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9-12 07:16:37

浅谈综合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摘 要: 随着教学内容的发展和深入,学生在综合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重点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测试和问卷调差等研究方法,分析学生在综合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多种问题,将构建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把以学习者作为中心的动态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英语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更为自主化。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外语学习情景,通过对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立,结合实际,帮助学生掌握对阶段性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建构主义;综合英语教学;自主学习模式

建构主义源于18世纪哲学家维柯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后在美国兴起,开始成为一种主流学派,以杜威的进步主义、康德的理性主义和皮亚杰的认知主义作为基石,逐渐发展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学习观念。并且,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就是建构主义在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要主动化,知识的建构要通过学习者新旧知识和经验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由外部信息简单决定的,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习的潜能、主动构建性以及学习者的个性特点。

在英语专业的本科教学中,综合英语是专业基础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的技能性语言作为教学目标,其重要性在于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学习等方面,从而使得专业素质以及其他素质得到综合性的提高。对此,综合英语教学不仅要积累语言知识、训练综合技能,而且要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增强学习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这两个方面之间联系的桥梁。该篇文章将构建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把一个以学习者作为中心的动态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让英语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更为自主化,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以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结合实际中出现的学习问题,通过教师在阶段性的相应的辅助作用,设计和安排构建阶段性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在学期的实践性教学中,提出一定的事实依据和明确的理论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研究对象、方法策略和研究工具来看,采用学习理论探讨、教学实践、学习效果测试、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课堂观察等方式对某校英语系专业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总共四学期的问卷调查研究。

在问卷、测试及访谈中所反映的问题中,我们发现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缺少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没有确立有意识的学习观念。从调查研究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着懒惰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毅力、心态不好、底子薄、能力差。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缺乏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很低。另一方面则体现于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学生仍停留在初级水平的知识学习中,对学习活动仍旧是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很难灵活运用并掌握知识的内容。比如,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或障碍”的调查里可以发现,学生对“听说读写译”五种基础性语言技能的难易的认识程度并不十分清晰,口语、单词记忆、听力和写作是学生心目中难易程度的顺序。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缺少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在具体的情境中不能灵活适应的弊端。

所以,从以上的研究分析中归纳总结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建构自主学习模式,在高级阶段则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做到相应的灵活运用和在实际中的转变。

面对上述情况,就需要建构一种阶段性的自主性学习模式。以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为基础,注重认识的建构性、能动性和中介性,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进而促进学生从原本的外在接受型向内在认知型的学习者的转变,而学习者的能动作用的充分调动和指导教师的辅助作用对其阶段性中心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把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障碍分析透彻,找到问题的根源,逐个击破。所以,建构阶段性自主学习模式不仅对学习者十分重要,而且对辅助者同样影响深远。为此,学习者需要重视对语音技能的提高,加强对语音知识的巩固,在关注听说读的同时注重对写译的练习和理解:辅助者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作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原有的知识系统,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意识,帮助他们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一方面,在英语学习第一学年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作为授课的重点方向,并帮助学生完成重心转移的三个方向: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户”式学习到“社会化”的学习,从“去情境”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与此同时辅助其他的方法策略。大致来看有以下四点:

其一,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求知活动本身作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二,动态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情感因素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关键,要尽量挖掘学习者的潜在能力;

其三,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背景知识的紧密联系,完成从学习阶段的过渡;

运用动态教学理念,利用情感因素,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充分开发学习者的智力因素;

其四,把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作为重点,强调学习主体的认知特性和社会交往属性,提倡情境性学习,培养学习者对具体情境灵活应变的能力,从而给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另一方面,在英语学习第二学年的高级阶段,教师要重视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学习模式的结合,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实现知识技能型到专业型的跨越,其授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明白学习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帮助对下一阶段学习知识的重整建构。

总而言之,将构建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方向,把以学习者作为中心的动态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让英语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更为自主化,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基础水平,而且能够强化教师对于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的培养,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深入。

参考文献:

[1] 汪缤. 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综合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3(02)

[2] 刘已初. 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04)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中图象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