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13 05:09:53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他们大多数文化课基础差,尤其是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而语文却是中职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中职教育特点,主要从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师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实用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方面就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具体探究,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实用性

语文是中职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关系到学校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然而,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太乐观,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活动难以开展。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呢?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能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导入激趣。导入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巧妙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精彩的导入能够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心理。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重视导入的设计,利用故事、谜语等手段成功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上课伊始就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导入要注意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不能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而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导入。

2.悬念激趣。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艺术家往往会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而这正好吊起了你的胃口,使你产生了期待心理。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被称为“悬念”设置。而将此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也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学生心理,适时设置悬念,以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迷宫,掌握知识要点。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研究,就一定能找到更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二、转变教师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是配角,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教学沉闷。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代表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变课堂教学的控制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激励者和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从而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活跃课堂氛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以平等、真诚的心看待学生,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肯定和赞许学生的每一次发现、每一次发言、每一种设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质疑问难,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理解与尊重,树立自信心,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喜欢上教师所教授的课。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它是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而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答,进行合作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唯有如此,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手段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学校教育。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改变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使其更好地接受信息。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其生动形象、直观性强,既便于学生储存记忆,又便于学生展开联想,不愧为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四、突出“实用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中职学生比较重视专业课,而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尤其是对语文,他们认为语文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学来无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突出中职语文的“实用性”,进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1.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表达,尤其是现今社会日趋复杂化、生活化,人际关系、公共关系越发复杂,这就更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应付日常工作需要。为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中职生专业特点,通过课前演讲、礼仪活动、自我介绍、模拟现场招聘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系统、科学、严格的训练,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2.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中职生参加工作后离不开应用文的书写。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以满足他们的实际应用需要。然而,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却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为准则,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训练,如训练学生写求职信、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实用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文书写作能力,为他们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与反思,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教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就一定能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开创中职教育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梁文华.浅议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J].语文学刊,2011(06).

2.钟少慧.试论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 (09).

3.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J].成功(教育),2008(08).

4.樊正乐.多措并举,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J].河南教育(下旬),2012(Z1).

上一篇: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下一篇: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