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进程 实现跨越式发展

时间:2022-09-13 07:26:51

加快信息化进程 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世界现有的政治经济格局也由此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所造成的“数字鸿沟”正以超常的速度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我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最重要甚至是最后的历史机遇。

那么,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调研组于2004年11月末12月初赴广西、广东,对22家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就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等进行调研。期间还向国家有关部门了解了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的宏观情况并交换了意见,初步形成:一个基本认识;三个重要启示;五个主要问题;四点思考和建议。

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我们的基本认识

对于什么叫信息化,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包括信息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标准及其相应的法规、人才、重大工程等六个方面。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支柱性、带动性、引导性作用日益明显的过程;二是信息技术、产品和各种信息资源日益广泛地向传统产业和社会生活渗透和延展,使传统产业不断得以信息化的改造,社会生活方式因此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和基本标志之一。没有信息化,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经过近十几年的艰苦努力,我国信息化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成绩显著。据信息产业部和有关方面的资料分析,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15%左右,一些主要信息产品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普及率迅速提高,如固定和移动电话、互联网、各种视听产品和设施,等等。有些地区有些产品的普及率甚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移动通讯的普及率,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的普及率已达到50%―78%,相当于目前美国48.8%、德国72.8%的水平。另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4年1―10月,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仍以38.7%的速度增长,比整个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8个百分点,比整个国民经济(GDP)9.5%的增长率高2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占全部工业的16.3%;信息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4.4%,出口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出口增长速度12.6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46.7亿美元;新增电话用户超过1亿户,总数已达6.36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已达3.25亿户。电话用户规模目前已占世界第一位,信息产业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广东的信息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其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34.4%,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位;销售收入占全国的32.8%。

信息产业本身的迅速发展,为传统产业和社会其他方面提供了信息化的技术和物质基础,使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不断地向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渗透和扩展、延伸,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据各种资料的反映和我们的具体调查,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日益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来改造自己的设计、生产、营销、客户管理,以及内部的财务核算与结算,人事培训,信息分析、备份和储存等等,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水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许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了CAD、CAM等技术。佛山市已经有4家企业被纳入国家CIMS试点企业,13家企业被科技部认定为CAD应用示范企业。有5000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顺德区还被确定为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佛山南方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试点示范企业。一些大型企业已在企业内建立了ERP系统,对企业从采购、制造、营销、客户服务、企业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培训等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

在社会服务的信息化方面,电子政务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目前中央各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已经基本上建立了政府网站,非保密性政务已不同程度地向社会公开,并建有一些终端设施直接服务于公众。在广东珠三角地区,电子政务开展更为普遍,一般地市一级及部分县级已经基本建立各种类型的电子政务系统,其内容和方式也更为丰富。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统计信息查询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基本认识: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信息化对我国的经济与社会正显现着巨大的影响力;信息化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和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二、三个方面的启示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案例,我们还获得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

1、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大大提高。

案例一:我们考察的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仅在传统的游标卡尺上装上电子显示装置,就可以有效地克服工人在操作中容易发生的视觉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其生产的电子数显千分尺、电子数显指示表系列产品等80%出口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占国内的50%以上,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迅速跨入全国同行前列。这个案例表明,即使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通过信息技术的改造,也可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跨越式地发展,迅速做大做强。

案例二:佛山顺达电脑公司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ERP(企业资源计划)和自动仓储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的生产、销售、质量和财务等的全过程控制,有效地整合了企业整体资源,明显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据介绍,仅在企业物流管理一项,就节省了300多人,并将库存差错损失由原来每年的2000多万元减少到零。

案例三:深圳的华为集团建立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信息网络远程处理系统,将其销售到全球的通讯产品运行中的故障情况及时传入深圳总部的信息中心,进行实时远程处理,为其产品的售后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案例也说明,不仅传统产业需要信息化,即使像华为这样的一流IT企业,也需要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武装自己,使自己保持强中之强的地位。

2、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要求,提高政府协调、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建设公开、公正、廉洁和高效的政府。

案例一:广西南宁市创立的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在全国首先采用系统集成方式,将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及12345市长公开电话,统一纳入一个指挥调度系统的平台,实现了跨部门、跨警区和警种的统一协调指挥,市民打其中的一个号码报警,可以马上使其他方面联动反应,全面进行处置准备,大大提高了应急反应速度和事件处置效率。据实践检验,其处置事件的能力提高了7.5倍,报警快速反应时间由公安部规定的10秒提高到2.5秒,效果相当出色。这样的电子政务,大大提高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体现了高效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案例二:佛山市南海区的会计结算中心通过信息化方法,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统一结算和集中管理,把科学理财和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实现了信息化方法理财,做到了实时高效;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便于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有效地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管理水平,节省了人力。如系统成立前同样的工作需要400人,而且效率低、差错多,不透明,小金库屡禁不止,而目前中心只有29人,就已接管了92家单位的115盘账务,并全面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案例三:珠海市的政府采购中心则是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招投标网络平台,将政府的采购项目通过网上公开招投标方式,有效地控制了以往采购环节普遍存在的私下交易和腐败现象,规范了政府的采购行为,建立起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也大大节省了政府开支,仅公安部门购买汽油一项,一年就节省近百万元,又返还给该部门进行警车更新。

案例四:肇庆的行政服务中心则是通过信息化方式,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法,将政府的审批项目集中起来,统一建立服务窗口,以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同时提高政府办事的公开和透明度,加强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在这个中心成立之前,群众办理审批项目,一般要在各政府部门往返许多次,中心成立后,一般审批项目只需一到两次即可将所有手续办齐,深受群众欢迎。

3、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快实现我国的信息化,并使信息技术和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我们今后相当重要的任务。

案例一:华为集团是我国信息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多年来坚持走创立自己品牌的发展路线。目前已经达到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已有上千项自己的专利,通讯产品已基本占领非洲市场,近来又成功地进入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用自己开发的技术,分别为荷兰建立投资5亿欧元的覆盖其全国的WCDMA系统(3G)和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建立CDMA2000系统(3G)。我们访问的中兴集团公司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成绩。

案例二:金山软件公司是我国自己的软件企业。面对微软一统天下的不利局面,为了创造出足以与微软相抗衡的国产软件,打破外国产品的垄断,保证我国软件使用的安全,金山公司十几年锲而不舍,艰苦奋斗,最近终于使自己的WPS中文操作系统的基本常用功能达到了微软水平,可以替代微软产品,而且其操作更符合中文习惯。对这类的国产软件企业我们还不太多,应该鼓励大力发展,应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予以大力扶持。

案例三:珠海炬力集成电路电器设计有限公司,主要开发设计各种电器的集成电路。调研时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该企业自主开发的MP3芯片(电子词典+ MP3芯片,及PDA+ MP3设计的单芯片),竟占全球市场的40%。就是这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使企业收入和利润成倍增长。

案例四:广东的东莞市是我国有名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但长期以来,东莞市始终处于来料加工和低端产品为主的状态,产品产量规模不小,但效益很低,自主知识产权很少,研发能力很弱,不仅大量利润被国外投资者拿走,而且在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东莞市痛下决心,拿出72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接纳一些信息技术的研发企业和生产高端技术产品的企业,使自己尽快转变为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内源性企业为主的信息产业基地。

三、五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是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许多是在信息化发展的某一阶段难以避免的,但又是必须尽快解决的,否则就会成为前进中的障碍,阻碍信息化的进程。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信息化的两个“轮子”―――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与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之间不够协调,呈现出前者快,后者慢的“一快一慢”问题。通过座谈和讨论,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产业作为信息化的技术与物质载体,其本身确实需要一个超前的发展;二是信息产业能够直接制造出具体的产品,直接体现出价值的创造,因此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和关注,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往往直接体现的是投入,经济效益的显现有时滞性,有些还主要是社会效益,所以容易影响积极性;三是搞信息产品的人常常有技术偏爱,喜欢追求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但却会忽视市场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能力,造成供给和需求两张皮。

2、信息产业内部存在突出的“软”“硬”不协调,硬件部分发展很快,软件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例如,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4年1―10月,全国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5万亿元,其中软件业只有2500亿元,只占12.8%。同时,在硬件生产方面,除了少数优秀企业以外,多数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己的专利产品,需要“贴牌”生产,不仅效益很低,而且常常受制于人。软件业则主要受盗版之害,投入巨大,回报太低,加上人才匮乏,发展相当艰难。我们在与金山软件公司领导座谈时,他们对此感慨万千。仅一个WPS系统,搞了十几年,目前已经与微软系统的水平相差无几,也能够相互兼容,但由于受盗版损害,加上微软产品先入为主的优势地位,使其在进入市场方面十分困难,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的运营只能主要依靠其他产品支持。调查中我们感到,软件业向经济与社会领域的扩张潜力是很大的。例如北海新未来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营运客车安全管理系统等,将车辆行驶里程、驾驶员安全里程、二级维护计划、驾驶员构成统计分析、违章和事故统计等大量数据实现自动记录、分析和报表生成,各种记录、档案、报表和审批程序全部在系统内通过网络完成,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大量需求。也就是说,软件的开发一定要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使企业和市场感到确实需要并能由此而获利,软件业才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3、在政府电子政务方面,存在着资源不能共享、网络不能互通的问题,信息孤岛现象突出。部门分割、投资分散、重复建设严重,政府信息化建设往往忽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基本要求。因有政府的强有力号召和资金支持,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快,但由于上述原因,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不高、浪费较大,许多成了“花瓶项目”等问题。

4、发展不平衡造成“数字鸿沟”的问题。由于信息化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性、控制性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方式,其技术和服务必须“硬化”在具体的产品上(包括信息产品和传统产品),才能体现出效益,同时,其初始投资都比较大。因而一些大企业能够自觉地进行投入和建设,并因此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则一时无力进行建设。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数字鸿沟”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社会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同样存在。如广东省每年可以拿出3000万元来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资助和许多优惠政策。而广西每年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只有几百万元,还往往不容易落实。在企业方面,佛山顺达公司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两三年内就已经有8000多万元,并仍在增加,而桂林三金集团应该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企业,但在信息化方面则一时仍难以考虑。

5、信息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之间不协调。后者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前者。调查中我们发现,现有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产品(如西门子公司的)。另外,信息应用与信息安全方面也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在我国越来越突出。

四、四点思考和建议

1、对于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信息化中“一快一慢”问题,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认为,信息化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主要是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二是发展阶段,主要是由于信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而形成信息产业;三是扩散阶段,主要是用信息技术和产品改造传统产业和社会其他方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阶段;四是全社会信息化阶段,即信息技术和产品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整个社会被信息技术和产品所覆盖和控制。目前我国主要处于第二阶段,而如果再向前发展,就必须进入第三阶段,即进行传统产业和社会其他方面的信息化改造。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正是这一阶段的基本要求。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际上就是要用已有的新技术帮助传统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提高现代化的水平。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则是通过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信息技术产品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这样就可以使信息产业和工业化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使整个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如果我们不能形成这种互动的局面,就可能使信息产业孤军独进,发展的空间日益狭窄,同时新型工业化也无法实现。其次是政府要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使信息产业了解传统产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具体需要,以便研制更加适用的技术产品,方便信息技术和产品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渗透,使信息技术产品能够比较顺利地“化”进传统产业。三是政府对那些资金投入有困难而又十分需要用信息技术改造自身的中小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面实行必要的政策优惠和引导。

2、在解决“软”“硬”之间发展不协调方面,重点是落实国家有关大力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的相关政策。像广东这样的信息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应该集中力量在一些关键领域突破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鼓励和支持各类软件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在政府采购中要鼓励使用国产软件,尽快使国产软件形成较普遍的使用环境,逐步破除我国对国外软件的技术依赖。在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中,也可以考虑引进国内比较成熟的适用的基础软件,如WPS操作系统等。我国软件企业也应该加快研发步伐,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软件之间的差距,基础软件先要兼容,逐步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建议今后凡用财政资金购买软件产品的机关事业单位,都必须首先选用国产软件。

3、对于政府在建设电子政务方面的分散、重复建设、不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等问题,可以通过逐步调整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方法来解决。例如,广东省信息中心目前采用主机托管方式,首先建立和开通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对全省电子政务资源进行整合,对50多个单位进行免费的主机托管和网站托管服务,使省直各部门能够共享互联网接入带宽以及机房和服务器资源,大大节省了资金,实际投资总额不到申报额的一半,而且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为各部门也提供了方便。在现有体制一时难以进行大的改变条件下,这是一个有效的过渡性办法。在这个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应该进一步调整信息化的投资和运行管理体制,其基本的思路是: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统一管理和提供窗口服务;各部门提供具体的信息资源支持,与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提供与职责,同时配以相应的资金,资金节约可返还用于其他公务方面以示鼓励(如珠海采购中心将公安部门由此节约的资金用于更新警用汽车),使各部门能得到集中统一管理的实际利益,形成一种信息共享与利益共享的互动机制,统一不统利,以便调动各方面参与集中统一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平台的托管问题,即可通过向社会招标的办法,请社会力量参与平台的建设,政府只需要按照托管合同付与运行费用,最终使电子政务的运行与服务社会化,进一步节省政府开支,并通过竞争提高运行效率。

4、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方面,政府应着重支持中小企业和落后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支持的重点首先应该放在人员培训方面,要使这些地区有人会用、要用,再相应地配以相应的设施。其次是要有比较实用的信息内容。例如,对农村来说,目前最需要的主要是教育、医疗、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价格、农产品生产技术以及劳务输出等方面的信息。也就是说,首先要让农民获得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的信息化才真正有用、有效,才能迅速发展。对中小企业和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信息化也应该如此。总之,不同条件下的信息化必须有不同的方式,要根据时间情况采用差别化的道路和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过于超前,而要特别地讲究建设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如广东省在其北部山区信息化方面,通过建立农村经济网,及时发表农产品流通信息,使农民由此实际获利,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调动了他们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总之,推动信息化的核心力量在市场、在民众,在于把这两个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而调动这两个积极性的关键是要让他们获得实在的利益。利益机制是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的责任就是设法激发、引导和规范这个动力。

信息化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迅速发展着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相当广泛,本报告只限于短短时间的粗浅调研,对问题的把握和认识都是有限的,提出的见解只能是初步的,仅供进一步研究该问题时参考。

上一篇:开创西双版纳扶贫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十一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