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时间:2022-09-12 07:33:04

关于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摘 要: 教学有效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什么是有效性教学,提出了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着重从备课反思、上课反思和课后反思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反思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有效性的含义很广,可能指的是效率,在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把效率解读得很好。也可能是指效益,就是几个方面都好,有又好又快的意思。也可能是指效果,关心学生实际得到的东西。我想有效性应该是效率、效益、效果三者的有效整合的意思。因为光有效率不一定有效益、有效果。

为什么要提出有效性的问题?

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学生的学,学生学得有效就意味着教师教得有效。怎样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教学呢?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也就是说,老师们只有真的静下心来,认真钻研学生,钻研教材,认真设计教学环节,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认真学习他人……才能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当前的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总是让人有一种浮躁的感觉。许多老师在一节课用了多种媒体,虽然环节很多,看起来效率很高,但是效果和效益却很低。有的教师都用PPT课件,传统的教学媒体全部废弃,挂图、模型等一概不用,板书一个字不写,“哗哗哗”地由“人灌”改为“机灌”,实质上不一定有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已迫在眉睫。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性的教学?

平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有看似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教学成绩却很好,也有公认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成绩却不及他人,这是为何?在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方面,优秀的教师和普通的教师是不是都下了一样的功夫呢?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上课就像打仗,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打仗之前要考虑好作战方案,上课之前要先备课,这就是它们的相似之处。作战方案考虑得越详尽,战斗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同样的,在备课时如果能有精心的预设,教师在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可以理解为是反复思考的意思。通过反思内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这是从自我角度的进行的自审和扬弃,但忽视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种反思缺少深刻性和针对性。反思要从多角度入手。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提出“最有效的反思性教学需要教师掌握问课和品课艺术”,这很有道理。所以首先要“课前问”,即课前反思,“课前问”就是教师在课前反复琢磨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是否准确,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仔细思量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否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随机调整,具体的就是要做到: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全面准确地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由温故到知新的启动点。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能检测。平常教学时教师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笼统,如在制定教学目标中常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确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等进行笼统的概括,这样的目标能否落实很难测量,不利于教师进行反思。在处理教材时合理选择编排教学内容,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具有横向联系或互逆关系。这样便于使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了前学后忘,便于教师讲授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教师讲授的每一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他(她)一生中难得的第一次,甚至是他(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应该多一些精彩,少一些遗憾,避免出现败笔。每个执教者若以“苏州园林”设计者的匠心去经营我们的每一节课内容,必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景致来,使学生有“一曲终了,余音绕梁”抑或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在上课过程中要非常注重课中反思,即“课中问”。我们要不断地问自己:我实现教学目标了吗?我控制教学节奏了吗?我处理好突发事件了吗?并且在课堂上,要关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要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比如,我们在教授“人权”一课时,就要让学生了解人权发展历程,并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情景,如旧中国国民的悲惨境遇,让他们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人权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人权的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人权要有来保护,没有就没有人权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特别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况,要多给他们“开口说”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学会了“扪心自问”,“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才能适时地调整教学难度和节奏,游刃有余地调节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随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和活力。

课堂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就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时间模型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区分为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等递进嵌套的层级时间类型,[1]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每个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及实用时间的质量上。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间的课堂实用时间、学习机会常常存在较大差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一些重要学习内容上获得的学习机会极少,那些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的学生的实用时间甚至接近于零。同时,教学时间不仅仅有量的大小,更有质的好坏。同样的教学时间,既可用于记忆和理解,又可用于分析、综合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教学中用于完成低层学习目标任务的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偏少,就会出现教学实用时间质差的情况。题海式的学习方式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现实的课堂教学不仅存在明显过多的“讲解―接受”倾向,而且,就其传授知识活动的类型而言,常常是在“做填空题”。回答“这篇课文是谁写的”“故事发生在何年何月”之类的问题常常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核。有些教师不但把填空题当做“填空题”来教,而且把“论述题”当作“填空题”来教。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则是消极静听和机械背诵,结果,“论述题”变成了“大填空题”“宏填空题”,师生的自主性和灵气荡然无存。因此,必须增强教学的启发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性学习。

可见,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之一是接受学习时间、探究学习时间、技能训练时间、表达学习时间比例失调。在有的课堂中,学生听讲等接受学习时间过多,而自己表达、练习、运用、探究的时间太少;有的则走向另一极端,不顾学科性质和具体内容,每个问题都要让学生探究讨论一番,或游离于主要教学任务之外,让学生既绘画唱歌又奔跳游戏,动手动身,忙个不停,如,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无论讲什么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从表面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看,许多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的选择不够恰当,讨论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合作学习有形无实,缺乏实质内容和真实意蕴。从而使必要的接受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而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

更为复杂的是,在学生差异较大的班级中,教师如果过多追求高层教学目标,部分后进生就会跟不上,出现这部分学生个体实用时间量小的情况;如果把时间过多地用于低层目标,对优生而言,又会出现教学实用时间量大质差的情况。从现实情况看,不少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没能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造成学生学习过程质量低下。班级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量小质差是当前教学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也要非常注重课后反思,反思的方式也是要多问。问,先要问学生,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如何教学的愿望,等等。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最好的信息反馈。我们要敢于放下老师的架子,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位置,询问学生从课堂中学到了什么,自己准备得是否充分,课堂的感觉如何,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希望老师以后怎么上课等。通过向学生求教,下一步该怎么做,教师的心里就应该有谱,问题也就不那么令人烦恼了。因此,我们要学会适当和学生交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征求学生的建议,这样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做好自己的工作。

还要“问同行”,虚心求教。要倾听同行和领导对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询问别人自己在教学重点把握上是否存在问题,课堂的调控是否有效,情境的处理是否合理,课堂的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一个人的想法是单一的,大家集体的智慧才是强大的,所以我们要多向别人求教,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每时每刻注意积累,锤炼自己,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学生的学,学生学得有效就意味着教师教得有效。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除了要有爱心责任心事业追求外,反思是关键。教师必须不断地反思,并不断地实践自己的反思教学,在反思中感知学生的学,在反思中修正自己的教,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

参考文献:

[1]白益民.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关系模型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6,(6):1-7.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90.

[4]宋运来.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

[5]教育研究,2007,6.

[6]中国教育报(第三版),2007,6:16.

上一篇:让精彩问题设计点亮课堂 下一篇:怎样使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