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液科“无陪护病房”模式的阻力与对策

时间:2022-09-13 02:14:14

浅析血液科“无陪护病房”模式的阻力与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建立“无陪护病房”模式阻力以及对策。方法对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分析梳理调查结果,力求找到血液科“无陪护病房”模式的各种阻力,并探索可行的解决措施。结果血液科建立“无陪护病房”切实可行。结论无陪护病房因其高效率、专业化的特质正逐渐成为护理正规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对于血液病重病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关键词】无陪护病房;血液科;阻力;对策

作者单位:221000徐医附院血液科本文力求找到血液科“无陪护病房”模式的各种阻力,并探索可行的解决措施。

无陪护病房是近年来各大城市医院为改变住院环境,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所尝试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无陪护病房因其高效率、专业化的特质正逐渐成为护理正规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据报道在有些医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9%[1],得到社会及媒体特别关注。但这一“新生事物”在倍受赞赏的同时也正饱受争议。我在血液科护理一线工作了近十五年,深知专业高效的护理环境对于血液病重病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近期,我在工作之余用随机样本法对我科320位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分析梳理调查结果,力求找到血液科“无陪护病房”模式的各种阻力,并探索可行的解决措施。

1血液科“无陪护病房”模式的阻力分析

1.1患者方面我科患者发病比较急,恶性程度比较高,对患者的打击非常大,家属是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对我科一个月来200多位患者调查分析,90%的患者坚决要求家属陪护,5%的患者有家属也行,没有家属也可,5%的患者非常赞同无陪护制度。这部分患者大多数是文化程度较高,得病有一段时间已经化疗几个疗程,深知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患者认为无陪护满足不了自己住院期间的亲情陪伴的需求。提高的护理费用对于有人力承担陪护且经济困难的家属难以承受。

1.2家庭社会方面家人突然得了重病,对家属的心理打击也很大。家属就想陪护在患者身边,一是为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二是亲属认为照料患者的日常起居会使其感到欣慰。三是血液恶性肿瘤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意味着死亡,亲人的即将离去对家属来说是无法承受,所以探视和陪护的人居多。调查中有82位家属坚决要求陪护,其中有67人明确是出于此种原因。造成陪护的其他原因,也有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如果亲人患病住院不陪护,会被别人议论,造成被动陪护,还有家离医院远且生活困难的患者因怕花钱多而陪护。有的家属对护理人员存在猜疑或不信任,对护理治疗操作不放心而陪护。

1.3护理人员编制方面护士缺编是我国个大城市医院普遍纯在的问题,我科床护比远远达不到无陪护病房所要求的比例。现在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由十年前20张床到现在的100张床仍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再加上医疗保险的普及、医学科学的发展,白血病的存活率提高,更显护理人员的不足。护理人员大多严重超负荷“过饱和”工作。我科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对新制度心有余而力不足。

1.4护理人员观念方面对于无陪护制度,护理人员也有自己的顾虑。传统的护理观念还是以治疗护理为主,完成治疗任务就完成工作了,去给患者做生活护理,会不会被别人认为是保姆,社会地位会不会降低。

1.5医院管理方面困扰无陪护开展的另一难题是陪检和物流配送。住院患者的检查除大小便、血液类可在病房留样送检,心电图、胸透、B 超、 CT 等绝大多数检查都要患者到门诊,只能由陪人陪同前往。尚未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和物流配送系统,所有药品、器械,甚至办公用品也都要由护士根据医嘱到药房、器械室等处领取,常常一天不知要跑多少趟,根本做不到“保证护士不出病房”。 医院营养食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不了患者的需要。

1.6政策法规目前国家物价部门规定收取的护理费用较低,一级护理9.3元/天、二级护理4.8元/天,三级护理2.4元/天。这与当前护理工作的强度和专业性极不相称,更会阻碍无陪护制度的实施。

2探索可行的解决措施

2.1注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各项治疗操作落实到位。克服护理人员的编制相对短缺、工作繁忙、任务重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同时,护理工作重视人的护理应重于对疾病的护理,注重人的个性调适和深层次、多方位的护理[2],通过加强基础护理让我们工作中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是患者安心、家属放心,不仅解决患者生理上的需要,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需要,建立良好、互动的护患关系,陪人自然而然就会减少,无需强制执行。

2.2建立专职陪护培训和统一管理系统实行陪护的统一管理是目前医院解决陪护多、陪护管理难的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3]。就现在的状况,招聘一定数量的陪护人员,在上岗前按拟定计划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医院录用,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提供陪护服务,并对陪护人员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择优汰劣。陪护人员不参与护理工作,只是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和一些非技术性操作。徐玉兰利用新的医学模式3个方面探讨了陪护问题,她认为陪护管理应从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和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考虑和适当的处理。实行陪护统一管理的做法一方面可以便于病房的管理,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机会,创造良好的休养和工作条件,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患者的陪护要求。

2.3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措施,维护家属身心健康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话已经成为最普遍的沟通联系工具,建立住院患者的电话档案,可以就患者的特殊检查、治疗及病情变化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联系。医院建立招待所和家属休息室,提供住宿和休息的场所,解决外地或病情危重患者家属的实际困难。还可利用互联网的有利条件,建立计算机管理的信息查询网络系统,提供患者住院用药和有关费用的查询服务。这样可以让家属在病房外就能全面了解患者的治疗详情和康复进程,减少心理上的忧虑感。

2.4循序渐进地推行无陪护制度无陪护制度推行不可急功近利,搞行政命令式的“一刀切”。可以分为试行期、推行期、全面施行期三个阶段。在试行初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允许陪护,但要大家讨论,不违反科室无陪护制度,而且要对陪护人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灌输,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的发生。严格制订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家属陪护管理。制订相应的陪护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严格执行。每个患者入院时均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关规定,护理人员都必须清楚陪护的有关要求,并且态度一致,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严格控制陪护是为了维护患者利益。在执行有关制度时激励全员参与管理,动员全体医护人员以满足患者的最大需求为目的,认真探讨如何做好人性化护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凸显“无陪护”制度的优势特质,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推进“严格陪护制度缩小陪护范围无陪护”的进程。

2.5切实关心一线护理人员的生存环境护理工作常被称为“一半专业化+一半体力活”的“青春职业” [4]。无陪护制度的实施首先需要该变护士的职业生存环境差的现状。一方面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关心她们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关心她们的身心健康,严格执行休假、体检等制度。更主要的是要充分肯定她们在新制度下的工作价值!

无陪护制度在其他医院试行以来,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陪护制度施行其优点是很明显的:危重护理、病房管理、基础管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都有明显的提高。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加速,独生子女增加等社会问题也要求无陪护制度。但,无陪护制度的施行也面临相当大的阻力,不光是经济的发展医院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包括患者的、家属的、医生的、护士的以及全体公民。

参考文献

[1]黎贵湘,向代群,陈英,等.住院病人对陪护需求的调查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7677.

[2]郝庆英,郝玉芳,曾利琴.心血管患者家庭功能及其行为方式调查.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4.

[3]徐玉兰.应用新医学模式探讨陪护问题.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3):505506.

[4]卞维芹,赵惠群,单国心.对医院限制病人陪护问题的思考.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5,15(4):316318.]

上一篇:浅析眼科门诊的护理管理措施 下一篇:医院岗前培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