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教育思想及其在学习共同体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3 02:18:49

主体间性教育思想及其在学习共同体中的运用

摘 要:主体间性哲学在教育领域里的渗透和应用形成了主体间性教育思想,学校共同体的目标和人际互动特点完全体现了主体间性的教育思想。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要坚持主体间性教育思想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树立主体间性教育思想观念,重塑共同愿景,推进共同体文化建设,注重自治管理。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主体间性;主体;共同愿景

一、主体间性思想和主体间性教育思想

主体间性思想是一种当代新兴的哲学思想,它是现代社会发展困境在哲学上的反映。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以笛卡尔为转折点,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口号,开启了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把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改造,不可避免地走向人类中心主义和唯我论,进而导致人炸、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全球性问题,人类走的是一种毁灭性的发展方式。在人类危机凸显,前途黯淡的时代背景下,主体哲学逐渐被扬弃,主体间性哲学应运而生。主体间性哲学认为主体的人不是原子式的突兀存在,人都是环境中的人,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单一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交互主体关系,即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哲学已经成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的重要思想资源,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思潮。

主体间性哲学在教育领域里的渗透和应用形成了主体间性教育思想。当代教育在各种实践困境中上下探索,逐渐走向主体间性教育。在我国,围绕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问题,教育逐渐由主体性教育走向主体间性教育,这一探索和转变过程中至少出现过以下四典型的教育模式。

一是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这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模式,他强调教师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二是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以杜威为代表,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却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三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它企图既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都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凌驾于学生主体地位之上,没有真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四是双主体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关键是真正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1]

"双主体论"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教育活动模式,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模式。主体性教育在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渗透下,自然而然地发展到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认为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教育活动的本质,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

二、主体间性教育思想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理论基础

学习共同体即学习者共同体,它是由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其成员在学习中进行沟通、交流和分享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形成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人际关系。学习共同体可以是学校、班级、小组,还可以是非正式群体。从更宽泛的角度看,学习共同体还可以理解为一种环境,它是一种多元、民主、平等而安全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学习者在这种环境里,可以平等对话、自由交流、相互配合,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自身成长。

无论把学习共同体理解为人的集合还是理解为环境,一个堪称优良的学习共同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组织成员关系平等。(2)互动双方不是对立对抗的,而是和谐统一的。(3)互动方式不是单向的、强制的,而是双向、交往和理解的。(4)互动结果不是此消彼长的,是共赢的。

以上四个方面概括来说就是任何学习共同体都必须在主体间性的关系中培养成员的主体性。首先,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所在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性。主体性就是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为我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行使自己的权利,对自己的事务自我决断,支配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他主,把自己的让渡给别人。为我性,即主体活动目的性,就是主体为了自己,从"我"出发,认识和改造客体,使客体为我服务,为我性是活动的起点;"我"可以是个体之小"我",也可以是群体、社会的"大我"。主动性就是主体根据自己现实情况和客观情况,选择客体、方法和策略,开展活动,从而达到目的。创造性是个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从而超越旧事物,它是主体性品质的最高表现。[2]

其次,培养主体性需要在主体间性关系中进行。传统的主体性是在主客体关系中培养的主体性,不仅物被看成客体,人也被看成与物等同的客体,这种模式中作为对象的人只是被动、奴性的人,作为主体的人也只是占有性主体,人无论作为主体还是作为客体都是异化了的人。而在主体间性思想认为无论作为主体的人还是作为对象的人都是具有精神能动性的人,都应被当主体对待,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在这种互动模式中,不仅活动发起方是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活动接受方也是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二者地位是平等的、相互的。

总而言之,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思想与主体间性思想是相合的,学校共同体的目标和人际互动特点完全体现了主体间性的教育思想。因此,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该主动以主体间性思想为指导。

三、主体间性思想在构建学习共同体中的运用

1、转变思想,树立主体间性观念

学习共同体成员一般可以分为学习者和助学者,但无论学习者还是助学者都应该视为主体。仅仅强调学习者是主体,这其实是学生中心的教育模式。仅仅强调助学者是主体,这种模式是教师中心的教育模式。学习者与助学者、与作为环境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共在的关系。人不是突兀的存在,不是原子式的存在;人都是一定环境中的人,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离开环境人就不能成为其为人。当然环境也是人的一部分,马克思说"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如果我只是自己,我就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有有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存在以及他人的存在,才有现在的"我"存在,在学习共同体中"我""你""他"完全是相互的,都是等同的主体。

2、全员参与,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愿景

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必须有共同的愿景。共同愿景就是共同体为组织和个人确立的立足当前、指向未来的发展愿望和景象,包括组织的存在价值、使命和目标;组织发展规划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3]共同愿景具有导向作用,将所有个体凝聚在一起朝向同一方向努力。共同愿景具有评价作用,可以随时随地对过去和现在的组织状态和学习行为进行鉴定,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共同愿景具有激励作用,良好的共同愿景能激发人对生命意义和学习任务的追求。

共同愿景的制定必须全员参与。共同愿景的建立以个体愿景为基础,只有在全面了解个体愿景的基础上,才可制定可以统帅、涵盖个体愿景的共同愿景。在制定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决策的主人,都有同样的表达机会,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制定出来的共同愿景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可,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3、推进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建设

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有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其中最根本的是观念文化。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是学习共同体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学习共同体的价值体系。观念文化是学习共同体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习共同体发展的精神动力。

学习共同体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建设以下文化:一是建立快乐学习的文化。学习是所有学习共同体的宗旨,是学习共同体的终极目标。学习是满足人的好奇心的过程,而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根本需求,所以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快乐。二是建立合作共赢的文化。当今时代是一个分工日益细密的时代,几乎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单个人能做好的,单打独斗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必须学会分工合作,共生共赢。三是建设互助共享的文化。学习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互助社区,在这个社区,成员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加速知识建构过程,完成成长的任务。

4、自治管理为主,发挥成员主体性。

任何组织内部都有管理活动,主体间性理论倡导学习共同体采取成员自治管理的模式。自治管理是一种内部管理,其动力源于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自发的需要,其权威中心来自内部;所以自治管理有利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成员的主体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秦凤白.现代教育与主体间性[EB/OL].http:///20060105/3169122.shtml

[2]和学新.主体性教育事业中的主体性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

[3]房剑森.学习共同体--一种行动选择[EB/OL]. http:///newsshow. aspx? rowid=9aff29b9-72d4-44ac-81fe-ee6d3e3405c9.aspx.

作者简介:张跃刚(1978-),男,山东日照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齐鲁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教育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上一篇:从玉部字的发展演变看中国玉文化 下一篇:不同原因婴幼儿喘息呼吸道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