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时间:2022-09-13 11:31:06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摘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是保证道路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是我国道路建设的最主要的任务。本文主要对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运输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为了保证道路运输的质量,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关键方法。

一、使用材料的控制

路面使用材料通常包括沥青和集料两部分。沥青的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沥青的选择是通过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进行的,同时各项技术指标要符合要求并在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论证之后,决定沥青的品种和标号。粗集料包括经过加工轧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或筛选砾石等。对粗集料进行质量控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粗集料应该石质坚硬、耐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要求以接近立方体、多棱角为宜, 扁平、细长颗粒含量不能过多。

(二)集料表面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以提高内摩阻角和用作表面磨耗层时提高抗滑性构造粗糙的矿料同沥青拌和时和易性差,但涂覆后沥青膜容易保持光滑表面虽容易拌和但是也易于剥落。

(三)集料与沥青应该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选材以碱性材料为好, 当需要酸性材料时, 应当参入适量的添加剂以提高粘附性。

二、沥青混合料拌和控制

在进行沥青准备时,沥青在加热时应该采用导热油加热,要求沥青温度稳定,具有一定稳定性以能使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出料温度符合要求并保证沥青源源不断地从贮罐输送到拌和机内为宜。普通沥青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65℃,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90℃。使用改性沥青时应先搅拌或循环拌和使其均匀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搅拌, 避免改性剂离析。

在进行集料准备时集料铲运方向应与其流动方向垂直以便保证材料均匀, 避免集料离析。同时每天开工前应检查含水量以便调节进料速度并确定集料加热时间和温度。集料在送进拌和设备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 若集料含水量过大不得使用。当集料级配发生变化或换用新材料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以确保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另外,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料和沥青的用量应按工地确定的配合比送进拌和机,矿粉直接从窗口加入。送入拌和机的集料温度、沥青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摊铺和碾压温度应符合规定。试拌的过程中应通过现场温度测量对计算机打印出的温度进行检验并在一段连续施工的工艺流程中保证温度的均衡性以能保证混合料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为宜。

(二)将规定数量的集料和沥青送进拌和机后应把两种材料充分拌和直至所有集料颗粒完全均匀地被沥青裹覆,沥青材料也完全均匀分布到整个混合料中以混合料中无花白石子、无沥青团块乌黑发亮为宜。当出现了花白石子, 应停机分析其原因予以改进。其原因大致为搅拌时间不够细颗粒矿料比例增大特别是加入的矿粉增多沥青用量不够矿料或沥青加热的温度不够。可能是其中的一项原因, 也可能是几项原因。如果混合料颜色枯黄灰暗,可能的原因有:拌和温度过高;沥青用量不够;粉料过多;石料不干等。对出现花白、枯黄灰暗的混合料必须废弃不用。

(三)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应有贮料仓,为了保证连续摊铺可提前拌和混合料, 将拌和好的混合料送入贮料仓中暂存,开始摊铺后再运至摊铺现场。对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进行跟踪质量抽检, 检查集料级配、油石比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集料的级配应该在生产配合比目标值的容许偏差范围内。

三、沥青混凝土运输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控制中,实际上是要求在这一环节中, 既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符合要求也要保证其成分不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尽量用大吨位的车辆进行运输,因为大吨位车易于保温,要求至少在吨以上。特别在运距长,气温低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小吨位车混合料运至工地,降温不宜超过5℃。

(一)运料车的数量应满足拌和站不停机及摊铺机连续摊铺的需要并视生产规模及运距的情况而定, 一般需20-40辆车。

(二)运混合料的车不得它用以免污染车厢。车辆应有紧密、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每日运料前应喷洒柴油与水的混合物薄层, 以防止混合料粘到底板上但不得过多。

四、沥青混凝土现场施工控制

(一)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控制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是沥青路面施工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做好这一过程中的工作是路面质量得到保障的必要条件, 在摊铺中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摊铺前工作。下面层正式摊铺前须对基层裂缝进行妥善处理, 并清除封层上的多余石子、泥土、残渣污物,污染严重时必须冲洗, 或空压机吹干净。上层混合料摊铺前,应该清理下层泥土杂物冲洗干净,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应提前洒, 其量一般0.4Kg/m2-0.6 Kg/m2为宜, 不宜少或超量, 保证混合料摊铺时粘层油能破乳。基层清理干净后进行中线和高程测量。在摊铺机的左右两侧5m-10m设置铁杆作为控制桩超高路段适当加密, 按照计算松铺厚度用钢丝绳统一拉线, 一端固定另一端张拉, 张拉力不小于100Kg若中下层高程和平整度控制较好上、中面层摊铺可以不拉高程控制线,直接采用双侧平衡梁和滑撬自动控制平整度和高程。另外, 摊铺前应根据松铺厚度、纵横坡度调整好摊铺机的工作状态, 每种摊铺机,每种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根据试铺确定。

2.摊铺过程控制。沥青混合料上、中、下面层必须采用梯队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最好为同一型号, 前后相距5m-10m, 高气温摊铺距离可以长一点,低气温摊铺距离应该短一点,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时两台摊铺机的错位不宜太长,相邻两幅应该重叠5cm-10cm。混合料的摊铺速度应与拌和机供料速度协调保持匀速不间断地摊铺,要求慢不宜快控制在2m/min左右为宜不得中途停机。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应根据沥青的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合理选用,当气温低于10℃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摊铺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使其符合低温摊铺温度要求,运料车必须覆盖保温;采用高密实度的摊铺机;烫平板应加热;摊铺后紧接着碾压;缩短碾压长度。摊铺过程中应跟踪检查摊铺厚度和坡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将料斗进料口打开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转动,速度不宜太慢并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保证在摊铺机全幅端面上不发生离析。对于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 不应用人工反复休整。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可用人工做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表面明显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

(二)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控制

沥青混凝土的碾压与路基和基层的碾压一样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由于沥青路面的温度敏感性大在碾压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1.压路机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气温高,风速小时碾压段宜长,气温低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风速大时宜短,气温低于10℃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 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碾压。气温低于5℃时不容许施工。压路机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地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断面上。在摊铺机的连续摊铺过程中, 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2.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路段洒少量的水或洗衣粉水,不能用柴油,轮胎压路机可不洒水, 或在施工开始时或在连续碾压一段时间,轮胎已发热后可向轮胎洒水,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行驶时应关闭振动。

(三)对于接缝的控制

施工接缝可分为纵缝以及横缝两种,纵缝是由于摊铺机无法进行全幅摊铺形成的。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cm-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最后进行跨缝碾压以消除痕迹。施工横缝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还是有办法将它做好,为了做好横缝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中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 可在已经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时应将预热的混合料铲除。

2.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厚度有关宜为0.4m-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再洒粘层油。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层厚度时应予以剔除并填补细料,再将斜接缝压实并搭接平整。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控制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关键因素。相关单位要提高对其沥青路面施工的控制,促进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山西建筑,2014, (7).

[2]王小伟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3]徐璐,孟东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浅析[J].辽宁建材,2010,(09).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加强景观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