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9-12 05:47:54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 要:在我国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一直将教育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限制,有效提高我国当前的教学质量仍然存在许多的阻碍。虽然政府的相关部门已经做出调整并且实行课程改革,希望以此改变我国现在的教学状况,不过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来说仍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本文将结合我国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36-01

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科目,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拥有较强逻辑推理能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对于各种数学知识的单方向讲解,对于课堂的量方面有所忽视,学生往往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而这种现象将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本文将提出几点建议来有效改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初中数学教学缺乏有效性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无法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每当在这个时候老师就会责怪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其实,这个问题不能够将责任推卸给学生,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责任,而这就是在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老师任务反复的强调问题的重点学生就可以融会贯通的进行使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变换一种考试的形式学生就会出现问题。综合分析以上发生的这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样的内容往往要重复多次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从而使我国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性。

1.2 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认识错误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我国在教育问题上也有了新的改善,但是有些教师却并没有做到正确的认识新课程改革,从而导致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出现错误。例如:为了更好的相应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举措,大多数的教师将教学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的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虽然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是,有些教师却没有掌握好交流时间的长短,从而导致教师的授课时间被明显压短,从而导致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教学目标。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全面。

1.3 单方向的知识传授

数学这门学科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对于已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而数学的知识点本身就多,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各种知识的讲授,为了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几乎一直是教师在进行传授,而学生则是在座位上静静的听很长的一段时间,有时,为了防止讲解的不到位甚至需要延长课堂时间。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明显下降,使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降低。

2 有效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的对策

2.1 教师要调整心态

如何在短时期之内做到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并且提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我国教师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正如在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中提到的,如果教师经过多次的讲解学生依旧不明白,授课教师就应该从自己的身上寻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且反思是否是教学方法的不得当造成的。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在下次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先寻找其他的授课方式,并且在发生类似的教学问题之后,不要将责任全部推到学生的身上,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其他的角度看待问题。

2.2 全面认识新课改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主要是对于学生开展的,因而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作用只是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并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但是,有些教师在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时却发生了错误,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是将课堂完全的交还给学生,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的指导与监督过程,这种片面的理解与认识往往会造成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从而导致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下。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有小组讨论的环节还是其他的活动东不应该让学生进行不限时的分析讨论,老师应该做他们的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3 教师要进行课堂总结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戒急功近利、戒心浮气躁,在充分的认识到之前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应该认真的思考一下如何进行课堂知识的讲授,以此来更好的完成初中数学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并且要善于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认识到哪些知识点是要对学生进行深化讲解的、哪些是难点、哪些点到为止就好、又有哪些知识点是考试经常遇到的。除此之外,还要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型,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出一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题目。以此来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并且及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漏洞进行及时的弥补。这样就能做到有重点的少讲精讲,使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2.4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教师按照自己制定的明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的重新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往往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然而,这种方式却并不能够准确的说出目前课堂所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教师对于教学方式的及时改变。因而,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通常需要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进行课堂效果的反馈,这种反馈的主要方式就是进行书面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使成绩好与成绩不好的同学表达他们的意见,并且重视他们的看法,从而在下次教学时顾及到他们的实际能力开展教学,在这种友好的教学模式以及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下,教师会更加容易的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问题,并且进行总结,在下次教学中避免该类问题的再度发生。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当中进行实际的操作,并且不断的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因为有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理念,目标是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而这将是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进程中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而在本质上改善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方式与课堂内容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 臧学流.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新课程[J].教育学术,2009.

[2] 叶爱菊.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8(3).

上一篇:暖通空调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