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创意研究

时间:2022-09-13 10:24:19

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创意研究

摘 要: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清醒地认识建筑的文化本质。文章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的文化特质,然后从形态文化、新技术文化和美学新价值、地域文化、生态文化以及摩天楼的新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等几个方面,对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提出了合理化策略。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创意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文化 特质 创意 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047-02

随着现代系统方法的出现,人们才又开始用整合的观点重新看待建筑和建筑学。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结合从业实践,拟从文化系统的观点来探讨高层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创意策略。

1 高层建筑的文化特质

高层建筑的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自然相对的社会性。人类学家泰勒早就明确提出:文化是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创造和获得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甚至认为周口店山顶洞人的岩洞也是文化的产物。二是,与聚和不同的整合性。建筑是一种文化实体或形态。也正是因为它与文化有着这种同构关系。如明清北京城体现了伴随着日益加深的忧患意识就是自我拔高的文化中心主义和唯我独尊的心态[2]。三是,时空的一体化和结构的自组织性。按照文化传播学的观点,文化的存在在于传播,而传播本身就意味着时空一体化,这一点在建筑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印度的泰姬玛哈陵。

2 高层建筑设计文化创意策略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空间的维度和时间计算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变,这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当然,也影响了反映这些方式的建筑。当此状态下,高层建筑设计的创新主题和文化理念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场所与环境以体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兼容性。二是,注重信息空间意义的表达以体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动态性。三是,注重形态文化创新以体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开放性。四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高层建筑生态特质文化构建。五是,解构主义主导的后现代高层建筑话语。六是,现代高层建筑文化观念的有机重构。

(1)形态文化:形式语言创新策略。

(2)新技术文化和美学新价值:技术与美学策略。

(3)地域文化:整体地区(场所)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层建筑形式与风格日益多元化,同时也意识到地域性文化的价值所在,出现了众多较好结合地域文化特征的高层建筑。这种结合地域文化特征(民族精神、地区生活习性以及地方风俗和信仰等)的趋势融合了现代建筑的诸多优点,同时又很好地延续和继承了文脉和传统。

3 结语

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清醒地认识建筑的文化本质,以广义建筑学的视角,综合分析城市、园林、建筑系统蕴含的建筑技术、建筑艺术,提高总体把握、鉴赏评价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自觉性和科学自觉性;需要总结生动传神的民族性地域性建筑语汇和符号,传承渊源深厚的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人合于天、情境交融、因地制宜、因材适用、巧于因借等建筑意匠和营造技艺,珍视我国传统经典建筑蕴藏的生存智慧、生态策略、审美情趣、环境伦理、哲思意蕴,把握中国建筑文化的民族根、地域魂,增强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力和精神回归的自觉性;需要放眼世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辨析中外建筑文化的差异,吸纳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借鉴西方经典建筑包括古典复兴、经典现代、后现代各种流派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变化的驱动力量,抽象出生动的建筑理论、科学的设计构思和精湛的设计手法,追寻建筑技术的时代进步、审美追求的时代演变,提高吸取精华、取长补短、加速乡土建筑现代化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回顾中国建筑现代化的勤奋探索和历史实践,认真总结建筑市场对外开放历史进程中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以利坚定信心,继往开来,谱写现代性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城乡建设神韵华章。

参考文献

[1] (英)马修·韦尔斯(MatthewWells),著.摩天大楼结构与设计[M].杨娜,易成,邢佶慧,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刘建荣.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与思想[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 郑少鹏.时尚文化逻辑下的建筑观察[J].建筑学报,2007(9).

[5] 邱建伟,张玉坤.非线性思维形式语言的言语表达[J].新建筑,2006(6).

上一篇:基于B&R控制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开发 下一篇:竣工前后房产面积测绘差异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