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对当代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2-09-13 05:41:10

论传统文化对当代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在传统文化自我道德修养的部分中,培育快乐心理、积极进取的心态等方面的思想可以影响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养成,具有心理学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传统文化;心理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21-02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压力从幼儿园开始,求学、求职、下岗、恋爱、婚姻、家庭,各种人际关系,人们无法回避内心的惶惑、焦虑和浮躁。众多因素导致近年来精神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在现代,人们需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内心,维持一个平衡的心理状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近代中国,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错误地把我们的落后归咎于厚重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和旧的封建制度混为一谈,一起抛弃。然而,在敞开国门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传统文化依然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精神的依托。积淀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有我们心灵渴求的阳光、森林和小溪。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支撑。以下从培育快乐心理、积极进取的心态、诚信三个方面分述之。

一、如何培育快乐心理

儒家通过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而提出的克己、中庸、寡欲和豁达坦荡的思想,在今天就成为有效的调节情绪的途径和方法。

传统儒学中适应农业文明所提出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陈腐观念早已被“五四”反封建运动所摒弃。它的人道原则缺乏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的内涵,往往到后来被演化成亵渎独立人格、压抑个性发展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孔子对于人的社会本质有着深刻的见解,儒家理想的人格范型即使到今天依然如导航的灯塔,照亮人生之路,培育健康的心理。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精神的舒适和,这种精神的享受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形式,成为人的基本属性,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能没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天空,坚定的信念,良好的修养能使一个人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失去精神家园的人,生活中就只剩下食和色了。儒家高扬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这是一个人能克服现实困难为理想而奋然前行的动力。“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1]吃简单的食物,睡简陋的床榻,艰苦却乐趣无穷;衣袍破旧者与衣着华贵者站在一起,而不觉得耻辱,是强大的内在力量维护了基本的心理平衡和人格独立的。正如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许多人在无限的物质追求中扭曲了人格。道德败坏,贪污腐化,侵吞国家财产,中饱私囊;不法分子制假贩假,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屡屡发生,,走私贩黄,种种不良现象令人痛心。造成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历史的、现实的,其他原因且不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传统文化的衰落,导致社会人文素质的低下,乃至精神文明的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

顺应自然规律的人才有快乐,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认清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自己的使命,在不违背规律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否则,如果私欲膨胀,践踏自然规律,必会影响自我的发展,破坏自我内心的安宁。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至今对心理学、哲学、环保等诸多领域,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中庸的心理学意义是很明显的,中庸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偏颇,是心理疾患形成的原因之一。凡事考虑程度,适可而止,才能保持常态,维持和谐,才能具备持久发展的动力,人的心理也是如此,过分执著于某种褊狭的状态,便会失去心理的自然平衡,失去精神的自适感。平静、快乐、放松才是正常的心理状态,过于强烈的欲望必然带来焦虑、不安,久之,导致心理乃至行为的失常。儒家强调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民鲜久矣。”(《雍也》)“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不要空想、绝对肯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这四方面相伴始终,空想是开端,脱离现实的空想必会导致主观臆想,造成绝对肯定,固执己见,最后,自以为是,越发空想,形成恶性循环。为此,经过深刻体察,孔子提出克己寡欲的主张,“以约失之者鲜”(《里仁》)。因为谨严约束而带来失败的时候太少了;“不忮不求”(《子罕》)不嫉妒别人不贪求许多;“不尤不惧”(《颜渊》),不埋怨不恐惧,这种坦坦荡荡的胸怀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培育积极进取的心态

儒学理想的人格范型,在加强内在修养的同时,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高亢昂扬的勃勃生气,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对青年人有很强的感召力,无疑是一种心理健康的典范。“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泰伯》)具备了宽广的胸怀和刚毅的品格的人才能担当重任并永不懈怠,死而后已。孔子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希望自己的学说能拯救天下苍生。桓魁想加害孔子,孔子说上天给了我这样的品格,他能把我怎么样?“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述而》)坚毅、顽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二千年来铸就了我们民族的灵魂,伴随着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理想舍生忘死。

读到苏轼的铿锵豪迈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和优美清新的《赤壁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很难体会这是刚刚经历过乌台诗案,几乎丧命,“魂飞汤火命如鸡”的苏轼所写,经历灾难带着悲苦来到贬谪地黄州,字里行间我们读出的是开阔博大的襟怀,羽化而登仙的超脱飘逸。他在《与杨元素书》中说“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进退得失,等量齐观,青少年正处于人格的养成期,苏轼面对挫折的修养,是最好的心理学教材。

当今全球化浪潮中,中华民族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国际上与人为善,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人道精神、克己利群等许多精神一脉相承。

三、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只能破坏自己的心境,反之,也只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建立起和睦的人际关系,选择主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否则,只能特立独行,脱离社会。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是有平和善良的心态,正如《论语・里仁》中所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就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则更是高贵人格的体现,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为人们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现代心理学认为,行为主义理论忽视思维和意识的存在,而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的心理过程,强调潜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的根本心理动机受到潜意识的支配,而这种心理活动决定了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早在两千年前《大学》就有论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为修身在正其心。”

道德缺失是引发精神病的重要原因,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际间的社会关系。而儒家文化强调道德作用,透过人的表面行为直指人性深处,认为真诚才能尽性,化育万物,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生存环境,包括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正如《中庸》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信是人性的本质,人们借此来与万物相沟通。

品德可以修养身心,意念真诚才可以品格高尚。曾子在《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不真诚的人做不到仁爱对人,是体验不到精神层面的快乐的,单纯物质感官上的享乐,是暂时的,低层次的。仁爱就是要维护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一个人,失去了周围人的信任,是做人最大的失败。重承诺,守信用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在《里仁》里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不随便承诺,是怕自己做不到。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积淀数千年,只有超越自身,去粗取精,与世界同步,才能焕发新的生命,融入新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终极目的是完善人类自身,这决定了它兼容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体自由,与改造自然等思想与传统文化中群体和谐、天人合一等思想并不矛盾且相辅相成,在突破中兼容外来文化,传统文化才能得到重构和发展。在传统文化自我道德修养的部分中,培育快乐心理、积极进取的心态、诚信等方面影响了当代人品格的养成,具有心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戍国.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8.

On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 Culture to the Current People

JIA Yan-guo,HU Rong

(Xingtai Finance and Trade School ,Xingtai 054001,China)

Abstract: the youth are influenced by the Chinese ancient culture,the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can foster the psychologyofhappiness,enterprising spirit and sincerity.

Key words: health mental;tradition culture;the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y[责任编辑 王晓燕]

上一篇: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下一篇:福利院儿童社会适应视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