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与探究性教学

时间:2022-09-13 05:41:32

高中物理实验与探究性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物理教师应积极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会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探索,获得新知识。高中物理新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内容,近几年各地的新课改高考试题中,物理实验题占全卷试题的比例较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搞好实验教学对学生学好物理很重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这方面总结出了以下心得体会。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物理教学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生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有老师的指导,而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要做好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关键。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它起决定性的作用,老师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他们进行实践的机会,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让所有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了解知识的真谛。因此,在教学条件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二、注重实验的探a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地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并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最现实、生动、有效、严密的载体,是物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物理学科的这一基本特征,体现了探究性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和独特作用。

验证性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学过的相关理论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训练实验技能。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探究性实验是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学生根据问题研究的需要在自我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或假设的探究过程。探究性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活动和归纳概括的思维方式建立概念和规律,让学生接触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批判能力、探究能力,如探究求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等。

当前高中物理教材中把以往的许多验证性实验改成了探究性实验,这充分说明了探究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对当前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专项研究,促使学生对当前学到的知识予以巩固,达到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以便有效突破难点。

三、引导开展课外探究性实验

物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为了让学生学习的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材给我们布置了许多值得研究的小课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兴趣和爱好自愿组成一组,通过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动手探究实验,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当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也许学生得不到正确的结论,但是一定可以发现许多问题。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发现了问题,说明他经过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过程,既巩固了知识又开发了思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养成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至于探究结果,相对于过程来说并不是很重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引发新的思考,主动积极的学习能有效促进实验教学的进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熟练实验的操作步骤,尝试进行结果分析,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对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有以下建议。

1.在开展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实验内容。内容的选择不能过于繁杂,而且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分层次展开,分阶段提高。

2.在开展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应满足学生的探究欲、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学生提出不全面、不完善的实验方案,老师也要找出其中闪光的地方给予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的精神和敢于设想的作风。

3.在开展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活动,在研究设计、动手准备、亲自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失败的磨难,体验操作的乐趣,感受进步的欣喜,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品质。

4.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

四、结语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想顺应时展的潮流,满足新时期学生的成长需求,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就要敢于摒弃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怯,深入学习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准确制定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创新有效教学的新途径,并最终通过高质量的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然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改善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因素,而需要对教学模式、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互动性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多方面同时加以改善。因此,教师应努力把握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顺利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上一篇: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的引入思考 下一篇: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培养幼儿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