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酒店的新意思

时间:2022-09-12 07:23:01

巴黎酒店的新意思

即便经济危机的幽灵尚未完全离开,我们依然有权追求品质,或者我们更需要意外的快乐来冲淡这个让人忧郁的气氛。

这是多么黯淡的一年啊,艾丽舍宫取消了数十年传统的国庆party,巴黎时装周的设计师迫不及待地腼腆暗示他们棘手的经费,意大利航空推出据说是几乎直立的廉价座位,甚至连那位一向嗜好炫耀的法国总统萨科奇也收起他Bling Bling的派头,在这个连到南非参加世界杯的体育部部长下榻不过600来欧元的酒店都受到全民极大抨击的年代,法国的酒店业是否像那个让人怀念的Lesannees folles(疯狂年代)一样成为过去?

法国终于有五星级酒店了

8700万的过客,18000家酒店,超过50万间客房,在这个只有6000多万人口顶多相当于我们一个省份的国家,即便是在经济最低潮的200g年度,这些数据还是强势地显示它在全球旅游业的霸主地位。当一次又一次地从法国媒体看到那些不同肤色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们在抱怨同一主题时,才发现这个号称全球旅游业最发达国家的酒店星级制度从1986年以来就没有改良过,尽管期间法国始终坚持以开拓者的姿态向世界传达他们的创造灵感优势,尽管期间掀起了无数次领导时尚领域的潮流,尽管期间甚至换了数届政府,立了无数新法。

这是一个有趣而让人琢磨不透的法国怪异现象,这个一贯以奢侈豪华现身,把生活品质提升到艺术高度的国家内,直到今年年初,却找不到一家五星级的酒店。但又意外地比其他国家多了豪华四星(4eme etoile luxe)以及零星级酒店。

旧的酒店等级制度将在2012年7月寿终正寝!法国旅游部秘书终于像宣告解放似的高调地了这条让爱好这个国家的游客等待了数十年的决定。在17877家星级酒店中,其中有1/4是已经老旧的旅馆,如果为了保持原来的星级,大型的翻修工程是不可避免的。法国旅游局的报告显示,大约需要100亿欧元的投资,分摊到每间客房大约是6000~10000欧元的费用。

此前的酒店星级制度几乎是等于终身制的,就是说在酒店开工之际,当地公署审查后决定酒店符合哪类标准,此后酒店就可以一直保持其星级,而缺乏相应的检查制度,也因此几乎没有被降级的酒店。法国酒店行业联合协会主席Laurent Duc介绍,新的酒店评级制度执行后,酒店星级的有效期为5年。

酒店的硬件设备(而积、卫生状况等),提供的服务(员工外语能力、网络配置等),以及入住酒店的方便度和在环保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因素,将作为新的酒店评级制度中的三大类衡量标准,参加评级的酒店必需符合至少95%的分数才可以获得与这项标准相符的星级。

过去的星级分类对于客人并不是太清楚,比如四星和豪华四星之间的区别是很模糊的。旧的体制只有20项考量标准,而新的酒店评级体系则细分到240项,就是为了让客人能一目了然地清楚不同等级的酒店之间的区别,Laurent Duc介绍,目前法国最多的酒店是二星和三星酒店。比如对三星酒店的标准是,每个双人间的面积不少于13.5平方米,客房必需具备浴室或者淋浴设备,电视可以收看法国电视频道等。在旅馆的公共空间可以上网,从三楼起必需备有电梯等。而对于五星的客房面积标准则至少在24平方米以上,每张床为160×200cm。必需具备空调,要提供小型迷你酒吧,提供网络设施,电视可收看国际频道,各置写信用具、缝纫用具、浴衣等,顾客可以在房内用早餐,酒店必需提供24小时客房服务。按照顾客要求,可在房内提供电脑、电传机或打印机。酒店还提供行李、汽车服务以及设有一周五天供应晚餐的餐厅。而对于酒店职员则要求至少会说包括英语在内的两种外语。

2月24日,第一面新的法国酒店评级标识在巴黎马海区的Caron酒店挂牌,新的标准已经开始在法国执行在2010年7月1日前,新旧两种分级制度同时并存。在此基础上,法国旅游业小心翼翼地保持五星之外的Palace称号。

宫殿级酒店,要的不仅仅是奢侈

有一位巴黎小女孩每天都守在莫里斯酒店(le Meurice)的路口长达几个小时,只是因为听说有一位皇后即将下榻。有人问女孩到底怎么回事,女孩回答说,我只是想来看看这些先生女士和我搜集的邮票上那些头像是否相似。这是Leon-Paul Fargue这位对巴黎逸闻了如指掌的著名诗人在其著作《巴黎行人》(Le Pieton deParis)中关于巴黎宫殿级酒店的描述。

有极好的地理位置,有一掷千金的奢侈装备,有宽敞的客房空间,能成为Palace吗?答案是显然的――不能。所以,即使是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奢侈酒店富凯酒店(Fouquet's),始终一厢情愿地对外宣称是巴黎的第七家Palace,但并未被法国人接受,巴黎也就是6家Palace嘛!那只是一家豪华酒店而己,如果你继续问的话,巴黎人会这么解释。

Palace是一个纯法式的概念,就像法国的酒类原产地等级制度,善于折腾的法国人在酒店业也要创建一个与众不同的称号,Palace,被定义为必需是有历史的顶级奢侈酒店。于是,即便在法国这样一个将传统文化保持很好的国家,全国的18000多家酒店中,也只有25家宫殿级酒店Palace。而在巴黎,无非是可以用手指数完的乔治五世(George v)、雅典娜酒店(Plaza Athenee)、莫里斯(leMeurice)、布里斯托酒店(le Bristol)、克里戎酒店(le Crilloe)和丽兹饭店(le Ritz)。一概沿着从卢浮宫开始到香榭丽舍大街边上的乔石五世大道的几公里范围内展开。于是,巴黎右岸的卢浮宫以西这片当年法国皇家贵族栖息之地成了盛产Palace的区域。

Palace是一段传奇,丽兹饭店的Mattheiu自信地微笑着说,每座Palace都有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在丽兹饭店,有香奈尔37年的生活和那句完美的赞词――丽兹是我的家!(Le Ritz,c'est ma maison!)乔治五世酒店有着那座深入地下14米收藏5万瓶酒的地窖,我能买来一些爱吗?(Can’t buy melove?)约翰列侬如此追问。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也曾在莫里斯酒店留下了许多近乎荒唐却又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有一位电话接线员,只为一些常客服务。从某个角度说,她是客人的记忆。她会提醒客人的沐浴时间到了,对于一些内心敏感的客人,她会告诉他们可以放心阅读今天的报纸,上面并没有任何暴力事件的报道。对于这些入住酒店的贵客,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服务员都要悉听尊便并绝不提出任何异议,即便他要求的是几克铺或者是一头大象。Leon-PaulPargue继续在《巴黎行人》中讲述那些让人想入非非的Palace生活。

在2008年全球经济最让人担忧的时候,巴黎的Palace却开始新的投资计划。艾丽舍宫边上的布里斯托酒店(le Bristol)买下边上的楼房开始大规模扩张,莫里斯酒店(le Meurice)在几年前把一楼的前台和酒吧交给法国设计界的鬼才Philippe Starck和他的女儿AraStarek大获成功后,巴黎歌剧院的市内装潢师Charles Jouffre开始接手对其160间客房进行极尽华丽现代的改造。而旺多姆广场前的丽兹饭店,这座有史以来让人们第一次不在自家就寝,第一家在每个食房备有独立浴室的酒店,也将现代的电视屏幕隐身植入玻璃镜面。

于是也有了这样的成绩,在去年7月巴黎酒店入住率下跌7.8%的形势下,Palace却意外地高调宣布它们的入住率高达90.5%。也许在这些每晚平均价格916.7欧元的酒店,住客可以说,我不仅是在享受奢侈,也在享受法国贵族文化。

Relais&Chateaux的法式艺术生活

当我坐在圣托贝小镇上的La Bastide私家花园内那株百年橄榄树吃下早餐,调皮的浅橘色橄榄小花洒满我的全身。我喜欢眼前这星星点点的花朵。一定是上帝派遣来问候的天使,在地中海熏热的阳光中,以各种不同的姿态轻飘空降,然后毫无顾忌地躺在我的眼前。侍者问,是否要换个座位?为什么呢,在花雨中就餐,难道不是最好的享受?我答。

窗前屋后,四处是盛开的鲜花,还有一股淡淡的无花果香时不时飘过鼻翼,让心情无时无刻地愉悦。高大粗壮的棕榈树估计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树下是一个私家露天按摩浴缸,可以容入两个人。嫩绿的草坪看上去是被细细打上露水的,清晨的时候要先光着脚丫在沾满水珠的草坪上走一圈,那些冰凉的水珠是一剂天然的清醒剂,然后走到花园尽头那张狮子头手柄的木质长椅上,端一杯新鲜的果汁,和时间一起慢慢远去。

这是两个月前我在法国地中海入住的一家Relais &Chateaux(简称R&C)组织的酒店,而迄今为止这个协会内我所入住的酒店都有一个完美得让人难以抗拒的环境。大多是上了历史的城堡式建筑,拥有让都市人不忍离开的巨大花园,二三十间客房的规模为度假提供了最需要的清静,自然还要加上这个组织的王牌――高品质的美食。

R&C的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乡利驿站(Relais de Campagne),当时是沿着从巴黎到南部尼斯的国道沿线因长途班车而发展起来,也因此被称为Route du Bonheur(幸福大道)。1975年开始改为Relais&Chateaux。

全法国有130家酒店成员,但巴黎市只有一家,R&C大巴黎地区代表Laurant Garninier说,由于组织的入门条件比较特殊,比如在客房数量上要求是20多间客房的酒店,加上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对酒店餐厅的要求都很高。

R&C最注重的是个体的独立精神,成员大多是家庭式的,而没有人的连锁机构。比如客人来酒店,不是一般酒店那种前台接待,而是由专门的酒店主管Maitre de maisoe前来迎接,所以客人从一进门开始感觉就是不同的。

在霞慕尼市的Albert ler酒店与LaurantGarninjer的说法完全吻合,应该是一家典型性的法国R&C酒店。这是一家已经记载着一个家族五代人历史的酒店。这个家族的故事要追溯到19世纪初,工业化革命让欧洲第一高峰勃朗峰脚下的霞慕尼通上了火车。joseph Carrier当时在霞慕尼维持他的小食品杂货店,同时也经营马车业务,将游客送往日内瓦等地。随着火车的开通,在1903年,Joseph开了他的第。家只在夏季营业的铁道小旅馆。直到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旅馆才配置了暖气,这样可以在冬季也接待客人。而Albert ler的名称则是为了纪念1934年去世的热衷于来霞慕尼登山的比利时国王Albert ler。1983年,第四代传人PierreCarrier开始接手酒店管理。

“我接手不久后我们就丢掉了1967年以来的米其林一星餐厅的荣誉。”Pierre Carrier至今还是带着忧伤地回忆,“那个时候得到这个消息简直是一个噩耗,就像家族中一位至亲去世一样。当时我是厨师长,所以我觉得是我的责任。但也是一个最大的动力,此后一直非常努力工作。这样才在1985年重新得到一星。”

“即便是与法国的酒店评级的5年一考核的新体制相比,我们的考核也更为频繁,每2~3年都有匿名检测,而每年也有因未达标退出这个系统的。那些侦察员和米其林那些评审一样极为神秘。”Laurant Garninier说。

在这个组织的资料上写着一――我们可以想象,Relais&Chateaux正如一间特别漂亮的法式图书馆。里面陈列的都是品质极高的作品,它们有同一个名称,Au bonheur devivre(生活的乐趣)。

仅仅一张床,一个浴室是不够的

除了那些常年奔波的商人还希望继续保持着将传统酒店继续到底的习惯,新一代的客人的欲望已经不再仅仅限于一张床、一个浴室这样最粗放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求助于时尚界的大师,那些原本隔行如隔山的状态被打破。而独门独户的酒店,似乎也只能倚靠自己的强烈个性才能站稳这个市场。

当Christian Lacroix开始进军酒店设计,Philippe Starck又在巴黎的临界点,巴黎东面二十区边缘的地理位置,喊出了“20区制造”(Made in 20eme district)的口号。MamaShelter酒店无疑是危机以来最成功的典范,这个距离最近的地铁出口至少要步行10分钟,似乎一个连豪华酒店都不应该存在的地点,却由此创造了平价宫殿(Palace Low Cost)的称呼。

这是一家由废弃的汽车修理车间改造而来的酒店,客房内透着原始的简洁设计,墙体是浅灰色的水泥原色,墙面上刻意留下不平整的斑点。房内除了黑色就是灰色,唯一的暖色就是床头的两面脸谱夜灯。Philippe Starck的高招在于,把那些原来在修理车间外墙上五花八门的涂鸦移植到酒店的每一个部位――过道上、客房内、酒吧里、天棚上。杂乱无章的文字符号变得充满艺术感而极为抢眼。

而最有革命性的应该是一楼的饭店和酒吧,数百平方米的空间完全打通,然后在视觉上把不同的功能区餐厅、酒吧、游戏和书房区分开来。十来米长的黑白人物布帘在夜晚沿着玻璃门一溜拉上后,时尚和温馨的感觉顷刻很统一地在整个饭店空间铺开。餐厅中心是ChicChic Bar也和传统吧全不同,只是由两道长形台板构成一个狭长空间,中心的调酒师于是成了方形舞台上的主角。累了一天的巴黎白领居然也会在夜晚放下傲气,放弃在花都中的大把选择,大老远地跑到这家偏远的餐厅聚会。

在尼斯,Philippe Starck的学生MataliCrasset设计的Hi beach hotel实在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另类。38间客房有9个完全不同的创意,或者是在房内摆上两个巨大的橙色和蓝色的透明方形,还要踏上几级台阶才能进入这个直接安放在床前的浴室和厕所。或者干脆在火床周围都种上一些竹丛,把空间按照露天花园的概念来改制,据说会制造一种很浪漫的在大自然就寝的感觉。还有的客房空间是由一张投影屏幕将寝室和浴室隔开,而妙处在于两个空间的人可以同时看一部电影。或者是在一个完全白色的世界里,沿着同样是白色的台阶爬上酒店的屋顶,有一个四方的私人泳池可以360度地看整个尼斯。

即便经济危机的幽灵尚未完全离开,我们依然有权追求品质,或者我们更需要意外的快乐来冲淡这个让人忧郁的气氛,不是吗?

上一篇:10位酒店达人教你如何发现好酒店好酒店的标准 下一篇:打印乐趣尽在三星灵犀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