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13 11:01:51

浅析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摘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还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文章分析其渗漏因素以及施工技术,探讨其防渗技术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化,建筑施工企业为增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进而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多数新兴技术运用在建筑施工领域,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就应运而生。

一、建筑物产生渗漏的原因分析

(一)建筑工程墙体的自身裂缝

(1)在建筑过程中进行剪刀墙混凝土的浇筑时,往往由于杵捣不实而导致混凝土的实体密度不强,这样就会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通道。

(2)在工程的施工工艺中,一般都会采取墙、板同时进行浇筑的方法,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不能给墙体的混凝土足够的时间进行沉实,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沉实裂缝。

(3)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养护期间,如果只进行混凝土墙的浇水养护而忽视外墙面的养护工作,就会产生裂缝。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浇水养护就会导致墙体内外的温差过大,从而产生裂缝。同样,如果对建筑墙体的养护时间不足,还是会产生收缩裂缝。

(二)在进行建筑物混凝土面的结构施工给过程中,由于其垂直度要求比较高并且控制难度较大,如果在后期的找平抹灰工艺中出现部分厚度过大,就会很容易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缝,出现漏水现象。

(三)建筑填充墙砌体砖的裂缝

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墙体由于温度变化或者风荷摆动等原因,而导致砂浆干缩开裂而产生裂缝。出现这种漏水的现象往往是由于在建筑的砌筑时,使用的墙体竖向头缝砂浆和易性能比较差,强度较低、收缩幅度大、不密实或者砌筑方法不当等原因。

(四)建筑施工中留下的各种孔洞处理不当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于需要而留下模板穿墙螺孔和悬挑脚手架预留孔等很多预留孔,在这些孔洞的密封处理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的现象。

二、建筑防渗漏技术分析

(一)屋面防渗技术

屋面渗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对建筑屋面质量、主体结构质量的影响很是严重。为了解决建筑工程屋面渗漏问题,建议在施工期间采取屋面防渗漏施工措施,切实保障建筑工程屋面施工质量,并提高建筑工程屋面结构的防水防渗性。

目前,我国已经明确规定了高层建筑的屋面防水等级,要求高层建筑屋面施工按照有关规定来实施,以保证高层建筑屋面施工质量。屋面防渗施工时,要先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建筑屋面防渗施工图纸,然后结合防渗施工图纸掌握施工重点,如果施工中应用到了防水卷材,要在图纸中标出。相关的设计人员要根据国标的防水等级要求进行选材,并针对每个工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关键节点的详图。诸如高低跨、墙、上人孔以及出屋面的排水管、井道等节点在设计时,一定要仔细遵守防渗构造要求,防止跑水、返水等现象。在使用柔性密封、材料与结构相结合时,要根据每个节点的构造情况,有针对性的选取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以及密封材料。

(三)外墙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外墙的防渗漏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要想改善外墙渗漏这一现象,就必须从人们的思想意识着手,加强对外墙防水功能的设计,并要在设计图纸上明确的标明外墙打底砂浆的材料和层数、面砖的材质和规格以及外墙粘贴的材质及规格,对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防水施工,是防止外墙渗漏的重要步骤。外墙防渗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有:①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防水砂浆,面层宜采用混合砂浆,并应掺入抗裂纤维或其它抗裂措施;②砌筑用砖和砂浆的质量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③框架填充墙砖砌体与梁接壤部位必须按设计与构造要求配置拉结筋,框架梁底与砖墙顶面接触处应待墙体自然沉降稳定后,再用斜砖挤浆封堵密实;④所用砌砖要提前一天时间浇水湿润,保证砖的含水率须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⑤在墙体施工时,砌筑的灰缝厚度、饱满度以及建筑墙体表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四)卫生间防渗施工技术

卫生间的施工材料在进场之前要有全面细致的检查,首先要查看排水管道等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之后检查管道的外观,看是否有砂眼裂痕存在,如果通过外观发现管件的承插口以及存水管、检查口等配件有缺陷,可通过通水实验做进一步的检查。防水材料复检时,取样过程要见证,之后随同取样人与样品封存一起送往具有相关检测资质的机构或实验室进行检测,出具检测合格证书或报告后才能选用该材料。在屋内地面施工时,要保证在贴完地砖后,卫生间内的地面高度小于相邻房间的地面高度,防止卫生间地面的积水流入相邻房间。在做卫生间的防水时,要以地漏为中心进行辐射铺装,地面坡度要找好并刮平,有条件时进行压光处理,可起到一定的挡水作用。在后期贴地砖时,严格找平,不允许出现凹凸不平问题,另外,卫生间防渗施工要与地暖安装相配合,重视并做好卫生间和地暖工程的衔接,避免渗漏,保证质量。

三、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漏技术策略

(一)建筑物外墙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

在常见的导致建筑物外墙发生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外墙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和外墙粉刷控制这两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循以下两点要求,才能有效地避免外墙的渗漏现象:

(1)由于小砌块具有较强的收缩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保障外墙用的小砌块质量。在建筑工程的材料标准中明确的规定,要使用养护超过28天的小砌块,因为这样的小砌块在物理和化学性质都已经达到稳定状态,不会发生收缩现象,有效地保障漏水现象的产生。同样,在小砌块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都应该时刻注意有效地养护工作,及时的进行防潮保护,防止砌块收缩。还要严格的控制砂浆、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配比,严格的遵循正确的搅拌工序,提高小砌块的质量,有效避免漏水现象的出现。在保存的过程中,还应该避免小砌块与其他材料之间的混合,保障外墙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能。

(2)避免混凝土墙板的渗漏,也是建筑物的外墙施工过程中有效防止漏水现象的措施。要想保障混凝土墙板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的控制混凝土墙板的建筑过程,确保其高强度的浇筑质量。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将每层楼外墙的模板高于楼面 100mm,这样就能够实现其与楼层平台同时进行浇筑振捣,有效地避免漏浆现象的发生。使用短头钢筋与板筋进行牢固的焊接来当做限位筋,以便能够准确的进行混凝土板面定位。在封膜前,应该及时的去除墙面的尘埃以及杂质,使用空压机进行高度的清洗,保障紧密的混凝土接缝连接,避免出现漏缝。同时,还应该考虑天气状况对于混凝土的影响,采取有效地养护措施,增强混凝土的防渗漏能力。

(二)门窗防渗漏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门窗结构的施工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内容之一,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门窗结构也十分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因此就采用许多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会受到影响。目前,我们在对建筑门窗进行防渗处理的过程中,人们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有很多,这主要是根据其门窗结构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进行分析,从而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防渗措施进行选择。而且我们在对其防渗涂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对其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的要求,让门窗的防渗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建筑物屋面的防渗漏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屋面板的施工质量一定要进行保证,且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对平成房屋的防水工程的严格质量监管,因为屋面板的质量不但会对渗漏等情况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还具有保温隔热和承重的功能。屋面发生的渗漏主要表现在出气孔管道和天沟、檐沟等地方发生渗漏,面对这些地方的渗漏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对建筑工程所处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查和分析,选择合适的防渗漏材料和温度卷材,且卷材和涂料等防水材料要按照各自的使用规范进行施工,在浇筑钢筋混泥土时要注意浇筑的连续性,防止因为温度的下降出现裂缝等情况,从而造成渗漏的方面隐患,在钢筋混泥土浇筑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振捣密实,避免出现漏浆、漏筋等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房屋建筑的防渗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建筑物的防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很好的满足了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从而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银英,凌贤胜. 工民建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4,04:63.

[2]姚志清. 探析房屋建筑中的防渗漏工程[J]. 江西建材,2014,06:66.

上一篇:浅析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应用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