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撑起希望的天空

时间:2022-09-13 09:27:40

“幸福工程”撑起希望的天空

今年春节,对于农八师150团8连职工谭素萍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已经参加工作的女儿回来了,正在读大学的儿子也回来了。

2月2日晚,谭素萍和丈夫胡万超、一双儿女吃完年夜饭后,坐在电视机前有说有笑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看了一会儿,谭素萍的脸上扑簌簌地流下了泪水,儿女紧张地握着母亲的手问:“妈,你怎么了?”

“没什么,妈只是高兴得想哭!”谭素萍抬起枯瘦的手背,轻轻地擦去了挂在眼角的泪珠。

“孩子,能过上今天的幸福日子,千万不能忘记‘幸福工程’呀!”谭素萍说话时,声音近乎颤抖。

“妈。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泪流满面的儿女坚定地点了点头。

1990年,谭素萍和胡万超来到了新疆,在农八师150团8连安了家,并成为连队的正式职工。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夏季的一天,谭素萍下地干活时,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忍。她被连队职工送到医院后,经确诊患有子宫肌瘤癌,并且已经到了晚期。

接下来的日子,胡万超带着身患癌症的谭素萍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的知名医院。几年下来。为了给谭素萍治病,胡万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

那时,谭素萍一家四口挤在上世纪50年代建起的土坯房里。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面对家里的状况,谭素萍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

2006年,上海市计生协会实施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在150团启动。该团通过下基层摸底、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最终确定了40名贫困母亲,谭素萍就在其中。

当时,上海市计生协会会长刘永良一行来到了谭索萍家中,看到她家的境况后,随即给谭素萍捐款2000元。

这一年5月,上海市和农八师、石河子市计生协会给谭素萍一家资助了2万元,确定了奶牛养殖项目,救助周期5年。当年,谭素萍购买了4头高产奶牛。

为了有效提升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效益,150团投资80余万元在8连建起了“幸福工程”养殖小区和现代化的挤奶厅,并给每户贫困母亲家庭划分了饲草地,配备了专业畜牧技术人员。团场每年还举办3期养殖技术培训班,组织养殖户到沙湾、玛纳斯等县参观学习奶牛养殖技术。

与此同时,150团计生协会本着“雪中送炭”和“扶贫救弱”的原则,严格按照“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造血”脱贫的救助模式,通过多部门配合、积极参与,推动了“幸福工程”项目健康发展和有序进行,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幸福工程”实施以来,谭素萍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康房装修一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拥有一台大马力机车,养了30多头高产奶牛,每年收入10万余元。现在。谭素萍的女儿已经读完了博士,在自治区某单位工作,儿子2008年考入了西南大学。更可喜的是,谭素萍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2010年10月29日,上海市计生协会会长左焕琛一行来到150团,看望了谭素萍一家人。谭素萍激动地说:“我们全家永远不会忘记上海人民的无私帮助,我会经常教育子女。一定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当左焕琛提议给谭素萍捐款时,谭素萍紧握着左焕琛的手说:“把钱捐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吧!”谭素萍激动难抑的表述,让在场的人动容。

上一篇:英雄守望母亲河 下一篇:肯下力气的“鸡司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