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社会中学校的若干转变

时间:2022-09-12 07:57:21

知识社会中学校的若干转变

一、对未来社会的认识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多种形态,已进入了21世纪。在未来的社会中,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而成为社会的主要资源。因此,对未来社会的形态有两种主流的认识:

(一)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征的,它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技术,涉及到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使人类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知识,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所以信息社会主要是技术层面范畴的概念。

(二)知识社会

知识是指可以被人们认识、掌握和运用的有价值的信息。知识涉及到文化、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与教育。所以,笔者认为,用知识社会来说明未来社会更为贴切。知识社会所强调的是:1、知识将成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2、知识和智力开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3、知识将改变未来社会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4、知识和学习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5、人将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6、构建学习化社会是迈向知识社会的必然环节。

二、知识社会引发学习和教育的变革

知识社会要通过终身学习这一重要环节去实现,因此对学习和教育的方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书中提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包括它的各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的经济的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那么教育就要终生进行。自1970年以后,终身学习概念与终身教育概念并列,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成为主导性的教育思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11月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在所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中,明确地把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终身教育并列。

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学习是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人自身如果没有这种终身学习的需求,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终身教育着眼于教育客体,着眼于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构架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

终身学习是个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是学习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终身教育更侧重于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人们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

三、学习和教育的变革要求学校的若干转变

由社会的变革引发学习和教育的变革,由学习和教育的变革引发学校的变革。在知识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授方式,它将改变教育的经济学,学校将从几乎完全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变成高度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更为剧烈的变化将是学校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变化,学校虽然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核心机构,但始终是“社会的”学校而不是“社会中的”学校。在知识社会中,学校不仅是年轻人的机构,同时也成为成人的机构,尤其要成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成人的机构。在知识社会中,学校要转而对业绩和成果负起责任。

(一)对业绩要求的转变

在知识社会中,学习的能力具有首要的优先地位,是一种基础,没有这种能力,任何个体都无法取得优异的业绩。同时,使学生个人掌握一些工具,以便取得业绩、作出贡献并能被雇佣,这也是任何教育系统的首要社会责任。学习能力对于教育的优先地位是一种明确承诺。它要求学校、特别是初学者和儿童的学校,应当让一切事物从属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获得。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助理”,从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于确认学生的个人能力,专注于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去取得成就。

因此,在知识社会中,人们必须学会如何学习。较之学生的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动机来说,学习的科目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因为知识社会要求终身学习,所以学校应把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视为主要的业绩要求。

(二)社会角色的转变

第一,在传统上,学校一直是“社会的”而不是“社会中的”。学校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极少与其它的机构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模式下,人们几乎都是根据这样一种假定来组织学校的:即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标准化准备之下、在特定的年龄进入各个教育阶段。但它与知识的本性和知识社会的要求是不相容的。随着学习变成了一种终身的活动而不再是长大之后就终止的东西,学校将应该围绕着“终身学习”组织起来。现在所需的是一个新的公理:“一个人受教育越多,就越需要进一步接受教育。”知识社会要求教育体系成为无限制的体系,即允许人们在任何年龄进入教育的各个阶段。

第二,教育不再只是学校的事务。教育将成为一种联合的事业,学校是其中的合伙人而不是垄断者。在许多领域,学校只不过是数种不同的教学机构之一,要与其它各种教学机构竞争。

传统上,学校是人们学习的地方,雇佣机构是人们工作的地方。这条界线将日益变得模糊不清。学校和雇佣机构都将成为成人继续学习的地方,即使他们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形式的培训也将成为终生的需要。成人,尤其是拥有高等知识的成人,将既是培训者又是受训者,既是学生又是教师。在美国雇佣机构培训成年雇员所花的钱,差不多已相当于国家在正式学校中的教育费用。

第三,在教育方面还将出现的一种新型关系是学校与雇佣机构之间的一种正式的伙伴关系。在成人教育方面,学校与雇佣机构会越来越多地进行合作。这项任务,无论是对已有高等学历的人进行进一步的高等教育还是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在早年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进行弥补性的教育,都将在学校与共他各种组织的合作中,以各种合伙人的方式、联合办学的方式和单位实习的方式来予以实施。这对双方都是一种促进作用。

(三)责任的转变

在知识社会中,学校变得更加重要,教育费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它必须负起责任:学校有责任想清楚自己应当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并有责任在获取这些成果的过程中取得业绩。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将必须矾立自己的“成果底线”,矾立它应当为此负起责任并由此获得报酬的业绩。

综上所述,知识社会中的学校应当不同于目前的学校,对新学校的规定可以总结如下:

(一)我们所需要的学校必须提供一种高层次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应当大大超过我们今天所说的“基础技能”。

(二)它必须激发各种层次和各种年龄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培养他们不断学习的意识。

(三)它必须是一种开放的系统,既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开放,也向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而未能在早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

(四)它必须既传授知识内容也传授知识过程。

(五)最后,教育不再是学校的一种专利。知识社会中的教育必须遍及整个社会。各种雇佣性的组织,如企业、政府机关、非营利性组织等,都有必要成为学习和教育的机构。

上一篇:粤北山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与... 下一篇: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