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探索

时间:2022-09-13 05:57:46

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探索

摘要:本科教育已成为大众化教育,但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教育针对性不强。据此,本文提出根据学校类型和社会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生对大学职涯规划的认识,提出考研与就业大学生分类培养,结合学分制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社会实践内容按类设计指导,提高学生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考研 就业 学分制 课程体系

本文提出要根据学校类型和社会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结合学分制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以提高学生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各高校教育模式定位大同小异

我国的大学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大学、高职院校等,也可按照学科门类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等,不管哪类高校都有各自的教育理念,通过各自的校训可窥一斑。有的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培养规格分类,有的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定位是提供有效市场需求的基础,在基于通才教育之上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但是各类高校面临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不一样的,尤其是教学类和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需要直接参加工作。除掉清华、北大等少数几所名牌大学,其他的211院校的学生全部是高考重点分数线以上,学生学习意愿上更趋于应用方向,读研和出国的同学比例一般不超过40%。现在学院化培养模式与社会化选择脱节,依然沿袭“象牙塔式”的学院化培养模式,培养划一的“学科式”专业人才,采取程序化的培养模式,对人才的要求与评价是以对具体学科知识的掌握效率与质量为依据。培养类型以单一规格来确定,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是相同的,大锅饭的现象造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不强。笔者认为高校的责任是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是更多的教育。

2.现行培养模式中的思想意识缺乏有力指导

学生在现行的模式中缺乏相关的职业、专业、心理指导,在入校后对于专业发展情况、就业考研形势认识模糊,个人的兴趣、能力等相关的心理测试缺乏分析后的行为指导,跟着感觉走,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强化哪些方面、做些什么找不到明确的定位,迷恋网络,高中与大学的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学生无所适从,学生的“职涯规划”和“学涯规划”这两个词是耳熟能详的字眼,但缺乏专业的指导,学生很少考虑到细节上,出现了考研的同学在四年级上学期严重旷课,不考研的同学四处游荡的现象。

许多学生现在热衷于考证,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等等,有的同时持有七八个证。职业资格证书正成为规范和评价教育与教学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及市场发展的重要尺度,老师也一直强调“技不压人”,但是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不够的。学生偏重于资格技能的培训,忽视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或技能分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能否奏效,是否符合科学评价体系有待继续探讨。

3.课程设置模式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各高校课程设置模式发展及改革

我国传统的大学课程始终与专才教育相联系,形成了结构严密的体系。长期以来在课程编排上,高校采取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线形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不适应社会发展、学科渗透对符合型人才的要求。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各高校纷纷进行了学分制教学改革,掀起了学分制的第四次“高潮”。学分制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学生可以打破专业和年级的界限,根据各人的能力、兴趣等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学生可以在3~6年内完成学业。但是由于教学体制不完全,教学计划弹性不够,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较少,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很小,“选课”虚得其名,往往形式上“选课”,实质上是“安排”课。不完全的学分制,学生只有完成规定的相关类别课程的学时学分才能毕业,学生出现“千人一面”。认识到该问题后很多高校在课程改革中,普遍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并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课程,优化整合课程结构,但各个高校改革的程度不同,学生在二年级后的选修课基本上还是限制在本学院。

(2)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

国外的著名大学非常重视课程体系的设置。美国课程结构综合化,课程设置多样化,课程方向人文化,课程目标通识化。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美国大学无论哪个学生,在入学前两年里,必须用跨学科选课的方式选修语文、文学、写作等七大学科,在后两年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修、辅修课,进入比较精专的领域。

名古屋大学从“二.二分段制”到“四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包括:专业类课程、主题课程、开放课程、语言文化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为二至四年级学生开设,主要特点是“综合”,开放课程是各学部开设的专业课程。其中综合课程和开放课程最能体现综合大学的特点和优势;哈佛大学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从选修制到核心课程制,本科生现行课程包括三个部分:专业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专业课是学生在所选专业内要求学习的课程,包括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最新发展趋势,可供选择的知识范围很广,要求帮助学生培养分析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选修课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想学的学科,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现行核心课程分为7类学科领域,每类学科都包含若干相关课程。

(3)我国课程设置模式需待改进的方面

通过对比国内外高校课程体系结构发现,国内高校课程设置普遍呈现“拼盘式”课程模式,教学改革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中的稳定结构形式。它将直接反映出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忽视教学结构改革,培养方案中学生学习的量与度的把握不够,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留有的余地不足。

4.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模式的发展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规模化的发展,步入大众化阶段,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但是用人单位或研究生学习单位普遍感觉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大大下降,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矛盾称为目前高等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在欧美及香港高校中屡见不鲜,欧美高校有学徒式、专业式与教学式等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满足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香港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分为研究式和修课式。国内南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率先进行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探讨。分为学术应用型硕士生与学术研究型硕士生,各有专攻,培养有的放矢。

纵观高校的各类改革,在进行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大学生就业与考研分类培养是大势所趋,是与社会需求所吻合的。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讨

1.对社会需求合理“把脉”,对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达成共识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决定了不同类型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研究教学型大学,各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上均存在“两难”问题,学生就业和考研的比重相差不大,需要“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相结合,鼓励各学院提出相应的分类培养模式探讨,强化领导与教师对于现行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的认识。人才的标准不再由学校来决定,而是由市场来决定,市场准入证制度使大学生必须接受职业标准的考验以及雇主的鉴定与评价,单一的学科逻辑易造成大学毕业生严重缺乏从业素质与能力,需建立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的体系,使得学生“人尽其用”。从思想上认识到根源所在,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改革达成共识。

2.建立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的体系

(1)调整课程体系,适应分类培养的需求

课程体系要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各种类型的培养为基本原则,设置相关系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应用型课程、研究性课程、选修课程。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显示为“基础+模块”,在三四年级的课程设置可以成为“学院+研究所”,“学院+企业”型。学生在四年级的毕业课题可以与企业联合,到企业中去做课题,企业也同时能考察学生,双方受益。

要转向课程设置整合,加强课程设置综合化和国际化,培养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现在各个高校中的海归学者很多,许多都掌握了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仅凭借给本科生开设几次讲座不足以将了解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况且因学科所限,学生的兴趣不高。笔者认为学院将各个专业的前沿发展方向设置成为几门课程,成为一个整体性比较完整的体系,学生无论就业和考研都会有所受益。

(2)创新和完善分类培养的相关管理制度

在完成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创新和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学生分流标准及分类考核管理方法、核心课程分级教学规则等等,区别考研与就业分为双语教学班和单语教学班,小班上课,合理分配教学资源,重点支持特别课程。不仅授学生以“鱼”,更授学生以“渔”。增加注重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开拓思维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志愿从中进行选择。

(3)分类培养阶段学生相关活动的设置内容

考研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同时,强化专业基础训练(科研方法论、实验室的课题研究、科技论文的写作、学术诚信的教育),团队创新。一二年级学生专业知识不足,鼓励学生参与团队自主立项,自主确定题目进行社会调研类的课题研究,三四年级参与实验室的课题研究。

毕业后就业的学生除参与日常的各类活动中,在三年级的暑假开设学生职业规划及求职技巧培训,及时加强个性化职业指导课程教育,强化个性化职业训练,提高个性化就业信息采集、简历撰写、应聘面试等技能。组织开展案例分析、情景训练模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社会实践调查。在四年级鼓励学生毕业课题到企业中去,实际参与所在企业的课题设计,实现“学院+企业”的培养模式,企业中的实习也解决了见习期的考察问题,双向选择何乐不为呢?

(4)按类设计指导三、四年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完善个人品格。在分类培养体系中,该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接触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的内容可以分为专业岗位体验型和专业岗位实习型。岗位体验型团队主要是对几家相关企业或公司等进行参观学习,对存在的科研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回校后或在公司中进行相关的科研攻关;岗位实习型则是学生在一家或几家大型企业或公司利用假期进行不少于20天的定岗定编的操作练习,真正掌握操作技术。这两类团队均是在带队专业教师和企业的负责人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后进行相关的活动的。对于考研的同学可参与学院组织的岗位体验型团队进行实践,而就业的同学则可以参加岗位实习型团队。

(5)继续推行本科生的导师制,调整指导内容

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品格为目的,指导的课题类型分为两种:研究型和应用型,将研究型本科生的导师的任务范围定义为:帮助学生学会研究,培养学术诚信意识,培养精英人才;而应用型本科生导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学会人际沟通能力,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问题的分析应对能力。对于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鼓励参与研究型的课题,毕业后就业的同学鼓励参与应用型的课题,使得学生在相应的领域有所锻炼,从而在指导课题时已经将大学生考研和就业分类进行了指导。

3.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育

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就学生而言,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对于办学者来说,是一个办学理念的选择。改变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的“精英择业”意识,调整个人心态,逐步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就业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课程和管理中去,培养学生择业发展的意识、理念,设计系列的课程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一篇:在历史教学要注意中要注意课堂语言的使用 下一篇: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