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时间:2022-09-12 11:21:12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64-01

【摘要】: 肝硬化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有效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并发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三四十年来,虽然对肝硬化并发症的处理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我国临床上仍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了解和掌握有关新知识能很好的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硬化;并发症;预防;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病情演变的最终结局,加强对肝硬化的的正确认识,一旦出现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肝硬化可能会引起并发症,进而危及生命。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门脉高压和肝衰竭的临床后果,加强和重视对肝硬化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死亡率。然而在我国许多有效的防治方法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因此,为了提高临床医师的治疗水平,我们专门组织了有关专家为我们讲解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并发症的新知识。

1 肝硬化的自然史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它的自然史特征性的分为:一个是“代偿期”肝硬化的无症状期,然后出现一个快速进展期,主要的表现是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并发症有多种,如曲张静脉出血、腹水和胸水、感染、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肺血管异常、原发性肝癌等,其中曲张静脉出血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下面将一一对这些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很和治疗措施。

2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

食管胃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门体侧枝循环,容易破裂导致大出血,是肝硬化最致命的并发症,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出血主要原因是门静脉高压,肝脏功能储备及肝静脉压力梯度是决定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因素。对于这类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坚硬、油炸、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曲张的食道静脉造成大出血,生活上应注意多休息,加强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

2.1  预防第一次出血,对于没有食管胃静脉扩张的肝硬化患者则应该每两年做一次胃镜,而已有轻微静脉曲张者则需要每年做一次。目前尚无有力的证据表明受体阻滞剂可以防止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但是非选择体阻滞剂和内镜下套扎疗法(EVL)都会让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首次出血风险降低60%附近,并且两种治疗方法的生存率非常相似。对于轻度静脉曲张患者来说,如果肝病仍在恶化性进展,同时有可能从受体中获益。则我们应该选择前者。同时还没有充分证据支持硝酸酯单独或与受体阻滞剂联系来预防静脉曲张第一次出血。而对于中重度静脉曲张和不能耐受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应进行套扎疗法, 套扎疗法应每1~3周一次直至血管堵塞,其后1~3个月复查内镜,如无静脉曲张复发则每6~12个月再复查一次。在此基础上问题应该不大了。

2.2  急性出血的处理,食管胃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线治疗措施包括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循环复苏、联用血管药物和内镜条件下治疗等等。抗生素现已成为了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因次对肠道菌群的长期调控有助于降低门压。食道静脉曲张单纯发生于静脉、小隐静脉或者其属支的一种疾病。深静脉的功能是正常的。

2.3  预防再出血,发生第一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存货下来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几率相当高,同时伴有更高的死亡率。没有进行一定预防措施的患者应采用选择性受体阻滞剂、EVL或者二者联合。如果不能耐受选择性受体阻滞剂或有使用不方便者,则只能做EVL。如果这些措施都行不通的话,则需进行TISS或对小口径(直径

3  其他并发症的防治

3.1  腹水和胸水,具有腹水(或)肝性胸水的肝硬化患者均应该进行肝移植评估。轻或中度肝硬化腹水患者,在低钠(70~80 mmol/d)的基础上,使用螺内酯(40~100 mg/d)必要的时候每周可以增加一次剂量并联用呋塞米,最大推荐剂量螺内酯300 mg/d、呋塞米140 mg/d。张力性腹水和难治性腹水则考虑每2~3周大量排放腹水(>6 L)一次,同时每放1 L腹水静脉补充6~8 g白蛋白。对于肝功能良好、年龄小于70岁、没有肝性脑病的患者亦可考虑TIPS。肝性胸水的治疗策略亦为低钠饮食和使用利尿剂,胸水总量大于3L时可进行治疗性放水,以上治疗措施效果不好者亦可考虑TISS。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细胞治疗法(CBSCs疗法)细胞治疗的特点包括:(1)细胞治疗能够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2)细胞治疗的供体可以是自体,也可以是异体;(3)细胞移植疗法(CBSCs治疗)适用于所有细胞损伤性疾病;(4)从Cord Blood提取的细胞用于细胞治疗时可以忽略HLA配型问题。

3.2  感染,住院肝硬患者,特别是那些胃肠道出血患者,是细菌感染的高几率人群,最常见的感染是SBP。对于那些因为胃肠道出血并且腹水穿刺的患者需要短期给予预防性治疗。三代头孢菌素是起始治疗急性SBP的一种选择,对于那些在48小时内无改善的患者,需考虑细菌耐药、继发性腹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可能。一旦发生过SBP,给予口服诺氟沙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现症感染的同时发生肾功能不全者需要给予附加的白蛋白治疗。

3.3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治疗的关键程序在于基础肝病和意识恢复,早期治疗的效果远比昏迷期者好。及早的识别并且纠正或去除诱因是治疗的基础,是任何药物治疗都替代不了的。口服不吸收仍是治疗的最好方法,应用支链氨基酸的目的是维持正氮平衡还是改善症状?这些微生态制剂的疗效目前仍存在争议。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除可用胰岛素外,还能用鸟氨酸门冬氨酸、阿卡波糖等等。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发挥核心作用。炎症及其媒介物质在氨对脑的作用中发挥协调作用。通常给予的降氨措施如口服或者注射乳果糖,限制蛋白饮食并无有力证据支持其结果。尽管肠道是氨的重要来源之一,氨大部分是由摄入的谷氨酰胺经过新陈代谢产生的,但肝性脑病时很大一部分氨是由摄入的谷氨酰胺体内代谢产生的。在肝衰竭时,肌肉成为氨解毒的唯一器官之一,肾脏尽管是产氨的重要器官,但其同时具有从产氨变为清除氨器官的转换功能作用。

3.4  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前性衰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真低血容量”败血症、Ⅰ型肝肾综合征(HRS)等。肾前性衰竭亦可由甾体类抗炎药物或造影剂导致的。如能恢复肾脏流血灌注则肾前性衰竭是可逆的。治疗的目标是纠正肾脏的低灌注,且液体替换疗法可用来治疗非HRS型肾前性衰竭。Ⅰ型HRS患者生存期很短,肝移植是治疗的最佳选择。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具有持续低流率替代肾小球滤过的特点并可在床旁进行急救它系采用高效能小型滤过器及由股静脉或颈内静脉插入留置静脉导管以及选用前臂静脉内直接穿刺术建立血管通路血液从股或颈内静脉用一血泵推动血液引入滤过器依赖血液在滤过器内存在静水压力差作为动力每小时可超滤600~1000ml体液然后血液经滤过器静脉端经前臂静脉回输到体内如此24h不断进行超滤每天可清除水分10~20L这样可防止急肾衰少尿期体液导致肺水肿并保证了静脉内高营养疗法该方法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甚微亦为其主要优点之一故特别适用于既不能做血液透析亦不适宜腹膜透析的急肾衰。

3.5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有多种因素,据有关调查显示,病毒性肝炎、肝硬变与肝癌关系密切。一项具有前瞻性的试验显示,拉米夫定能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干扰素能避免慢性丙型肝炎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目前推荐每4个月一次AFP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作为肝癌的第一筛查方案,早期筛查可以在发现HCC时应该采用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然而,各种不同筛查方案之间的性能比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摸索。肥胖和糖尿病是新发现HCC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其在目前HCC发展趋势中的作用还不明。

参考文献

[1] 熊亚波.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2012,(16).

[2] 屈振亮,崔乃强.中西医结合外科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展和前景[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2).

[3] 马风兰,满都拉.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2).

[4] 姜伟. 56例肝硬化病因分析及并发症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29).

[5] 马桂清,薛润梅.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8).

上一篇: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下一篇:手机媒体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