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时间:2022-09-13 03:22:44

浅谈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谁都无法否认,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王尔德有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人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一辈子都会难以改变,好的习惯会使你受益匪浅,坏的习惯会让你终身难以自拔。语文又是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就有利于学习各门知识,语文学不好,不能读、不能写、学生思想的开展和知识的增长就会受到妨碍。特别是在小学,一定要加强语文基础训练,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他们踏踏实实地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为各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发现许多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礼貌,不讲文明。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重复不良行为;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一、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利圆满完成一节课,课前预习是不可缺少的一部份。而要让学生主动预习,自觉学习,就要交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有计划的进行辅导,小学生在书本中往往会不断遇到许多生字新词,这些生字新词障碍光靠老师一个一个的教会耽误很多课堂时间,这就要求学生抓住课余借助工具解决,并养成阅读批注、勾画、圈点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觉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能用简单的文、符号等批注、标记,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因此,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他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以语文学科开展的“大阅读”活动为契机,我们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老师应紧扣这三点要求展开朗读训练,从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1.初读。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文字障碍,通读一遍课文。遇到较长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接着标出自然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通顺、读正确。

2.精读。让学生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课文中优美的句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也可以同桌互相比赛读。老师再把课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者较长的句子出示出来,集体练读,师指导读。读书时要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并且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再提出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教给他们动笔的方法,教给学生方法后,还应当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次强化,最终形成学生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一般说来,经过这样的严格训练,第一学年以后,学生就能初步养成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读书习惯,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而且对今后的写作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

三、培养学生倾听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说。这样,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感染他们。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因材施教,组织学生通过比赛、选优或轮流当“小老师”,大胆放手,让“小老师”给学生讲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教师对负责任的“小老师”加以表扬鼓励。

四、培养学生养成朗读、默读、背诵的习惯

1. 朗读、默读、背诵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的一项训练,教师在课堂中必须生采取不同程度朗读训练一种习惯,以至达到教材中的要求,读出情感。

2.默读不是让学生知道与朗读相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读中学会思考书中隐藏的问题,养成精力集中的习惯。

3.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在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万万不可忽视这些教学环节。教师要辅导学生背诵的时候可根据本班情采用联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方法。在背诵的形式上也可灵活多样,如:限时背诵、限量背诵、竞赛背诵、师生对背、学生接龙背等等。

五、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是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反馈,在交给学生写作时不断提醒学生经常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却忽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不仅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而且还将使动笔能力得到提高。常言道,熟能生巧。学生在长期写日记的过程中,立意、选材、组材能力将不断的得到提高。需要教师起到带头的作用,尽量做到:

1.垂先示范、作好表率。要求学生养成的习惯,作为老师必须首先养成,写日记也一样。

2.善与评价表扬。学生前一天的日记,无论多忙,都争取及批改。给他们画上几颗星或写上几句简单温馨的评语,释放学生心中的不解。

3.选优刊登,激发兴趣。当发现有得好的日时,可在班上作文,再生修改后抄在地上。使生有一被注的感,提高生的作趣。

六、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小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学习,也就是说要学会养成自学的习惯。教师教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全盘传授,而是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1.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习惯。课前阅读做到看音、形,阅读时查检生字难词。要求边阅读边动笔,在课本上根据自己阅读发现圈、点、批、划。养成勤于思考、勤于手的自学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自查自改的习惯。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改正错误。

总之,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仅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规范,对个人素质修养也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慢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做事的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上一篇:教师的成长一支婉转而悠扬的歌 下一篇: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