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锚”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稳定性研究

时间:2022-09-12 10:21:34

基于“职业锚”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稳定性研究

摘 要: 职业锚是一种从早期工作经历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职业自我观。要把优秀的人才留在辅导员岗位上,就必须了解他们的职业描型,并了解各类锚型对辅导员队伍职业稳定性的影响。鉴于各类职业锚,本文提出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稳定性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职业锚 高校辅导员工作 职业稳定性

一、职业锚理论概述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学术领域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然而,从“职业锚”角度探索辅导员队伍职业稳定性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1]个人的职业选择只有定位在自己适合的职业锚上,才能充分发挥才能,取得较高的工作业绩,获得工作满足感。因此,职业锚对个人职业的工作满意度及队伍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从“职业锚”理论的视角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稳定性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高校辅导员个人找到职业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有利于高校把优秀的、适合的人才留在辅导员岗位上,让他们能以专业、职业的心态终生从事该项工作;有利于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道路。[2]

以下分别阐述高校辅导员中各种锚型的心理学特征,并对各种锚型与辅导员队伍职业稳定性的关系进行论述。

二、各种“职业锚”型对辅导员队伍职业稳定性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研究者等多种角色于一体的职业,其身份多样的特点使得其职业要求有一定的特殊性。要让辅导员认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知识技能,了解自己的职业性向,清楚自己的职业优劣势,从而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研究表明,从业者的职业锚必须适合高校辅导员这项工作,他们才能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从而长期安心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因此,剖析各种职业锚型的特点,分析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1.技术职能型(Technical Functional competence)。

此类锚型的人,喜欢有一定挑战性和能展示自己才能的工作,他们追求自己在专业领域所获得的认可更甚于上级领导的赞扬。此类锚型的人一般来说比较适合辅导员这一职业,因为现在的辅导员不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还涉及多个方面,不仅需要具备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具备法律、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知识。学校应开拓渠道利用这类锚型辅导员,让他们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他们将会安心从事辅导员这一工作,并不断追求自身在学术领域的提升。

2.管理型(General Managerial Competence)。

管理锚型的人追求个人职务的晋升,期待承担重大的责任和领导职务。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辅导员来说,在辅导员岗位上感受到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稳定性会随之降低。在工作的前几年,管理锚型辅导员迫切展现自己,获得认可,但是现实会让他觉得在学校并不受重视,是教师群体中最不受重视的人群,因此,他们见到合适的机会便会选择离开辅导员岗位,这类锚型的辅导员并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3.自主独立型(Autonomy Independence)。

自主独立型辅导员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喜欢被条条框框禁锢。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每天事务琐碎繁杂,经常有突发事件需要处理,因此很难自由安排工作节奏和工作内容。此类锚型的辅导员在工作一两年后,职业倦怠明显,工作满意度较低,容易产生转岗的想法,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4.安全稳定型(Security Stability)。

安全稳定型的辅导员追求有一份终生稳定的工作。高校辅导员有大学教师的体面身份,职业要求和专业教师比相对较低,有优良的工作环境,收入尚可,有稳定的退休待遇。因此,他们对可见的未来感到踏实,会专心致志地工作,安心留在辅导员岗位上。然而,现实中,一些高校新辅导员招聘实行的是人事甚至劳务派遣制度,没有正式的事业编制,使得新辅导员在待遇和地位上和新任有编制教师相差较大,心理落差和前途迷惘使得一部分安全稳定锚型辅导员离开辅导员队伍。

5.创业型(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创业锚型辅导员富有冒险精神,立志战胜一切不可能的事情。辅导员岗位并不能使他们最终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或者部门,因此他们在一段时间工作后会失去新鲜感,从而谋求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创业锚型辅导员也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6.服务型(Service Dedication to a Cause)。

服务奉献锚型的人认为辅导员这一职业和他的价值观相一致,他们把从学生及同事、上级对他们的认可作为自己奋斗的价值所在,而不在乎所获得的报酬是多少。因此,在辅导员岗位上,他们所获得的工作满意度较高,稳定性也较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由于生活的压力,服务奉献锚型辅导员数量呈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收入而放弃辅导员职业,转而选择薪酬更高的单位。

7.挑战型(Pure Challenge)。

挑战锚型的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辅导员所带学生至少每四年会换一次,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如何教育管理这些需要辅导员不断探索,这点会让挑战锚型辅导员工作充满性。同时,辅导员工作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常规性工作,重复性较高,如固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定期的班会、奖助学金评选等、缺乏新奇和变化的工作内容会导致一部分辅导员产生厌倦感,从而离开辅导员岗位。

8.生活型(Life style)。

生活锚型的人追求允许他们平衡并结合个人、家庭和工作需要的职业,他们认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此类锚型的辅导员在遇到工作负荷大,缺少弹性的工作时间,工作甚至需要占用大量的业余时间时会对辅导员这一职业产生厌倦,从而离开辅导员岗位转向其他工作更轻松舒适的职业。

三、鉴于各类“职业锚”,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稳定性机制

各种职业锚型的人对辅导员职业的契合度不尽一致,多少都会受一些影响而降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稳定性。研究发现,辅导员队伍中各类锚型的人都有,其中技术技能型、安全稳定型、服务奉献型占大多数。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职业锚,并根据职业锚提供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机制保障,确保辅导员在工作中安于本职,乐于奉献,使得辅导员这支队伍的职业稳定性落到实处。

1.更新辅导员知识观念,构建高校辅导员独特知识技能体系。

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就业创业、心理健康、奖助贷等多个方面,要让每一个辅导员都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显然是不现实的,辅导员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业锚型,规划好自身研究方向,成为一到两个领域的专家。高校应鼓励辅导员进行工作研究,通过举办辅导员论坛、专题研讨、参观考察、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等形式,搭建辅导员学习、科研、交流、实践平台,这使得技术技能锚型辅导员和一部分挑战锚型辅导员安心留在辅导员队伍,使辅导员队伍更加稳定。

2.提高辅导员薪酬待遇,提升高校辅导员人生幸福感。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阶层分化这一大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薪酬普遍低于同年龄段的专业教师及科研人员,因此,高校首先要保证辅导员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舒适的办公环境、充足的工作经费等;在薪酬待遇方面,高校要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如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专项奖励基金等,逐步提高辅导员的待遇。辅导员工作内容很大一部分是重复机械性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学校、学院各级领导对辅导员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予人文关怀和组织重视,从而增强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可度。以上条件可以很好地把生活锚型、服务奉献型和安全稳定锚型人才留在辅导员队伍,进而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稳定性。

3.拓宽辅导员职业通道,创造高校辅导员多元职业发展机会。

高校辅导员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同时履行高校管理者的职责。在职业发展上,高校可以开辟路径,完善辅导员业内发展机制,通过建立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科学规范的工作准则、完善的激励评价机制、多元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深厚的学术支撑,使得辅导员成为高校不可或缺具有吸引力的岗位。对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满一定年限的辅导员,在评奖评优、优先进修、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行政职务升迁上给予优先考虑,设立非领导职务岗位,实行地位待遇的平等对待,打造辅导员专业学科团队,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稳定化建设。

4.加强辅导员生涯规划,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

高校引导辅导员根据自己的职业锚型,规划好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引导辅导员将自身职业理想不仅定位在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发挥个人才智和兴趣爱好上,而且把教书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职业”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事业相结合,认识到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而非普通的职业。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职业成功标准的引导,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帮助辅导员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确保辅导员能在长期的学生工作提高工作技能,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稳定性。[3]

参考文献:

[1][美]E·H·施恩(Edgar·H.Schein).职业的有效管理[M].仇海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2]程德华.从职业锚角度看辅导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2:108-110

[3]孙钰华.职业锚理论下的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08.4:29-31

基金项目:201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编号2010SJD880131)。

上一篇:衡水学院教师教育新课程探析 下一篇: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