通过色彩的明亮凸显出笑声的热烈,最终获得隐喻的表达效果。

例(2)是通感隐喻在诗性语言中的运用。其中的“golden laughter”和“golden tear”是在建立起视觉与听觉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通过二者之间的功能转换以强烈的色彩使热烈的情感实现隐喻化,语言的解读更为立体,具有诗情画意。

(二)实体隐喻

相对通感隐喻而言,另一种情感隐喻是呈现在同一感知域中的,这种情感隐喻属于实体隐喻,是人类利用自身对现实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经验,将已知概念系统映射到未知领域,以获得对较为模糊抽象的情感这一新概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其认知途径是将无形的情感、思想等进行情态物化,表达理解为“实体”,这种实体化过程有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人们借助自己熟知的身体实体描述并理解抽象的人类情感。

1.把情感引起的人体的不同生理反应隐喻为相应的情感,如“眉开眼笑”、“捶胸顿足”、“欢欣雀跃”、“眉飞色舞”、“怒发冲冠”等。2.用人体器官构成表达情感的词语,实现隐喻化,如“义愤填膺”、“满腹惆怅”、“肝肠寸断”、“心花怒放”等。这种隐喻表达式往往把人体当作一种容器,情感盛放其中,所以会有“热情洋溢”、“心中充满悲伤”、“一股莫名的忧愁涌入心田”、“怒火中烧”此类表达,“热情”、“喜悦”、“忧愁”等情感被当作一种实体化了的“气”或“火”从容器内喷发出来或流淌其中。我们也以下例为代表分析这类隐喻的产出过程(如图2所示)。“he was bursting with joy”。此例在心理空间投射映射及概念整合过程中,输入的心理空间有两个,即隐喻的源域(情感与人体的关系:情感的宣泄)和目标域(气流与容器的关系:气体受压膨胀,容器爆炸)。通过在两个输入空间中出现的这4个概念:joy, body, heat of fluid, container,我们可以提取概念:one thing burst out of anoth-er thing,经过空间投射,joy和body、 heat of fluid和con-tainer这两组相对应的概念组合在一起,以提取的概念one thing burst out of another thing为桥梁中介,进行概念整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输出空间:he was bursting with joy,完成了隐喻意义的构建。

其次,人们把抽象情感隐喻为人体以外的具体实物或特定概念,以激发联想。

如:1.思念凝成心中的一座雕像,永远伫立在生命里。2.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3.爱情是一场战争。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再次,人们利用空间方位帮助实现情感的隐喻化。这类隐喻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的生理构造特点和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身体经验,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会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这类隐喻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只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空间方位概念是相对于人体本身而产生的,人体器官本身就是一种空间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方向性来表述情感隐喻也是一种通过人体器官本身将抽象情感实体化的过程。这类表达方式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直立的姿势往往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低垂的身体姿势往往与负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如:英语中表达积极正面的情感为上,消极负面的情感为下。这样的例子有“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his spirits drooped.”,“you’re in high spirits.”,“he brought me down with his remarks.”,“my spirits sank.”;同样地,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反响强烈。”,“他正在兴头上。”,“这个话题提起了我的兴致。”,“她现在情绪十分低落。”,“他总是一幅垂头丧气的样子。”等。总的说来,这类隐喻表达式纳入到合成空间的是人的身体经验。 [

(二)实体隐喻

相对通感隐喻而言,另一种情感隐喻是呈现在同一感知域中的,这种情感隐喻属于实体隐喻,是人类利用自身对现实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经验,将已知概念系统映射到未知领域,以获得对较为模糊抽象的情感这一新概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其认知途径是将无形的情感、思想等进行情态物化,表达理解为“实体”,这种实体化过程有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人们借助自己熟知的身体实体描述并理解抽象的人类情感。

1.把情感引起的人体的不同生理反应隐喻为相应的情感,如“眉开眼笑”、“捶胸顿足”、“欢欣雀跃”、“眉飞色舞”、“怒发冲冠”等。2.用人体器官构成表达情感的词语,实现隐喻化,如“义愤填膺”、“满腹惆怅”、“肝肠寸断”、“心花怒放”等。这种隐喻表达式往往把人体当作一种容器,情感盛放其中,所以会有“热情洋溢”、“心中充满悲伤”、“一股莫名的忧愁涌入心田”、“怒火中烧”此类表达,“热情”、“喜悦”、“忧愁”等情感被当作一种实体化了的“气”或“火”从容器内喷发出来或流淌其中。我们也以下例为代表分析这类隐喻的产出过程(如图2所示)。“he was bursting with joy”。此例在心理空间投射映射及概念整合过程中,输入的心理空间有两个,即隐喻的源域(情感与人体的关系:情感的宣泄)和目标域(气流与容器的关系:气体受压膨胀,容器爆炸)。通过在两个输入空间中出现的这4个概念:joy, body, heat of fluid, container,我们可以提取概念:one thing burst out of anoth-er thing,经过空间投射,joy和body、 heat of fluid和con-tainer这两组相对应的概念组合在一起,以提取的概念one thing burst out of another thing为桥梁中介,进行概念整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输出空间:he was bursting with joy,完成了隐喻意义的构建。

其次,人们把抽象情感隐喻为人体以外的具体实物或特定概念,以激发联想。

如:1.思念凝成心中的一座雕像,永远伫立在生命里。2.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3.爱情是一场战争。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再次,人们利用空间方位帮助实现情感的隐喻化。这类隐喻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的生理构造特点和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身体经验,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会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这类隐喻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只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空间方位概念是相对于人体本身而产生的,人体器官本身就是一种空间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方向性来表述情感隐喻也是一种通过人体器官本身将抽象情感实体化的过程。这类表达方式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直立的姿势往往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低垂的身体姿势往往与负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如:英语中表达积极正面的情感为上,消极负面的情感为下。这样的例子有“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his spirits drooped.”,“you’re in high spirits.”,“he brought me down with his remarks.”,“my spirits sank.”;同样地,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反响强烈。”,“他正在兴头上。”,“这个话题提起了我的兴致。”,“她现在情绪十分低落。”,“他总是一幅垂头丧气的样子。”等。总的说来,这类隐喻表达式纳入到合成空间的是人的身体经验。 [

情感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概念去影射另外一种概念。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常利用不同对象间某些属性的相似性引发联想,从而借助已知去认识或理解未知,借助具体去认识或理解抽象。弗科尼尔的概念合成理论认为,心理空间的映现是人类思维组织的一部分[4]。虽然语言为这种映现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但映现本质上不是语言的,它们存在于概念形成之中。透过情感隐喻表达的语言形式,我们发现概念整合反映了情感概念形成的轨迹,这种整合包括了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在此网络中各概念以各种形式整合成新的空间,使我们获得对新概念新事物的认知。概念整合作为一个普遍的认知机制制约着情感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以该理论为分析框架,情感隐喻可以解释为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部分结构的映射,即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外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情感隐喻的运用不仅是一种概念之间的互相投射过程,不仅是描述情感的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思维过程的体现,是抽象概念具体化的结果。它既是人的经验结构与语言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又是人的认识思维和语言表达共同发展的结果。本文从概念合成的角度,结合语言实例,对情感隐喻认知与概念整合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情感隐喻在语言运用中的特点及其认知过程。隐喻性语言是语言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情感隐喻在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呈现其清晰的认知过程,正是由于人们普遍的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身体经验,才使情感隐喻的抽象概念得以表达。可见,概念合成理论对情感隐喻同样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lakoff, g.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mark turner and gilles fauconni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formal expression[j]. journal of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volume10, number3.

上一篇:浅谈城市设计的历史文化保护 下一篇:浅谈从解释学视角看新闻文本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