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下的语义传递与翻译

时间:2022-09-12 08:48:02

跨文化交际下的语义传递与翻译

摘 要:本文主要是要通过分析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语言交际之中字词,短语以及篇章段落之间的怎样传递文化内涵,同时针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分析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借此说明翻译语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文化意识,从而推动文化的交流以及交际的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 语义传递 翻译 语言交际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2

如今,中国正在逐渐的和世界融合成一体,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在引进来,中国在吸收为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也在将自己展现给世界,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能够看到,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一门单独的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课程。人类重视语言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的功能,只有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内涵能够被双方准确的理解,才能够形成有效的交流。

一、语言和文化

我们都知道的是,语言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交际的符号,深深的烙上了文化的印记,很多事实都能够证明,如果一种语言脱离了文化的土壤,那么就失去了它所有的价值。文化是凝固的交际,而交际则是流动着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应该包含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创造两部分的,狭义的文化仅仅是指人类世代相传的精神,语言就是从这样的精神之中生长出来的,并且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就必然要产生不同的语言。这也就将语义如何跨文化传递提出了新的命题。两种语言显示的两种文化,反应两种迥异的民族风格,不同的文化地区语言会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交际产生一定的障碍,如果不正视这种障碍的话,那我们的交际注定是失败的,因此,文化的内涵传递才是语义传递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全理解语义,理解双方的对话交际,形成完整的交际。

二、语义的传递和文化的内涵

通常说来,语言的每一层除了具有表面上的字面意义之外,还有文化的内涵,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不同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甚至到每一个字词都能表现出自己民族文化的特征,在两种迥异的语言之间,想进行交流,需要一种媒介,或者说是一种桥梁,这就是翻译,翻译在语言之中起到沟通的作用,对于翻译的结果必须要保证高度的责任感,尽可能的表现双方的民族文化。

(一)我们在研究语义的传递之前,有必要对于汉字和英语做出一个整体的分析,中国的汉字重视的是形声义结合,是一种平面的文字,而西方的英语则是有字母组合起来的音素文字,它能够代表声音,却代表不了意义,汉字能够通过外表上的识别初步的了解意义,而音素文字则是通过外形上的识别看出语音,进而才是了解后面的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就是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西方人习惯于用直线型的方式思维,而中国人则是个更加习惯用螺旋形的思维进行思考的,这也充分的表现在文字上,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用来形容事物的量词和形容词数量庞大,但是英语中只有虚化的词缀等,表达显得抽象。

此外我们还能发现,在英语的表达方式中,一般都是一词多义,词语的应用及其的宽泛,词义数量多,而且应用灵活,相比之下的汉语,词义单一,不能随便使用,我们以“story”这个词为例说明,在英语中,这个词是可以同时用作动词和名词的,表示多种含义,但是在汉语之中,意义只有一个就是故事。这个现象就反应除了我们说的西方人是开放活跃的,而中国人是相对循规蹈矩的,严格缜密的,因此在语言的传递过程之中,文化的背景使我们绝对不可以忽视的。

(二)有学者将词义划分为七种,分别是概念、内涵、情感、联想、搭配、主题以及风格意义,作者同时指出,内涵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两者同文化都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和联系,也可以这样说,两者是能够反映民族文化的,有时候即使是没有感情的词语进行一定的组合,也会带有民族文化的色彩。

1.东方的环境大多数是大陆封闭的,中国主要的文化源泉是黄河,而西方主要是岛国,四面临海,且自然资源相对的贫乏,这就使得西方人更倾向于海外冒险,去海外寻找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用我国圣人孔子的思想解释就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国是一个从古至今的农业国家,本土的文化就是根植于农业文明之中的,对于农业的崇拜也在我国的语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相对于中国来说,西方的谚语中,就会更多的出现和海和水有关的意境。

2.我国从汉代一直到清朝的灭亡,一直都是封建思想统治中国,这种思想劳劳的控制了中国两千余年,一些传统的思想,类似于等级、专制等思想至今仍存在我们的精神之中。古代的龙,在人民的思维之中一直是象征着权力和尊严的,我们都自称自己的龙的传人,但是在西方,龙是凶残的动物,不仅不能为人民带来福泽,反而是邪恶的代表。

3.一直以来,中国一直的主流思想都是儒家的思想,但是在宗教方面,对于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还是佛教,关于佛教的成语几乎是占了外来的全部,其重要可见一斑。同时我们知道的是,英美的文化是来源于古代希腊或者罗马文化的,这些古文化对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也是极大的,踪影随处可见。

(三)句子意义。有学者已经指出,句子的意义是词的意义和结构意义的整合,也就是所谓的语法意义。句子也是能和词汇一样反映民族文化的,如果说词汇能够记录民族文化的现象,那么句子则是更能够反应民族文化的本质,我们通常会说,某个句子是有着文化的含义的,这就是指的词汇的组成显现出来的文化的内涵。

1.汉语主动句以及英语被动句。这点主要是说明在汉语中我们通常是习惯弄主动的语态来说明和构造句子的,将人或者物作为主语,而在英语中,则是更多的将句子表现为被动的语态,英汉在表达自己意思的过程中,中国主要是传递出以人文本的内涵,而西方的文化主要是用物作为表达的主题,中国重视人文的意识和人文精神,英美崇尚自然本位的概念,比较偏向于客体的思维方式。

2.汉语的流散和英语的聚集。这点主要是说明,汉语表达中句子一般都是以时间顺序作为叙述的逻辑,层层递进,句子力求简短有力,最终推到自己表达的层面上,但是在英语中每个班更多的是有主语,以谓语作为中心,主次分明,焦点式的思维和心理都得以体现。

3.汉语表达的中心词后置,西方表达前置中心词。一般来说,西方民族更愿意将中心词也就是说话的语义重点放在句子的开始,然后解释说明,但是中国人一般习惯于委婉的进入主题,用归纳的方式将思维的重点放在句子的最后。

(四)英汉的段落篇章意义。我们都知道,段落和篇章都是句子的组成形式,句子的意义也就间接的引导了文章的意义,而我们要了解的是,在当下的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之下,语义的传递要同时明显的通过句子将文化意义传递给跨文化交际的另一方,段落或者是篇章能够从一个宏观的角度以及整体的方面反射出文化的内涵。

具体说明就是,文化有三种体现的形式,一种是文明,一种是价值观念,最后一种是认知的方式,文明是能够通过最简单的词语和简单的句子就能够表现给对方看的,但是后两种要通过整个的篇章,微妙的体现文化的内涵。

1.汉语重视意义,英语重视形式。我们通常能够看出的是,英语在段落之间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才是做到和主题思想的有效连接,将句子用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一般是有着固定的顺序和逻辑的,但是在汉语的成分之间,就没有太多的形式上的东西,一般是依靠在语境之中的语气以及含义来连接句子的。

如果说是从整个的语篇结构来分析英汉差异的话,我们也能够同样看出,在英语的文章之中,段落之间的关系及其的明显,通常会有引导词或者是逻辑词连接,而在汉语的阅读中,就要最大限度的调动读者的心领神会,汉语篇章没有很多的指示词能够引导读者,要求读者发挥自己的思维,感受强语境的文化内涵。

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英汉语的民族思维模式,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是整体的以及读者负责的,西方更加注重的是逻辑性的思维,更加崇拜的是理性思维以及作者负责的交际。

2.汉语重视内涵,英语重视创新。我们说的这一点主要就是涉及到了修辞,在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汉语主要是讲究在形式上的和谐以及在音韵上的节奏感,这样用重复的修辞手法。但是在英语的文章之中,我们就感受不到这样的氛围,我们主要是能够看到英语用大量的创新的表达。

这要归纳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之中,就可以认为是,中国文化过多的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稳定的精神一直存在中国人思维的始终,中国人是求稳的心态,但是西方人不同,西方是人是求新和求变的,不执著于规矩,这也是西方社会的发展动力。

三、跨文化的交际以及跨文化的翻译

本文中我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了硬汉的语义,这个分析的最终目的不是了解,而是如何正确的运用在英汉文化的传递上,西方和东方的语言以及文化实现更好的互动,免去情景对于语言的制约。只有具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翻译目的语的含义,才能够得到最近似的答案。

语言的传递都是通过单元来传递的,字词句篇章,都是传递的工具,更传递的东西就是文化内涵,翻译人员是语言的桥梁,要能够准确的搭建通道,使得双方减少障碍甚至是无障碍的交流,这种转化应该是双向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从一种文化过度到另一种,而是要同时对于两种文化深刻的剖析。

我们还有一种看法,就是在交际或者翻译的过程中,错误的将自己的语言规范转移到对方的语言规范之上,从而导致了交际的失败。作为一名翻译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相当强烈耳朵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这样才能完成语言转换以及编码解码等过程,力求将原来文化中的内涵在目的语中整体的完整体现,更好的激发读者在头脑中的印象,从而达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实现世界的有效对话。

参考文献:

[1] Leech,Geoffrey. Semantics[M].Penguin Books,1974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6]王钢.普通语言学基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上一篇:平面设计中的“两极” 下一篇:只因换了一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