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郭德纲救不了相声的命

时间:2022-09-13 12:50:05

相声,经过了多年的沉寂和衰退,在让人不断失望和渐渐淡出记忆和兴趣的时候,冒出个郭德纲来,这犹如相声界放了颗“卫星”似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这个把“非著名相声演员”当作最大包袱来抖落的“黑马”,竟然成了媒体上出名出影出声最多的人,叫好的、揭丑的;捧场的、打官司的,把他越弄越红,要在相声界出人头地,还真得有点豁得出去甚至不惜撕破脸面的勇气。但是有他总比没他好,毕竟他的出现,多少还是唤回了人们对相声的兴趣和关注,相声界的有识之士与其说是排斥他、非议他,还不如以趁他吊起观众对相声兴头之势,真正地去提高、发展一下相声。

相声就像一个久病的患者,积劳成疾,弱不禁风,尤其是各种病症交叉并发,一个郭德纲救不了相声的命。

到了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艺术门类特别是重点艺术门类中惟独相声没有系统、科学培养的院校和学科。电影明星有研究生班、歌唱演员有研究生班、戏曲演员有研究生班,而可怜的相声至今连个求学的门都找不到,要不是看看环境和穿着,相声界拜师学艺的场面,犹如时空倒转了百年,这种“口传心授”、“作坊学艺”的式样,怎能培养出与时代同步的相声名家来?

说起来都脸红,时到如今,全国相声创作的专业作者超不过10人,而这些人如今不是年事已高,就是不甘死守无望的阵地,去写别的了。试想没有专业的作者、没有好的剧本,光靠演员临时找几个能写点东西的人,东攒点包袱、西凑个笑料,怎能有好的段子出现呢?

相声界要克服论资排辈、门户之见,互不买账、互不交流的现象,这对提高相声演员自身的文化素质有益。不少相声演员本身文化就不高读书少,看报少,甚至连电视新闻都不看,且不提深入生活这个创作的源泉,仅凭从“焦点访谈”或者“东方时空”这类社会新闻节目中,就有不少适合相声表演的题材,可惜,由于相声演员们“忙”得连这类的节目也没时间看,或者是文化知识瓶颈所限,缺少敏感、缺少鉴别、缺少提炼等能力,而被一个个地流失掉。于是,一些相声演员为了在电视上混个脸熟,尽搞些个不符合相声规律以堆砌口号和时事需要为内容的“应景相声”、“政论相声”、“口号相声”,不是靠包袱逗观众笑,而靠声嘶力竭的喊口号加上自己带头鼓掌,逼得观众不得不给点掌声应付,这种硬要来的掌声比没有还让人难受。

其实相声受欢迎,不该以掌声来体现,而是靠观众发自内心的欢笑来反馈,是靠笑声来带掌声。笑声从哪儿来?从相声的规律而来。从有相声以来,特别是以侯宝林为代表的一代宗师,开了相声登上大雅之堂之先河起,相声与其它艺术的区别就在于它敢于针砭时弊、讽刺嘲弄以吐大众心头之快。此话一出,肯定会受到相声界的群起而攻之:外行,站着说话不腰疼,谁不知道这个理啊,可谁愿让咱们讽刺呢?那就要看你的技巧了,这技巧包括对尺度的把握、对政策的了解、对生活的熟悉、对知识的积淀,特别是演员自身的修养、素质、格调和台风。没听说侯宝林说的“关公战秦琼”讽刺指鹿为马而被当官的人封杀;没听说马季说的“宇宙牌香烟”讽刺假冒伪劣产品而被造假者暗害;没听说姜昆说的“如此照相”讽刺形式主义极左思潮而遭来“老左”们的辱骂;也没听说牛群说的“领导冒号”讽刺公款吃喝而被“冒号”们处理;更没听说冯巩说的“小偷公司”讽刺社会丑恶现象而遭流氓的“板儿砖”,因为他们讽刺和嘲弄的正是党和政府反对的、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舆论媒体批评的社会不良现象和风气,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善意的,是为了社会进步,是为了通过讽刺而改进这些不正之风,使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更加和谐、健康。这样的讽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只要把握好度,找对切入点,注意格调和品位,这样的相声是能够存在和受到欢迎的。随着社会进步、时展,各种艺术门类也都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和提高,相声也不应游离于改革之外,只是抱残守缺,只是一味地继承,还只停留在说学逗唱、三翻四抖、铺平垫稳上是远远不够的,既然许多艺术都借鉴了相声的优长而大受欢迎,为什么相声就不能吸取一切有益于丰富、提高、完善自身创作和表演的姊妹艺术的元素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弃,更不要夜郎自大,透过郭德纲的走红,至少给相声界提个醒:相声,特别是好相声,老百姓是欢迎的,因为生活需要欢快,人们更需要笑声。

相声啊,不要讳疾忌医,要治病,并要治好病,就得下点狠药、猛药才成。

上一篇:八方文讯 第77期 下一篇:发展中的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