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交平台遇上智慧城市

时间:2022-09-13 09:02:44

当社交平台遇上智慧城市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可谓如火如荼。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概念被越来越多地提及,智能医疗、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等智慧领域的技术研究及商业应用已经成为业界热点。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95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或制定了行动方案,以《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为例,其建设总投资规模将超过817亿元,未来8年有望带动11200亿元的产业增加值,“十二五”期间预计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启动2万亿左右的产业机会。

聚焦民生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它是数字城市深化发展和持续提升的新阶段,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目标。目前随着国内城市人口膨胀加速,城市的服务水平相对滞后,现有的数字化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生活需要。智慧城市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参与市民生活,让民生先“智慧”起来,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以宁波市为例,“城市更聪明,民生更便捷”一直是宁波创建“智慧城市”倾力的目标和口号。从制定“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伊始,宁波就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病”进行了分类梳理,推出“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应用项目的建设和运作。据统计,宁波“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的87个项目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项目涉及民生服务。

前不久,台风“海葵”正面来袭时,宁波城区严重内涝,不过交通并未“一团糟”。每隔5分钟,市民就能从手机、网络上收到城区各条道路的实时交通情况。关键时刻显身手的正是宁波“智慧城市”重要内容之一的智能应急管理平台。

除宁波之外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将重点放在了民生建设上,但在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很多城市都忽略了市民的参与度。而只有让市民充分参与,参考市民的意见,智慧城市才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双向交流

众所周知,社交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很多全新应用。在商业应用领域有很多公司利用社交平台提高了业务效率,并且提高了合作伙伴的满意度。而在智慧城市领域,社交平台可以为市民和政府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过去几年当中,南京市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斥资巨大,南京市政府不只希望南京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成为世界智慧城市的标杆,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从而让人民更加满意。

南京市准备以2014年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推动社交媒体的应用和发展,普及南京文化和中国文化;改善市民体验,帮助市民更好地享受智慧南京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提升政府利用社交媒体与市民互动、沟通的能力,使得市民可以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分享市民智慧与意见,而不再只是作为城市管理的被动接受者。

南京市希望利用社交媒体来帮助南京市更好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服务,力求让所有的参赛者、游客和南京市民感到满意。同时,社交媒体还可以提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通过社交媒体,能够增强城市管理者与市民之间的双向沟通,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对政府的响应速度和响应质量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对此,IBM全球精英志愿服务项目(ESC)的专家向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建立一个清晰的流程和规则,提高对社交媒体的有序管理,将社交媒体发挥的作用扩展到更广层面。其次,建立双向沟通平台,不仅政府可以向市民推送交通等信息,还可以通过发展移动、智能终端,让市民有更好的反馈渠道,增强双向沟通。然后,增加数据透明度,从而激发民间的创新应用。对数据进行加工,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比如像芝加哥,有些公司利用政府公布的犯罪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谷歌地图上对犯罪率较高的地段进行标注,提醒市民多加小心。

上一篇:半月谭 第20期 下一篇:Cloud OS:云端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