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田径业余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12 07:16:01

中学田径业余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搞好中学田径业余训练工作,思想认识的统一和科学的训练手段是关键。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在对“健康第一”的认识得到广泛认可的情况下,给我们田径业余训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现在的独生子女相比之下都比较活泼好动,绝大多数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学生都喜欢并主动要求参加。而田径训练,既枯躁乏味又非常辛苦,可以说是我们带队老师最头疼的事情,更不用说要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教师只有在思想认识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现如今,我发现在日常训练中有些教师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如重身体素质训练,忽视、简化了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按时或超时完成训练就是对训练最大的负责,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就是提高成绩的保障等等,在此不逐一例举。

出现上述情况是正常的,关键是要看带队教练如何正确地掌握,如果一味地迎合家长和学生,反而适得其反。因此,教练员在训练中一定要严格要求,秉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信”。在坚持科学训练的基础上,作为体育教师不能忽视或丢弃对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和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运动技术、技能是适应体育竞赛和身体锻炼的需要,那作为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是自己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因此,教练员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训练的效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内容,开阔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练,使训练质量稳步提高。

基于以上认识,要解决日常训练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持之以恒”地训练,要多鼓励、肯定学生

体育训练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半点捷径可走。正如同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需求,在训练中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激发学生去实现这种需要的欲望,使他们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奋斗与前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在训练工作中的思想必须统一,尽可能多地运用激励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们形成自卑人格、产生自我否定倾向。作为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训练工作是一项巨大的人才培养系统过程,在训练中,作为一个指导老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需要有一个过程。首先必须是要适应,不能急于求成,要让他们在长时间的训练中一步一步适应并提高。

2.慎用大强度训练

大强度训练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以下不良后果:(1)使关节韧带受伤;(2)对内脏器官的发育和神经系统产生较大的副作用;(3)不利于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4)不利于刻苦顽强的训练作风的培养和形成。因此,一般在训练中应采取强度小而量大的训练方法,以保证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增进健康,也有助于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只有经过反复多次的重复练习,才会提高练习的效果。 因此,教练员要在这方面多动一点脑筋,改变以往的训练方法。如:在正式开始训练前,可先对全体队员进行一次思想动员,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跑步及呼吸方法。然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最初的一百米到二百米,中间穿插弯道跑、间歇跑以及游戏和小型比赛,让学生首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训练场上。同时,要让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到自己躯体的各种运动感受和快乐,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与参与欲望,促进学生有目的、有兴趣地去学习。其次,在训练中要对学生加以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动作,告诉他们只有在掌握正确动作的前提下,他们的技术和身体技能才会更进一步地提高,使他们从“要我练”转变到“我要练”,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

三、培养良好的训练作风

在日常训练中,除了系统地进行运动技术训练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质,同时要培养顽强拼搏的训练作风。从小就要接受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刻苦认真的训练方式,这是科学训练的前提和基础。而田径训练,本身容易让学生感到既枯躁乏味又非常辛苦,因此,在训练中要加强竞争的意识,促进学生的训练质量,使他们尽快掌握运动技能、提高技术水平,使训练不断跨上新台阶。此外,可多采用我国优秀运动员成功的事例来正面教育和鼓舞学生,使他们牢固树立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质以及吃苦耐劳的训练作风。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中学田径业余训练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只要每个体育教师或带队教练员统一思想,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在教学训练中遵循科学训练的一般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育成长的生物学规律,树立科学训练的指导思想,并以运动技术为中心进行教学训练,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也一定能提高训练的质量。

上一篇:体育·阳光·健康 下一篇: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