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评价理念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3 05:42:21

多元化评价理念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由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特殊性,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表达分析能力强、具有一定审美水平的高素质人才,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过分重视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教师决定着最终的评价结果,无法发挥教学评价工作的作用。为了保持学生设计创造的主动性,必须要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鼓励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基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本质,应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使学生间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或教师评价等多主体性的评价活动都能发挥作用,形成评价共同体。[2]在这种多元化评价形势下,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角度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再加上学生之间更有利于沟通和交流,便于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沟通过程中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发散自己的思维,对设计构想和作品进行完善。学生在完成自我评价后,能够更加明确设计作品的目的和意图,锻炼自己的独立创作能力,这对提高艺术设计表达和分析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而教师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过程中,主要发挥的是引导作用,要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设计创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2以教学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推进多元化教学

高校艺术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改革传统单一目标评价的约束,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评价信息反馈、奖励目标的设定及等级目标的划分是构成多元化教学评价目标的关键部分,要全面落实在这三个环节,从而推动多元化教学的实现。所以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应延续使用量化评价法,便于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学习情况,也可以为教师的针对性管理提供依据。[3]此外,教师还要提高对评价信息反馈的重视,通过学生的表现状况进一步反应教学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反省和改正,完善教学工作,在得出评价结果后,教师要结合实际状况,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热爱,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性学习习惯。在关注学生期末学习效果评价结果的同时,还要适当的增大平时性学习成绩的比重,使艺术设计教学评价更具系统、全面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发展性学习

艺术设计教学评价工作的成效与评价方法的运用有很大的关系,单一的评价方法得出结果在准确性和全面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要想让学生保持较高的艺术创造积极性,发挥长处的同时改正自身的缺点,就必须要应用多元化的评级方法,将艺术设计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进行下去,促进发展性学习。档案袋评价法、网评法、市场检验法、陈列展示法等都是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的措施,其中网评法及档案袋评价法应用更加广泛,前者则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将学生的作品展现给广大网上用户,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让学生接受其中有价值的意见;而后者主要指的是将教师、其他学生及学生自身针对艺术创造的评价结果、艺术作品、本次创造的进步和不足意见等一同装进档案袋内,等到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时可以此为参考,更加增强了教学评价工作的连续性,对学生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可以改善原有落后评价模式的弊端,将量化评级法、质性评价法整合起来,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评价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4倡导评价角度的多元化,使评价内容更加全面

较强的艺术性、技术性是艺术设计专业最显著的特征,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综合能力,在创造过程中学生应全面调动自己的能力,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这就决定了评价角度的多样化,不能单单只看学生的成绩,判定学生的能力水平,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知识、技术等基础性评价基础上,还要从审美观、创新性、个性发展等角度,在艺术设计教学评价工作中倡导多元化评价角度,丰富评价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站在全新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构思,提出更加创新的观点,打造出具有代表自己特色的艺术风格。[5]由于学生审美水平各不相同,评价标准要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状况,客观的评价分析每位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尊重学生的审美,对取得一定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

5结语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势在必行,是迎合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结合我国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可以在多元化评价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以教学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推进多元化教学,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倡导评价角度的多元化,使评价内容更加全面,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发展性学习等途径,实现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与学习的有机整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使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更加灵活。

作者:陈斯倩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上一篇: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