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13 12:18:25

企业办学模式探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将职业教育与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承,资源共享,创新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企业办学适合职业教育需求的教师队伍

通过我院前几年的办学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企业属性特征非常明显。作为企业办学,如果只开展培训工作,不开展具有学历教育性的职业教育,学院师资队伍在总量和质量上就会难以保证,一些优秀教师很容易流失。因为员工培训的规模具有不确定性,每天的培训量时多时少,尤其受企业效益和季节性影响很大,不可能每天都有足够的培训量,许多教师因工作量不足而心存忧虑,离开了教学岗位,同时学院也不可能储存更多的教师,增加人工成本。近年来我院将高职教育和培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师资共享,教师既讲授高职课程,又讲授培训课程,保证了师资队伍的稳定,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为了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学院和油田企业合作开发师资队伍。一是启动教师深入企业锻炼计划,每年选派教师100多人次到油田企业参观调研,现场备课,顶岗实践,参加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增强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二是在辽河油田公司的政策支持下,学院组织教师参加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审,两年来,200多人由原来的中专、技校和培训教师转变为高校教师,40多名教师由高级讲师评转为副教授以上职称,增强了教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前许多调离教师岗位的人员纷纷要求回到教学岗位。三是从油田各企业聘请了5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型专家为学院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将油田生产建设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引进课堂,提高了教学培训效果。四是油田企业100%接收学生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单位选派师傅指导。学生毕业前,参加油田行业组织的技能鉴定,获得等级证书。

二、企业办学可以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提高企业员工培训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学院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辽河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在满足培训需求的同时,也为高职实训教学提供了保障。其中学院采集输实训基地在全国各石油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准,被确定为辽宁省创新型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集输实训基地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训基地,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投资1500万元立项建设。为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培训功能,辽河油田公司还从生产单位无偿调拨一批设备。实训基地建设从立项审批到建设方案设计,从工程施工到项目验收,油田公司相关部门与学院一起全程参与,保证了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如期完工。实训基地占地10000平方米,从辽河油田生产实际出发,以常规采油和集输培训项目为基础,同时突出辽河油田稠油、高凝油特色开采工艺技术,采用实物模拟和仿真模拟相结合,集实际操作训练、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观摩教学培训于一体,很好地满足了中国石油天然集团公司、辽河油田公司员工现代化培训以及高职实践教育需求,赢得了国内许多石油高校称赞,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院石油工程类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我院地质专业的学生正是在这样的实训基地训练后,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高职高专油气资源勘查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6名选手参加的12项个人项目全部获奖,其中,单项第一3个。可以说,没有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就不可能建成符合行业标准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三、企业办学可以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根据油田企业用人标准,提出了“品德良好、理论突出、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成立了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与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对辽河油田公司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邀请行业骨干参与、指导、论证,以职业岗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以形成学生的岗位知识技能为核心,参照石油行业相关工种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编制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内容按各专业岗位职业资格中技师标准的要求设置,实训课按中级工的技能标准要求设置,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各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中的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之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二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以油田企业工作过程为依据,形成了“职业岗位岗位技能要求职业能力标准知识技能要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课程设计流程。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体现必需、够用、强化技能训练。近年来,以精品课建设为龙头,稳步推进课程建设改革,完成了钻井液、焊接方法与操作等6门院级精品课基本建设。全面推进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并将课改项目列为学院科研课题立项研究。三是依托辽河油区企业,合作开发高职和培训教材。共编写各类教材100多种。四是油田企业充分吸纳学院毕业生就业。几年来学院毕业生在辽河油区各企业就业率达到82%以上,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们不久便在单位举办的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

总之,通过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开创了学院培训办学工作的新局面,提高了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学院成为中国石油重点培训基地、辽河油田培训中心,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50000多人次,技能鉴定4500多人,创造了一系列品牌项目,连续承担油田公司技能大赛任务。高职毕业生“双证”率90%以上,就业率95%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高,以综合素质好,操作技能强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大部分被油田企业录用。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的情感教学 下一篇:诗情教师 诗意课堂 诗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